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桐城 : 滨海中国的地方与世界

0
(0)

刺桐城
: 滨海中国的地方与世界

作者:王铭铭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副标题:滨海中国的地方与世界

原作名:逝去的繁荣

出版年:2018-4

页数:549

定价:82.00元

装帧:精装

丛书: 当代学术

ISBN:9787108059628

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以滨海城市泉州为对象,考察了其从公元三世纪北方汉人南下入闽的初期阶段,到1949年之间一部漫长的区域史和城市发展史,实为一部内容丰瞻的“泉州传”。作者用历史人类学的方法,综合了地方文史研究、施坚雅的经济空间理论及克拉克的区域网络史分析,对泉州城的兴起、成熟、兴盛和衰落,做了线索性的宏观铺陈,并重点分析了泉州在宋元时代文化多元主义影响下的迅速发展和商贸繁盛,以及明清以来在本土主义意识形态及西方帝国主义势力的双重压力下出现的权力、经济与文化的转型。

作者通过自下而上地叙述一个地方的历史转型,一方面揭示域外与本土交错关系下泉州的“古今之变”,说明其演变过程是在家庭、地方社会、国家与更大空间范围的世界之间互动的历史产物;另一方面借助历史学和人类学的辩证,对主流的进化史观、民族国家叙事和世界史叙事提出不同的看法,从而为反思支配历史叙述的观念形态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

本书初版于1999年,原名《逝去的繁荣》。此次再版,作者加写了近两万字的“再版自序”,并更改书名为《刺桐城》。

作者简介
 · · · · · ·

王铭铭,人类学家,北京大学教授,学术领域涉及城市仪式时空研究、乡村民族志、历史人类学、物论、民族学、中国西方论、比较神话学、社会理论等。著有《草根卡里斯玛》(2002)、《西学“中国化”的历史困境》(2005)、《心与物游》(2006)、《中间圈:“藏彝走廊”与人类学的再构思》(2008)、《帝国与地方世界》(2009)、《人生史与人类学》(2010)、《超越“新战国”:吴文藻、费孝通的中华民族理论》(2012)、《西方作为他者——论中国“西方学”的谱系与意义》(英文版,2014)/《超社会体系:文明与中国》(2016)等。

目录
 · · · · · ·

再版自序

致谢

1. 引论

经验与反思

历史、文化与权力

叙述的框架

2. 历史的场景

建制沿革

人口规模的变迁

区域发展周期

城市空间的变动

3. 边陲世界的拓殖

边陲的拓殖

“朝代周期”的空隙

宋元地方政府与商业社会

文化多元时代

新世界的发现

4. 海禁的绥靖实质

明清时期的海禁政策

绝对主义统治

内部监控体系的早熟

5. 正统的空间扩张

理学与文化一元化

城市空间的象征营造

官方正统祠、庙、坛的仪式组合

6. 风水传说的真相

风水传说中的抗争

海上商盗势力的发展

飘流于海外的平民

7. 民间仪式的秩序

正统符号的异端潜势

民间化的天、神、鬼与祖先

铺境宫庙及其祀神

神诞、普度与分类械斗

民间剧场、善书与签诗

8. 近代文化的浪击

从传教到鸦片战争

经济与文化的变迁

秘密社团的抵抗运动

清末政治、经济与社会

9. 乱世亡灵的超度

对于幽魂的恐惧

“承天万缘普度”的发起

赦牌与地方社会的整体动员

立坛与竖幡

承天寺的七旬仪式

游魂的回归

跨世纪的危机

10. 文化边疆的革命

民族主义的兴起

1911—1927年的区域性动态

平权主义与北伐战争

党争、民军与“闽变”

从联合抗战到内战

11. 现代性的文化政治

“海上异端”的回归

老城的拆除

“迷信”与现代性文化政治

12. 结语

经济政治文化

有批判意味的历史

民间文化的见解

文化与历史

引文与注释

评论 ······

前两章写的不错,对史论的思考很有启发。后半本变成外国人类学、社会学理论套上泉州实例,先阐述既有理论,再讲一讲泉州怎么样,倒是适合用于了解各种经典理论。

虽然名字不大,但是作者想写的内容太大,由于太大,所以写的就不好了。首先,结构散乱,架构不清晰。其次,内容啰嗦重复,反复写同一个东西。最后,引用太多,占了非常大的篇幅。如果把作者实际上想说的话,简要的写出来,估计十页纸足够了。

前几天跟王老师说 刺桐城三字很有异域风情 还有一种女子的曼妙之美 他说的确 旧书重印 增加了一个新序言 老王的探索精神 在当代华人学界少有

不得不说有点失望了。疲惫于作者动不动的理论拔高和绵薄的田野依据,更像是一本历史学著作,而非人类学报告。章节内部的谋篇布局也有欠工整,选择写自己能写的,而不是选择写应该写的。

点击星号评分!

平均分 0 / 5. 投票数: 0

还没有投票!请为他投一票。

推荐阅读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