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本草纲目

0
(0)

图解本草纲目

作者:[明]李时珍

出版社:三秦出版社

出品方:果麦文化

出版年:2023-2

页数:496

定价:98

装帧:平装

ISBN:9787551828024

内容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以明代刻本金陵本为蓝本,由福建中医药大学博士后黄倩团队编校译注。

●针对数十种现代生活中的常见疾患,收录日常易得的药(食)材、容易炮制的附方。

●保持原书纲目结构,每一条目下都详细记载了其名称由来、形态、产地、功效及用法等。

●一物一图鉴,为读者呈现较 为翔实的药物形态与细节。

●全书四色彩印,线装通脊,180°全摊开翻阅。

媒体评论

性理之精蕴,格物之通典,帝王之秘籍,臣民之重宝——明代文学家王世贞

中国古代百科全书——英国生物学家 达尔文

毫无疑问,明代最伟大的科学成就,是李时珍那部在本草书中登峰造极的著作《本

草纲目》……李时珍作为科学家,达到了同伽利略、维萨里的科学活动隔绝的任何人

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平。——英国科学家 李约瑟

内容简介:

《图解本草纲目》以明代刻本金陵本为蓝本,由福建中医药大学博士后黄倩团队编校译注。承原版之精粹,注重其养生理念,针对数十种生活中的常见疾患,收录日常易得的药(食)材、容易炮制的附方;保持原书纲目结构;同时修复大量古画,一物一图鉴。为读者提供一个易于阅读兼具实用价值的新版《本草纲目》。本书精选普通日常食物、保健类药物共260余例,每一条目下都详细记载了其名称由来、形态、产地、功效及用法等,作者李时珍还为我们留下了大量酿制古法,如各种酱、醋、酒的酿造工艺,蔬菜、水果的存储方法等。功效所及诸如流感、解酒、失眠、美白、口臭等,都涉及到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本书不仅是一本适合现代大众健康的生活养生指南,也是一部丰富多彩的博物志。

作者简介
 

[明]李时珍 (1518—1593)

字东璧,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北蕲州(今湖北省蕲春县蕲州镇)人。历经27个寒暑,三易其稿,于明万历十八年(1590)完成了192万字的巨著《本草纲目》。被后世尊为“药圣”。

[明]文俶(1595—1634)

字端容,生于明代著名的书香门第,文士一脉。画家文从简之女,文徵明玄孙女。婚后与丈夫隐居绘制《金石昆虫草木》。她擅花卉,长于写生,多画幽花异卉、小虫怪蝶,能曲肖物情,颇得生趣。有《花卉》册、《萱石图》等传世。明末清初的文坛名士多给予很高赞誉,钱谦益甚至认为“吴中闺秀工丹青者,三百年来推文俶为独绝”传世画册《金石昆虫草木》现藏于中国台北“国家图书馆”。

[日]岩崎常正(1786 — 1842)

字灌园,日本江户时代本草学家。《本草纲目》问世不久即传入日本,并在日本产生了巨大影响,对它的研究成为日本本草学、博物学新的开端和动力。受到热爱本草学的父亲的影响,岩崎常正从小就对药物种植和采集兴趣浓烈,后期跟随日本著名本草学家小野蘭山学习本草学。学成之后,他花了20年时间,亲自到山野考察采集回草本的种子,然后园培了2000余种植物。并根据实物,把每种植物从发芽长叶到开花结果的形状临摹下来,最终完成了《本草图谱》。

黄 倩

中药学博士、临床医学博士后,长期从事血液病和常见实体肿瘤的中西医结合诊疗和研究。在《Epigenetics》、《Frontiersin Pharmacology》等国内外专业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主编和参编专著六部。获批国家发明专利一项。团队成员分别来自福建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等。

目录
 

水、金石部

露水| 002 冬霜| 003 诸水有毒| 004 食盐| 005

草部

甘草| 008 黄耆(黄芪)| 010 人参| 013 桔梗| 014

黄精| 015 肉苁蓉| 016 淫羊藿| 017 仙茅| 019

紫草| 020 白及| 023 三七| 024 白茅| 027 当归| 028

白芷| 030 芍药| 033 牡丹| 034 山柰| 036 茉莉| 037

豆蔻(草果)| 039 益智子| 040 肉豆蔻| 043 藿香| 044

兰草| 045 香薷| 048 假苏(荆芥)| 051 薄荷| 052

积雪草| 054 苏(紫苏)| 055 菊| 058 艾| 060

白蒿| 063 茺蔚(益母草)| 064 夏枯草| 066 续断| 067

恶实(牛蒡)| 068 枲耳(苍耳)| 070 甘蕉(芭蕉)| 072

地黄| 074 女菀| 077 麦门冬| 078 萱草| 081

酸浆| 082 决明| 084 蓖麻| 086 白附子| 087

五味子| 088 蓬蘽(寒莓)| 090 悬钩子| 091 覆盆子| 092

牵牛子| 094 紫葳(凌霄花)| 097 营实(蔷薇)| 098

栝楼| 100 葛(葛粉)| 102 天门冬| 104 白敛| 105

菖蒲| 107 菰(茭白)| 108 莼(莼菜)| 110 海带| 111 石斛| 112 干苔| 113 地衣草| 114

谷部

胡麻(芝麻)| 116 小麦| 121 雀麦(燕麦)| 123

荞麦| 124 苦荞麦| 126 稻(糯米)| 127 粳| 130

粟(小米)| 132 薏苡| 134 罂子粟| 136 阿芙蓉| 138 玉蜀黍(玉米)| 139 黄大豆| 140 绿豆| 141 豌豆| 145 蚕豆| 146 豇豆| 147 藊豆(扁豆)| 148 大豆豉| 150 豆腐| 152 饴糖| 153 酱| 154 醋| 155 酒| 156

烧酒| 159 糟| 160

菜部

韭| 162 葱| 164 薤| 166 蒜| 168 葫(大蒜)| 169

芸薹(油菜)| 172 菘(白菜)| 174 芥| 176 芜菁| 178

莱菔(萝卜)| 180 生姜| 182 胡荽(香菜)| 184

茼蒿| 186 胡萝卜| 187 水斳(芹菜)| 188 罗勒| 189 蘹香(茴香)| 190 菠薐(菠菜)| 192 蕹菜(空心菜)| 193 荠| 194 苋| 196 苜蓿| 198 莴苣| 199 蒲公英| 200 黄瓜菜(黄花菜)| 201 蕺(鱼腥草)| 202 蕨| 203

芋(芋头)| 204 甘薯(红薯)| 205 薯蓣(山药)| 206

百合| 208 竹筍(竹笋)| 210 茄| 212 壶卢(葫芦)| 215 冬瓜| 216 南瓜| 219 丝瓜| 220 胡瓜(黄瓜)| 222

苦瓜| 223 紫菜| 224 睡菜| 225 芝(灵芝)| 226

木耳| 228 香蕈(香菌)| 230 蘑菰蕈(蘑菇)| 232

果部

李| 234 杏| 236 巴旦杏| 239 梅| 240 桃| 242

木瓜(铁脚梨)| 245 栗| 246 枣| 248 梨| 250

山楂| 252 柹(柿子)| 254 安石榴| 256 橘| 258

柑| 262 橙| 264 柚| 265 金橘| 266 樱桃| 267

枇杷| 268 杨梅| 270 君迁子| 271 银杏| 272

胡桃(核桃)| 274 榛| 276 五敛子(杨桃)| 277

荔枝| 278 龙眼| 281 橄榄| 282 榧实| 283

海松子| 284 无花果| 285 槟榔| 286 椰子| 288

波罗蜜| 290 枳椇(拐枣)| 291 蜀椒(花椒)| 292

胡椒| 294 吴茱萸| 296 茗(茶)| 298 甜瓜| 300

西瓜| 303 葡萄| 304 甘蔗| 306 石蜜(冰糖)| 308

猕猴桃| 309 莲藕| 310 芰实(菱角)| 315

乌芋(荸荠)| 316 芡实| 318 慈姑(茨菰)| 320

木部

柏| 322 松| 324 桂(牡桂)| 326 箘桂| 328 木兰| 330

辛夷| 331 丁香| 332 卢会(芦荟)| 334 合欢| 335

椿、樗| 336 桐(泡桐)| 338 槐| 340 皂荚| 342

无患子| 344 榆| 346 巴豆| 348 桑| 350

卮子(栀子)| 352 山茱萸| 353 酸枣| 354 枸杞| 356

木槿| 359 茯苓| 361 竹| 362

虫部

蜂蜜| 367 蜜蜡| 368 蜜蜂| 369 五倍子| 370 蚕| 372

蛙| 373 蜗牛| 374

鳞、介部

鲤鱼| 376 石首鱼(大黄鱼、小黄鱼)| 377 鲈鱼| 378

鳜鱼(桂鱼)| 379 鳢鱼(黑鱼)| 380 鳗鲡鱼(鳗鱼)| 381 鳝鱼| 382 鰌鱼(泥鳅)| 383 河豚| 384 鲫鱼| 385

乌贼鱼| 387 虾(河虾)| 388 蟹| 390 鳖| 391

牡蛎(生蚝)| 393 真珠(珍珠)| 394 石决明(紫贝)| 395 海蛤| 396 文蛤(花蛤)| 397 蛤蜊粉| 398 蛏| 399

田螺| 400

禽、兽部

鹅| 402 鹜(鸭)| 404 鸡| 405 鹑(鹌鹑)| 411

鸽| 412 豕(猪)| 413 羊| 417 牛| 420

酪| 422 阿胶| 423 兔| 424 麝(麝香)| 426

饮食禁忌 百病主治

饮食禁忌| 428 伤寒热病(感冒、流感)| 430 瘟疫| 431

脾胃(暖胃、消食、解酒)| 432 暑(中暑)| 433

吞酸嘈杂| 434 反胃| 434 呕吐| 435 哕啘(干呕)| 436

泄泻、霍乱、痢(腹泻)| 436 湿| 440 胀满| 4431

虚损(虚弱、贫血)| 442 吐血衄血| 443 喘逆、咳嗽| 444

诸汗(多汗、盗汗)| 444 不眠、多眠| 446 健忘| 446

消渴(糖尿病等)| 447 癃淋(小便不畅)| 448

阴萎(阳痿早泄等)| 450 囊痒(阴部瘙痒)| 451

大便燥结(便秘)| 451 脱肛、痔漏、下血(痔疮诸病)| 453

心腹痛、胁痛、腰痛| 455 痛风| 458 头痛| 469

眩运(头晕)| 460 眼目| 461 耳| 463 面(祛斑、祛粉刺)| 464

鼻| 466 唇| 467 口舌(口疮、口臭等)| 468 咽喉| 470

牙齿| 471 须发| 472 胡臭(狐臭)| 473 风瘙疹痱| 474

疬疡癜风 | 474 瘿瘤疣痣 | 475 痈疽(疖子、溃疡、乳腺炎等)| 475

外伤诸疮(冻疮、皴裂、烫火伤)| 477 诸虫伤(蛇伤、蜂伤等)| 478

诸毒| 479 带下(白带异常)| 481 产后| 481 小儿初生诸病| 483

阴病(妇科生殖系统)| 485

· · · · · ·

评论 ······

中医是当代医学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这本书——图文并茂,通俗易懂,非常值得收藏。

点击星号评分!

平均分 0 / 5. 投票数: 0

还没有投票!请为他投一票。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