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力与典范

0
(0)

张力与典范

作者:刘学军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副标题:慧皎《高僧传》书写研究

出版年:2022-8

页数:309

定价:68.00

装帧:精装

丛书: 日新文库

ISBN:9787100213462

内容简介
 · · · · · ·

【专家推荐】

作者在全面把握文献的基础上,对《高僧传》中前人莫衷一是或未及注意的问题,用考辨的方式予以深入分析,故其结论不仅新人耳目,也能启人深思。

——张伯伟(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

作者能打破传统意义上学科门派之别,打破佛教各宗各派,儒释道,甚至宗教、哲学、文学、历史等之门户私见。是故常能出入内外典籍,以解释佛教之历史与义理问题。此等开放态度,亦使其研究有了材料上之厚度与学科上之深度。

——陈金华(加拿大哥伦比亚大学教授)

【内容简介】

慧皎《高僧传》作为现存最早的一部僧人传记作品,不仅是中古思想史的宝库, 更开创了佛教史传的历史,为历代僧传书写的典范。钱穆《中国史学名著》谓之:“在宗教里边加进了中国文化传统中的人文历史观点”,本书借鉴钱氏这一视角,聚焦《高僧传》的书写,分别从材料源自、文体样式和精神向度等方面,探讨了中古僧传书写的系统性特征,如经录与僧传间的关系为何?“传+ 论+ 赞”文体组合模式形成的原因何在?历史、宗教和文学三个维度是如何架构高僧事迹书写的?异域与中土、僧制与王权、学术与政治、时代潮流与个体命运等富于张力的因素是如何塑造僧传文本面貌的?试图从整体上揭示中古僧传书写中的诸种张力现象及其与《高僧传》典范地位之间的关系,进而从一个全新角度来诠释和思考“佛教中国化”的命题。

作者简介
 · · · · · ·

刘学军,1982 年生,安徽六安人。南京大学博士毕业,现就职于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文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古佛教史、中古佛教与文学、东亚艺术史等。曾入选江苏省“青蓝工程”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在《文学遗产》《中华文史论丛》《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等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出版古籍整理著作《新译法句经》(2018)、学术译著《咒语、圣像和曼荼罗——密教仪式衍变研究》(2021)等,并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项。

目录
 · · · · · ·

绪论

第一节 僧传书写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近百年中古僧传研究之回顾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框架结构

第一章 从经录到僧传:《高僧传》之编纂成书及学术背景考察

第一节 慧皎的“欲说还休”

第二节 从经录到僧传

第二章 从像赞到僧传:《高僧传》书写之文体选择及文化内涵

第一节 “译经图纪”及背后的问题

第二节 一种“关系”视角的引入

第三节 《高僧传》的“传+论+赞”模式

第四节 中古僧人绘像及制赞作传的传统

第五节 “像赞”文体的特征及意义

第三章 历史·宗教·文学:中古僧传书写中的安世高形象

第一节 现存材料之梳理

第二节 安世高故事之成立

第三节 作为“事件”和“神话”的安世高形塑

第四节 多维的书写及意义

第四章 空间·想象·认同:《高僧传》对于“太武灭佛”事件的书写与建构

第一节 两条重要的记载

第二节 诸史料的对比

第三节 慧皎对“太武灭佛”事件的认知

第四节 慧皎的立场问题

第五节 慧皎的书写背景

第六节 慧皎的书写意味

第五章 学术·僧制·王权:佛陀跋陀罗“被摈”事件的多面书写

第一节 佛陀跋陀罗“被摈”事件再检讨

第二节 学术与僧团

第三节 僧制与政权

第四节 慧皎的书写及其内涵

第六章 僧团·律典·政治:中古僧传中的法显“南下向都”事件

第一节 史料背后问题

第二节 法显与佛陀跋陀罗之间的关系

第三节 法显“南下向都”的必然性

第四节 法显的选择困境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专家推荐意见一(张伯伟)

专家推荐意见二(陈金华)

评论 ······

回去看纪先生那本

文本分析和材料关联能力很出色,善于为文。个案讨论别出心裁,耐人寻味。

对历史书写真的有点审美疲劳了

历史书写的部分(后四章)只占一半,文学分析的部分(前二章)占一半,毕竟是文学著作,不过总体有收获,期待作者所翻译的篠原亨一著作

点击星号评分!

平均分 0 / 5. 投票数: 0

还没有投票!请为他投一票。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