电影书写札记

0
(0)

电影书写札记

作者:[法]罗贝尔·布烈松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译者:谭家雄/徐昌明

出版年:2001-9

页数:95

定价:8.00元

装帧:平装

丛书:法兰西思想文化丛书

ISBN:9787108015556

内容简介
······

《电影书写札记》是布烈松唯一的著作,是作者二十余年对“电影书写”进行的点点滴滴思考的集结。作者认为“电影书写”与时下的电影不同。电影是一种舞台剧的再现,抹杀了摄影机的独特性。而摄影机的精彩之处不在于复制舞台剧,而在于它严格捕捉到肉眼见不到而又为电影作者提供了极具潜力的组合要素,让电影作者可以通过各种影像及声音的组合,令镜头所捕捉的现实片从现实的层面转化为真的层次。所以,作者视演员为模特,他们的作用不是演活某个角色,而是让人们通过他们的不露痕迹的言行进入他们的内心存在状态,这远比实际的戏剧冲突更能感动人。与其说影像再现了某种现实,倒不如说它们激发了某种想像。因此看似平谈的影像在适当的组合下就会造出神奇。作者不困于电影题材,更揭示了其他创作活动。其反思由技进手道,阐述预知、等待、诱导、亲近等艺术,颇具电影伦理学之论。

作者简介
······

罗贝尔·布烈松(Robert Bresson)是法国电影大师。中学毕业后从事绘画, 30年代起参与电影制作。到80年代共拍成包括《贞德的审判》、《梦者四野》等十三部经典名作。他的“电影书写”理念及实践使他高居电影史殿堂的宝座。

目录
······

I1950―1958

II其他札记1960―1974

译后记

作者电影作品目录

评论 ······

我的天,我想我终于明白picasso的呢句世界名言:“我不寻找,我发现。”是什么意思了。塔在《雕刻时光》里反复提到这句话,也提到布列松之凝练之简约。我也终于明白塔为什么说:“一个导演如果在拍摄中还在寻找或是探索,那他就完了”(大意是这个)实在是太享受这种阅读的过程中突然醍醐灌顶之前疑惑的时刻。感谢布列松。布在书里专门写下的一句柯罗的话:“不应寻找,应等待。” 布,塔,毕加索,柯罗以及蒙田他们共享着…

偏执且boring

万能宝典。

只言片语中智慧自然流露 只是看上去觉得有道理未必真的理解了它的含义

点击星号评分!

平均分 0 / 5. 投票数: 0

还没有投票!请为他投一票。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