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的脆弱性(修订版) : 古希腊悲剧与哲学中的运气与伦理

0
(0)

善的脆弱性(修订版)
: 古希腊悲剧与哲学中的运气与伦理

作者:玛莎·努斯鲍姆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副标题:古希腊悲剧与哲学中的运气与伦理

原作名:TheFragilityofGoodness:LuckandEthicsinGreekTragedyandPhilosophy

译者:徐向东/陆萌/徐向东/陈玮修订

出版年:2018-9

页数:960

定价:158.00元

装帧:精装

丛书:人文与社会译丛

ISBN:9787544771672

内容简介
······

●“京都奖”获得者、“杰斐逊讲座”主讲人玛莎·C.纳斯鲍姆代表作品

●权威学者历时两年全面修订,新增三万字导读,只为精益求精

●知名学者查尔斯·泰勒、刘擎、周濂诚意推荐

善,为什么不能保护我们,免遭恶的侵袭?善的脆弱性到底是一种缺陷,还是一种黄金般的品质?纳斯鲍姆将带领 我们,探究善的真谛,洞察人性本质。

正义之士常常面对如下困境:他们一心追求善和公正,却因为外部因素的干扰,需要在个人的繁盛上做出妥协,甚至彻底否定自我。《善的脆弱性》直面这一道德困境,通过对古希腊文学和哲学文本的探讨,最终拒斥了柏拉图关于善能够保护人类免受恶之侵袭的观念,站在了古希腊悲剧家和亚里士多德一边,认为善的脆弱性正是实现善的关键所在。本书令纳斯鲍姆一举成名,不仅为她在学术界获得无数称誉,也将她的影响力拓展到公共领域。

这是一部内容广博、发人深省的佳作……纳斯鲍姆在下笔之初便打算写一部野心之作,探讨的亦是最为根本且历久弥新的问题……与大多数哲学著作不同,本书有着上佳的阅读体验。它必将在不止一个领域掀起变革之风。

——查尔斯•泰勒(加拿大麦吉尔大学荣誉教授)

兼具敏锐的问题意识、严谨的文本解读、深邃的哲学思考与才华横溢的写作技艺,这种罕见的综合品质是纳斯鲍姆学术风格的最佳体现。问世三十年以来,这部著作在西方思想史、哲学与文学批评等多个领域中获得了卓著的声誉,堪称当代经典。

——刘擎(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哲学教授)

在运气与正义、情感与理性、戏剧与哲学、古代与现代之间,有一条久已废弃的秘密通道,纳斯鲍姆从“善的脆弱性”入手,带领我们拾级而上、拨云见日,不仅走通了这条路,而且给我们重构了一个异常迷人的古希腊伦理世界。

——周濂(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副教授)

作者简介
······

玛莎C.纳斯鲍姆(Martha Craven Nussbaum,1947— )

“新斯多亚派”政治学家和道德哲学家。1975年获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曾先后任教于哈佛大学和布朗大学,现为芝加哥大学“恩斯特·弗洛因德杰出服务讲席”法学和伦理学教授,曾任美国哲学协会中部分会主席。著有《善的脆弱性》、《培养人性》、《诗性正义》等。2016年获“京都奖·艺术与哲学奖”,2017年美国国家人文基金会委派她讲授“杰斐逊讲座”,这是美国联邦政府对人文社科领域的最高嘉奖。

目录
······

导读

修订版序言

第一版序言

致谢

参考文献缩写

第一章 运气与伦理

第一部分 悲剧:脆弱性与雄心

第二章 埃斯库罗斯与实践冲突

第三章 索福克勒斯的《安提戈涅》:冲突、视觉与简单化

第一部分的结论

第二部分 柏拉图:善没有脆弱性吗?

导论

第四章 《普罗泰戈拉篇》:一种实践推理的科学

插曲一 柏拉图的反悲剧戏剧

第五章 《理想国》:真实价值与完美立场

第六章 阿尔西比亚德斯的讲演:对《会饮篇》的一个解读

第七章 “这故事不是真的”:《斐德罗篇》中的癫狂、理性与改变论调

第三部分 亚里士多德:好的人类生活的脆弱性

导论

第八章 拯救亚里士多德的现象

第九章 理性动物与行动的说明

第十章 非科学的慎思

第十一章 好的人类生活的脆弱性:活动与灾难

第十二章 好的人类生活的脆弱性:关系性的善

第三部分附录 人与神

插曲二 运气与悲剧情感

收场白 悲剧

第十三章 背叛协定:对欧里庇得斯的《赫卡柏》的一个解释

注释

参考文献

索引

译后记

"善的脆弱性(修订版)"试读
······

序言
本书有两种读法。除亚里士多德部分外,每一章都是对一部特定作品独立成篇的研究,以此表示尊重诸作品复杂的哲学/文学结构。换句话说,我要讨论的是一部部的悲剧(第二章探讨两部相关悲剧中的重要章节),而不是对公元前5世纪道德思想的系统研究。而对柏拉图,我总是很谨慎地做出任何总体的和系统化的结论(比如在第五章),只有在符合于对具体的一部对话的哲学/文学解释的时候,..

  • 序言
  • 导读
  • 文摘
  • 译后记

评论 ······

虽然纳斯鲍姆表示悲剧是可以避免的,但我真的无法理解,明明品质间的对立是永恒的,人要直面抉择的困境,怎么可能避免悲剧呢……

感谢向东老师和陈玮的卓越工作!

读第一部分。

7月份阅读的一本超厚(快1000页)的巨著。可以作为古典学导读、哲学作品,或是文学作品阅读。本以为这本书讨论的是良知问题,是人在悲剧情景下,失败的实践智慧。读毕意识到这本书所讨论的善,谈的其实是良好生活,是良好生活在运气(tuché)下的脆弱。人就是悬浮于神与兽之间的造物,人就是由其开放而脆弱的本性及其最基本的关切而定义的。纳斯鲍姆从《斐德罗篇》的转向点出,情感本质上亦是认知,是一种真,而不是单纯…

点击星号评分!

平均分 0 / 5. 投票数: 0

还没有投票!请为他投一票。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