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太平洋的历史课堂:从《在美国发现历史》到《在美国教历史》

0
(0)

张瑞 | 来源:澎湃新闻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批留学浪潮中,一群对历史学怀揣热情和梦想的年轻学子在太平洋彼岸开启了人生的新篇章。2010年,31位留美历史学者合作撰写出版了《在美国发现历史:留美历史学人反思录》,讲述了他们跨出国门、在异域求学的独特经历。2022年,中国留美历史学会(CHUS)的31位会员再次合作撰写并出版了《在美国教历史:从书桌到讲台》,分享他们从留学生到教师的身份转变历程,并从跨文化的视角提供关于历史教学、美国大学体制、大学文化的反思,留下了一份宝贵的跨文化交流记录。

跨越太平洋的历史课堂:从《在美国发现历史》到《在美国教历史》

《在美国教历史:从书桌到讲台》,王希、姚平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22年

借助《在美国教历史》出版的机会,2023年1月14日,上海大学历史学系举办了“跨越太平洋的历史课堂——从《在美国发现历史》到《在美国教历史》”学术圆桌,邀请国内外几位历史学专业的学者、教师和学生参与讨论,针对历史教学中的问题进行反思与交流。

上海大学文学院历史学系焦姣老师和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印第安纳大学王希教授主持了此次学术圆桌,中国留美历史学会会长和美国圣地亚哥大学孙绮教授、美国新泽西大学邵勤教授、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立中央大学李小兵教授、美国加州州立大学洛杉矶校区姚平教授、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世界史系陈恒教授、上海大学文学院历史学系张勇安教授、江西省九江一中周明学老师、澎湃新闻“第六声”薛雍乐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李学宜编辑作为与谈嘉宾。

跨越太平洋的历史课堂:从《在美国发现历史》到《在美国教历史》

《在美国发现历史:留美历史学人反思录》,王希、姚平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焦姣简单介绍了本次活动的基本情况。她表示,2022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在美国教历史》既是2010年出版的《在美国发现历史》的姐妹篇,也是中国留美历史学会的会员们留下的一份宝贵的历史记录。因此,不管是作为历史资料,还是教学讨论,本书都有不可取代的价值。借此机会,学术圆桌邀请了本书的作者、编者和读者进行交流。同时,学会的各位老师提出,虽然本书的作者大多任教于海外,但是主要面向的是中国读者。因此,学术圆桌还邀请了国内从事历史学不同领域的学者、教师和学生,以期将历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与更广阔的社会现实以及更多的群体关联起来。

《在美国教历史》的写作与出版

美国加州州立大学洛杉矶校区教授姚平首先谈到《在美国教历史》的成书动因。本书缘起于留美历史学者合著出版的《在美国发现历史》。中国留美历史学会建立于1987年,当时所有的成员都还在攻读博士。截至2009年绝大部分成员都已经毕业。中国留美历史学会非常特殊,因为美国华人中很少有这样一个在美国某个领域的研究和教学中都担重任、而且又具有多重代表性的群体。王希教授提议各位留美历史学者把自身经历记录下来,这既是对学会的一个交代,也可以为未来美国移民史研究提供第一手资料。这是2010年两位编者发起《在美国发现历史》征稿的主要动机。这一想法得到了北京大学出版社的支持。

2020年6月,两位主编向前一本书的作者再次发出邀请,并增加十名新作者。此次编著有三个考量:一是尽量邀请年轻一代的学者,因为他们的参与可以反映出美国高等历史教学以及中国留美历史学会的变迁和发展;二是希望有更多的女性作者能参加;三是介绍美国历史课程设置的多样性。

姚平教授提到三位在本书编纂中起了重要作用的学者。第一,程洪博士的加盟给这本书增添了非常重要的内容,即图书馆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第二,中国留美历史学会首任会长高峥教授为本书提供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和珍贵的文件。遗憾的是,高峥教授并未看到此书的出版,他为本书所著的一章也是生前最后一篇学术作品。第三,王希教授细致校读了每篇文章,提供了长篇评论与详细的修改意见。历经编者与作者多次互动,在发出邀请信的一周年之际,本书全稿寄出至北大出版社,并在李学宜编辑的建议下进行了完善。

姚教授总结本书特点,认为本书可以使读者了解到美国高等学校历史教育课程设置的大方向,以及美国不同类型大学的运作和管理。在这个前提下,读者可以看到各个教授的教学方法和指定读物的多样化。同时,这些作者是全球化的产物,他们在中美之间扮演着文化使者的角色。不管他们教授的课程是公共课还是专业课,其课程内容和观点都会与美国教授有很大差别,对美国学生的影响也不同寻常。姚平教授希望这本书能让中文读者对美国大学生、美国校园文化和美国社会有一个近距离的了解。

北京大学出版社编辑李学宜介绍了《在美国教历史》出版的主要情况。本书可以看作是十年前《在美国发现历史》的续集,由姚平教授和王希教授策划发起。作者们怀着一种十分开放的心态,希望能够和国内的师生进行对话。每篇文章前都设置了简短的作者介绍,并附上了工作邮箱。之所以这样设置,是因为作者们希望能够方便得到学界同仁和读者的反馈。同时,对于编辑过程中提出的关于书稿内容的任何疑惑,两位主编都给予了非常详细的解答。

《在美国发现历史》和《在美国教历史》这两本书不仅是整个历史学科留美华人和留学生独特的集体记忆,还体现了这批跨文化知识分子的公共责任。本书除了个人经历的体悟,更多的是对教学经验和教学理念的总结,以及对教师责任的思考和表达。书中涵盖的内容非常丰富,小到如何备好一堂课,大到如何育人,从具体的教学资源的使用到对整个学科领域发展的思考,从课堂内的学生培养到课堂外历史研究者的社会角色。凡此种种,都是老师高度责任感的表达。

本书的写作和出版恰逢一个特殊的阶段。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之下,中美之间的交往和交流进入了一个比较波动的时期。同时,新冠疫情又在全球流行。本书中许多作者也都在字里行间对这些现实问题有所回应。

美国新泽西大学教授邵勤提出了对教育的整体观点。首先,近代教育是工业化时代的产物。近来学校商业化和官僚化倾向加强。这种情况下的学校与通常所认为的西方社会盛行的个人主义不符,如同西方商业文化和消费者文化一样,具有批量生产的特点。因此大学实际上是与个人主义妥协的,并且与自由民主等观念存在冲突。这些方面在教学中怎样引导学生?怎样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怎样让学生对平时认为正常的现象提出疑问?其次,互联网时代是最好的自学成才的时代。许多知识可以通过网络学习,而不需要老师。但是这个时代又是最强调文凭的时代。这两者产生了矛盾。既然很多内容学生可以自学,那么老师就要决定什么要教、什么需要重点教、什么可以不教、什么是次要的。这实际上是对教育的重新定位。而美国的大学正面临着重新的定位。

基于上述观点,邵教授从四个方面展开谈论她在教学中的重视之处。第一点是指导学生发展自己学习的能力。虽然存在大量的信息,可是并不等于每一个人都知道怎样去找、怎样去运用、怎样将其综合起来。

第二点是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尤其是对权力的批判性。因为权力渗透在所有的社会细胞当中。邵教授曾用询问“教室权力中心”的例子告诉学生,很多代表权力的象征性工具把我们禁锢在一定的空间内,更重要的是禁锢在一定的社会地位中,让我们接受而且认为是正常的。

第三点是全球性眼光,即心怀全球,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不管教授哪一段的中国史,都会联系美国社会和世界社会,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他们的生活与其他国家社会与文化紧密相连,更好地理解别人会更好地理解自己。

第四点是思考问题的复杂性。美国的快餐文化渗透在各个领域。快餐式思维常常导致讲述的内容非黑即白,甚至是黑白颠倒,忽视了大片的有意义的“灰色地带”。邵教授重视训练学生看待问题的复杂性,而非两极化的简单思考。对例如性别、种族、地域文化等问题,她都要让学生思考其中细节并反思自己。

邵教授认为指导学生怎样思考是教师最重要的责任。正如她在书中的题目“人类心灵和社会的工程师”所表达的那样,思考社会、改变社会就是教学和老师的责任。

美国圣地亚哥大学教授、中国留美历史学会会长孙绮认为在这个全球化更丰富的时代,有责任让从小在西方中心论和美国特殊论中长大的美国学生了解中国以及亚洲的历史和文化,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从自身教学实践的经历中,孙教授总结了三个具体的教学方法。

第一点是采用讲故事的方法。一种是让学生自己讲故事,将前因后果联系起来,自圆其说,讲述给身边的人。因为最好的记忆方法是用自己的语言把历史事件陈述出来。另一种是用教材来讲故事,让学生找出对应的历史关联。根据课程安排,孙教授也会给学生讲述她个人在国内时的故事。

第二点是让学生有参与感,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孙教授举例了多种方式:在每堂课开始,让学生根据课堂的主题讲一个关于中国或亚洲的故事或人物,老师再加以评论,这既让他们有一种历史感,也有一种全球化的感悟;让学生去采访亚裔学生,不仅增进了他们和亚洲学生之间的互相了解,还让他们学会了做个人采访的技巧;让高年级的学生根据所学自己出期末考试题。

第三点是让学生们在学习中进行比较性思考。例如采用辩论的方法,针对不同领域的具体问题,将学生分为两组,代表不同学者的意见进行辩论。另外,将抽象的概念与具体的问题联系起来,也有利于比较性思考。

对《在美国教历史》的评论与提问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世界史系教授陈恒表示,他在阅读本书时十分重视三个方面:每一位作者的经历和故事、每一个历史细节以及中美历史教育异同。围绕这三个方面,陈恒教授总结了自己对本书的感受。

首先,美国教育投入占税收四分之一,房地产税的70%用于幼儿园到高中的免费教育。地方税的一半用于教育。同时,美国包括两年制社区大学在内的高等教育学校有4200多所。目前中国所有的各种类型的高校有2700多所。中国高等教育学校从数量而言和美国还有着巨大的差异。

其次,书中三十一位老师的教学与科研齐头并进。老师们的教学心得对中国高等教育极具借鉴意义。虽然本书作者都是出生在中国的学者,但是在美国入乡随俗,他们教授的世界史课程为美国的战略发展奠定了世界眼光。这也解释了美国总能产生战略家的原因。陈教授认为这离不开课程的设置和安排。同时,各位老师都是文化使者。本书的字里行间都可以看到每位作者对中华文化的热爱,也可以读出历史学科的魅力。

再次,将中华文明五千多年的历史和美国两百年的历史对比,美国是一种不对等的发展。为什么后来者居上?陈教授读了本书后,认为西方是一个不断延展的概念,西方文明一直没有中断。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美国并不是仅仅两百多年的历史。它的源头在希腊,和中华文明一样久远,而且注入了更多的活力。因此,不能说美国的历史短,只是它的空间发生了变化。

另外,陈教授发现美国对西方中心论的反思似乎只是在学术界。广大的民众还是持有美国例外论和西方中心论。他进一步提出疑问,文明的规范和标准是不是在社会交流、交汇和互鉴中逐渐形成的?文明必须在同一条道路上竞争。中国文化历来多元交汇。人类的文明是一部尊严史,当代是在西方人话语下的尊严史。那么我们如何充实人类的文明史?我们如何传授?

除此之外,陈教授提出了疑问:我们如何把地方的变为世界的?中国有着丰富的历史资源,许多资源都是世界性的。我们如何把中国史作为世界史来看?如何在中国传播更多的世界知识和世界观念?

最后,陈教授注意到美国的历史教学有着国际化的队伍,并希望中国大学的历史系也可以推进国际化建设。

上海大学文学院历史学系教授张勇安首先对中国留美历史学家们致敬。中国美国史研究会与美国历史学家学会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许多国内的美国史学者受益于这种桥梁和平台。同时,中国留美历史学家们提供了许多珍贵的交流和学习的机会,让国内学者们更多、更快、更好地了解美国的历史研究。他们的努力也为今天乃至为下一代从事美国史和西方历史学习和研究的青年学生们提供了契机。

张教授谈论了几点关于本书的感受。首先是“政治正确”和“政治敏感”对美国课堂教学和老师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这一点与中国的教学存在着很大差异。这种文化和地域差异性提供了不一样的教学经历。

其次是老师们开设的课程内容丰富多样。开设的课程涵盖了亚洲史、中国史、印度史、妇女史等,从中可以看出老师们对于整个历史的把握,这也促使老师们在跨国史、跨大西洋史、全球史等视角下开展更广泛的研究。

再次是所有的教学和工作一切以学生为中心。随着时代和社会发展,学生对传统课程的兴趣减少。为此,老师们探索新的课程,希望既能够把历史课教好,又能吸引到更多的学生,增加其对文化知识的认识。例如陈勇教授开设了饮食文化史,还在课程中安排了“烹饪竞赛”。饮食文化史既是公共历史,也是文化历史,同时也是物质史,反映了近年来兴起的新研究潮流。这种重视体验和实践的课程彰显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创新教学的模式,将历史知识深度融合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同时,这种历史教学也可以增强学生对不同文化的了解。例如孙绮教授开设了暑期中国史课程,带领学生亲自体验中国社会生活。这种体验的历史教学,让学生能够更多地体悟到历史的差异,通过历史反观现实。这也可以促进中美关系和中美双方认知。

除此之外,本书极具教育意义。书中作者都历经了中国和西方两种生活体验,并且长期从事历史教学和研究。书中许多故事都能反映出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和碰撞。

最后,张教授表达了对进一步丰富相关著作的期待。第一,希望本书作者们能够针对相关内容出版自传体著作,进一步挖掘历史细节,深入解答如何选择到美国、在美国如何适应以及在美国的发展等问题。这种个人体验既对国内学者具有启发意义,又是将来历史研究的第一手资料。第二,张教授注意到本书学者基本在中国出生,然后到美国留学、工作,期望可以增加在美国出生、成长的华人学者与他们的对话。第三,期待增加其他人文学科、理工科留美研究者与历史学科留美研究者在学习、工作、生活状态等方面的比较,这既能促进中西文化的交流、拓展中西文化的认知深度,也可以进一步增加说服力。

江西省九江一中教师周明学认为,《在美国教历史》是改革开放后中国大陆第一批留美历史学人对自己在美国求学、治学、教学、生活等方面的回忆和反思,涉及了美国主要类型的学校。本书是了解和研究改革开放后中国留学史、中国知识分子史、美国高等教育史、美国史学发展史、美国移民史、中美高等教育交流史和中美史学交流史的珍贵鲜活的素材,有利于历史的整体性认识,集中反映了同一时代中国留美历史学群体、美国不同类型高校历史学科建设、中美史学界学术交流的全貌。

上海大学文学院历史学系讲师焦姣认为,本书吸引人的原因在于特殊的作者群体。每位作者都有三重身份。第一重身份是中美学术交流的亲历者。焦姣老师从个人的故事和体会出发,认为上世纪八十到九十年代的中国留美学生与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留美学生有着不同的组织方式和组织习惯。中国留美历史学会作为一个近似校友会的组织,推动了许多教学方面的交流。上一代留学生非常积极地把宝贵的组织经验分享给年轻一代。

第二重身份是美国高等教育界关于亚洲和中国知识的拓荒者。本书许多作者提到,上世纪八十到九十年代是中美两国知识界最需要对方国家知识的一个时期,此时期美国缺少拥有汉学传统的大学,亚洲和中国的知识相对匮乏。美国各个学校能够逐步建立起一种系统性的关于亚洲和中国研究的教学体系,离不开书中这一代中国学者的贡献。本书文章大致按照每位作者的出国年份排序,历史线索十分清楚,亚洲研究和中国研究在美国教育体系中逐渐细化和逐渐深入的图景也非常明晰。如果没有这一代学者的努力,美国对于中国的认识也许不会达到今天的程度。

第三重身份是美国九十年代以来社会文化转型的参与者和一线塑造者。本书涵盖的年代对美国人而言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到2016年,全球化浪潮对美国的本土文化产生冲击。在这样一个历史时期中,各位老师在多个领域引导学生逐渐习惯多元文化的参与和讨论,增进学生对整个美国社会的理解。因此他们是美国多元文化的参与者和塑造者。

最后,焦老师结合个人的教学经历谈论了教学感受。二十一世纪以来,新一代的留学潮有着不同的获取信息的渠道,在全球化浪潮中有更多与国际交流的机会。同时,学生可以快速获取丰富的信息。但是他们消化这些信息的手法特别粗糙,没有基本的甄别方法。因此,信息爆炸的时代也带给老师挑战。除此之外,老师也要解决这样一个问题:如何让学生真正理解为什么要对另外一个国家感兴趣?这也是中美教学中共同遇到的问题。焦老师认为,目前教学仍受困于同一套传统的以民族国家为中心的知识架构。本书各位老师针对这个问题提供了范例:这种困难需要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连接去慢慢溶解和解除。

耶鲁大学历史学系硕士、澎湃新闻“第六声”主编薛雍乐认为《在美国教历史》涵盖了求职、教学、研究等各方面内容,展现了各位中国学者如何在不同的分支和领域取得突出成就,具有相当强的指导作用。本书展现了历史学在美国本科教育中占据了比较特别的位置。历史学科教学不仅仅强调对具体细节的记忆,还为了培养一种阅读和思维的方式以及人文素养,并且展现出不同历史叙事的可能性。她分享了自己选择历史学的原因,并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谈论了对本书的感悟。

首先,她认为美国历史教学具有弹性,例如开设太平洋世界和大西洋世界等课程。这些课程不同于传统的以陆地为中心的叙事,而是改由海洋的视角看待世界历史,有利于改变单一叙事,使学生接触到更加多元的历史。她认为,这种课程安排与美国本科历史教学的目的相关:作为一种通识教育使学生对世界的发展历程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积累一定的文化素养。其次,历史学培养的分析史料、批判性思维等能力对学生从事其他专业的学习和研究也提供了帮助。不同的历史观也会影响学生对问题的判断和思考。再次,美国的历史教育以现实为关照。例如近几年环境史的兴起,反映了对气候变化、环境互动、自然塑造等现实问题的关注。除此之外,各位老师的教学使美国学生看到了一个丰富多样的中国。

最后,她提出了两个问题。首先向王希教授提问:中国学者如何做好美国史?第二个问题向各位中国史教授提问:近年来中美关系的波折带来了新的挑战,许多新一代年轻的美国学者将中国视为竞争对手,而对中国史并不了解。各位老师在美国教学的过程中是否观察过现在的美国本科生学习中国史主要是出于什么动机?又是怎么样去引导他们的?

王希教授首先回应了第一个问题。他介绍了众多取得突出成就的老师,他们的经历可以提供范例。而后他以自己为例讲述了在美学习和工作的过程:首先要获得PhD(博士学位),之后求取教职。一方面,他也曾因为华人身份在教学中遇到过障碍。另一方面,他在美国留学时又是中美关系的黄金时代,双方都特别需要知识,并且正值美国多元化建设时期,华人老师在美国任教会提供给学生一个多元化的象征。全球化的时代不断涌现新的题目,应该善于寻找新的题目。作为来自中国的学者,拥有其他文化的背景,看待美国问题会拥有一种独到的思维,应该积极运用这种观点。除此之外,也要运用多种学习机会,加强学习和训练。

孙绮教授回应了几位与谈人的发言。她认同焦姣老师对留美历史学者三重身份的概括,认为中国留美历史学会是个非常特殊的组织。她也特别提到,在学生眼中华人教师依然存在身份不确定性问题。部分学生质疑老师们的文化身份和法律身份有一定的不调和性。同时,她认为,不同经历的华人学生和学者,因为体验不同,所以他们的视角、对全球性概念的解读、对环境问题的重视,可能与她这一代学者存在不同。最后,孙教授认为中国留美历史学会后继有人,并呼吁国内历史学者的加入。

本书作者之一魏楚雄教授回应了部分与谈人的问题。首先,他对周明学老师关于历史分期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美国在1989年开始转变对华战略,在1990年苏联解体后加速转变。但“911事件”的发生使其战略目标转向反对恐怖主义。2008年金融危机等事件再次延后了美国对华战略,直至2019年才真正开始实施。因此李小兵教授和周明学老师对时间点的选择都有一定道理。其次,他认同周老师对“批判性思维”的定义,这也反映了国内外教师在教学和工作方面,不仅有空间上的差异,而且还有时间上的差异。再次,他认为国内外教师都面临着一定的现实限制。最后,魏教授期望国内外的历史教师积极开展对话,这对促进中美双方教育文化交流有重要意义。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的魏涛老师提出了几点建议。第一,希望中国留美历史学会在国内举办更多活动、招募更多会员,壮大学会队伍。第二,希望《在美国发现历史》可以再版。第三,希望学会可以举办专题讨论会,针对中美历史教学、科研等方面进行讨论和交流。第四,希望留美历史学家可以针对史学研究的经历、方法等问题进行分享,寻找中美历史研究的异同。

圆桌最后由孙绮教授和张勇安教授做总结。孙教授对本次活动的主办方和与谈人表达了感谢,期望中国留美历史学会与国内研究单位共同促进更有深度、更多层次的交流,在中美关系的微妙时刻起到桥梁作用。张教授对与会的老师致谢,期待中国留美历史学会与国内高校共同举办更多学术活动,希望中国的美国史研究走向世界,推动学术的深度交流和融合。

点击星号评分!

平均分 0 / 5. 投票数: 0

还没有投票!请为他投一票。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