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考古学 : 方法、路径与意涵

0
(0)

媒介考古学
: 方法、路径与意涵

作者:埃尔基.胡塔莫/尤西.帕里卡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副标题:方法、路径与意涵

原作名:MediaArchaeology:Approaches,ApplicationsandImplications

译者:唐海江

出版年:2018-12

页数:342

定价:55

装帧:平装

丛书: 媒介与文明译丛

ISBN:9787309141238

内容简介
 · · · · · ·

此书——作为一般意义而言的媒介考古学——旨在充当时光机的作用,在历史的多个时刻停驻,并激发人们意识到这些时刻之间的相互联系。作为一种时光机,媒介考古学从人们的遗忘中挽回那些多样而另类的往昔,并让它们再次紧密相关,从而促进人们以全新的方式来思考媒介。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教授 埃尔基·胡塔莫(Erkki Huhtamo)

英国南安普顿大学教授 尤西·帕里卡(Jussi Parikka)

本书汇编的论文不仅提供了创新性的历史案例研究,而且,通过物质性和历史性分析,为未来的媒介研究提供了一种方法论。此书将注定成为新一代媒体学者的一本重要手册。

——英国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媒介、传播与文化研究系教授 肖恩·库比特(Sean Cubitt)

最近甚嚣尘上的媒介考古学——它强调工具、技术和机器在文化逻辑生产中的优先性作用,为媒介史提供了一种反解释学的方法——席卷英美等地,有理由让那些与此术语最为亲近的德语学者也颇感不安。

——德国洪堡大学媒介学教授 伯纳德·盖根(Bernard Dionysius Geoghegan)

作者简介
 · · · · · ·

埃尔基·胡塔莫(Erkki Huhtamo),媒介考古学的知名学者、文化史博士、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媒介史与媒介理论教授,美国媒介考古学领域的开拓者之一,代表作有Illusions in Motion: Media Archaeology of the Moving Panorama and Related Spectacles(2012)等。

尤西·帕里卡(Jussi Parikka),南安普顿大学温彻斯特艺术学院教授、芬兰图尔库大学兼职教授, CoDE(数字经济文化研究所,Cultures of the Digital Economy Research Institute)主管,著有Digital Contagions(2007)、In Medias Res(合编,2008)、The Spam Book(合编,2009)、Insect Media(2010)、What is Media Archaeology(2012)和A Geology of Media (2015)等。

唐海江,媒介学者,现为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博士毕业,研究领域为媒介史和媒介理论,在权威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媒介史、报刊史著作多部。

评论 ······

媒介考古学是物质主义的、非表征的、反解释学的,着重于挖掘文化中的技术认识论潜力。就理论资源而言,可以说本雅明的弥赛亚时间观迎合了媒介考古学家的非线性时间观,媒介的在场作为一种转喻的、缺席的在场,也是跨历史的和主题性的在场,正如“连续流淌的时间是可以被爆破(blast out)的,当下 (the present)可以跳跃回过去(the past),过去也可以在当下复现。”而福柯的新历史学贡献促使媒介…

三章分别对应方法、路径、意涵。第一章涉及精神分析学实在是难读,到第二章后逐渐开阔起来,源头仍然指向福柯的知识考古学。关于电影和屏幕的那一章深受启发,最后涉及的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多亏了之前学了一半的python才能读懂大部分…

第二部分写得最好,触摸与游戏印象深刻

索布切克在后记里说,媒介考古学的未学科化尤具辩证色彩。通读全书下来,发现未学科化的问题恐怕不是因为这些学者们对挑战历史建制的自发拥抱,而是他们过分欣喜地将方法当做了阐释,将历史视为了既定和必然。虽启发很大,但多半的理论笔墨用在了就事实论事实上,可惜。

点击星号评分!

平均分 0 / 5. 投票数: 0

还没有投票!请为他投一票。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