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国学

0
(0)

谈国学

作者:季羡林

出版社:华艺出版社

出版年:2008

页数:252

定价:26.80元

装帧:平装

丛书: 季羡林自选集

ISBN:9787801429650

内容简介
 · · · · · ·

国学决不是“发思古之幽情”。表面上它是研究过去的文化的,因此过去有一些学者使用“国故”这样一个词儿。但是,实际上,它既与过去有密切联系,又与现在甚至将来有密切联系。

把中国文化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认识、理解、欣赏等等,这属于知的范畴;一部分是纳纪伦常、社会道德等等,这属于行的范畴。这两部分合起来,形成了中国文化。

为什么西方某一些人士也瞧不起我们呢?我觉得,在这里,我们自己和西方一些人士,都缺少历史的眼光。我们自己应该避免两个极端:一不能躺在光荣的历史上,成为今天的阿Q;二不能只看目前的情况,成为今天的贾桂。

传统文化代表文化的民族性,现代化代表文化的时代性。二者都是客观存在,是否定不掉的。二者之间的关系是矛盾统一,既相反,又相承。历史上所谓现代化,是指当时的“现代”也可以叫作时代化。

作者简介
 · · · · · ·

季羡林,生于1911年8月,山东清平(今临清市)人。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专修德文。1935年秋入德国哥廷根大学主修印度学,先后掌握了梵文、巴利文、佛教混合梵文、吐火罗文等古代语言。在德期间,发表论文多篇,获得国际学术界高度评价。1946年回国,受胡适、傅斯年、汤用彤三位先生之聘,为北京大学教授,主持创办东方语言文学系。1956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78年曾任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等职。期间还先后担任过中国外国文学学会会长、中国南亚学会会长、中国民族古文学学会名誉会长、中国语言学会会长、中国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会长等。

季先生的学术研究领域主要有印度古代语言、中印佛教史、吐火罗文译释、中印文化交流史、比较文学、文艺理论、东方文化、敦煌学等,范围之广,国内外罕见。他的100多部著作已汇编成24卷《季羡林文集》。他主持编纂的《四库全书存目丛书》、《传世藏书》、《神州文化集成》、《东方文化集成》等大型丛书在传播中国传播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录
 · · · · · ·

国学漫谈对国学研究的几点看法2l世纪国学研究瞻望略说中国传统文化及其特点中国文化的内涵“天人合一”新解关于“天人合一”思想的再思考国外中国学研究从宏观上看中国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从太学到北大论书院柳暗花明又一村——纪念中国文化书院创建十周年关于神韵中国知识分子的爱国传统寻根漫谈尊师重道中国姓氏文化中国楹联东方风俗文化雅文化与俗文化精华与糟粕漫话历史题材漫谈皇帝漫谈古书今译漫谈竹枝词漫谈文学作品的阶级性、时代性和民族性文学批评无用论历史研究断想中国古史应当重写建议重写《中国通史》含英咀华古为今用——就编纂《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答记者问成语和典故《儒林外史》取材的来源《论语》与《孙子兵法》老子在欧洲饶宗颐先生的为人与为学推荐《吴宓与陈寅恪》专而又通的榜样研究中国文化应该把宗教考虑进来佛教的传人中国——两种文化的撞击和吸收作诗与参禅《西游记》与《罗摩衍那》——读书札记唐初统治者对宗教的态度禅宗是佛教中国化的产物佛教对于宋代理学影响之一例关于中国弥勒信仰的几点感想

“谈国学”试读
 · · · · · ·

在人的一生中,思想感情的变化总是难免的。连寿命比较短的人都无不如此,何况像我这样寿登耄耋的老人!我们舞笔弄墨的所谓“文人”,这种变化必然表现在文章中。到了老年,如果想出文集的话,怎样来处理这样一些思想感情前后有矛盾,甚至天翻地覆的矛盾的文章呢?这里就有两种办法。在过去,有一些文人,悔其少作,竭力掩盖自己幼年挂屁股帘的形象,尽量删削年轻时的文章,使自己成为一个一…

  • 第一部分
(查看全部试读)

评论 ······

应该是慢慢消化的作品,却因为太喜欢,一口气全部读完了……连笔记都没来得及做

部分论文尤其是佛学诗学含金量很高 不过某些书的序写的并不是很让人彻悟。 深入浅出,有大音希声之功力

大师语出,谁与争锋
真正的大师,默默地耕耘
虽然很多思想只是寥寥数笔,却回味无穷

:
Z126.277.6/2484

点击星号评分!

平均分 0 / 5. 投票数: 0

还没有投票!请为他投一票。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