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记 : 亲历·轿车中国30年

0
(0)

车记
: 亲历·轿车中国30年

作者:李安定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副标题:亲历·轿车中国30年

出版年:2011-11

页数:411

定价:68.00元

装帧:平装

ISBN:9787108037619

内容简介
 · · · · · ·

《车记》由新华社资深记者李安定撰写,讲述了近三十年来的中国“轿车史”。该书以时间为序,从“1982 年那个阴云漫天的下午”中国汽车工业公司成立说起,直到2011 年北京限车“摇号”,中国轿车发展30 年的跨越尽收眼底,一部中国百姓走近轿车文明的历史跃然纸上。

作者李安定1978年就进入新华社,其记者职业生涯的起点,正好与中国轿车创业的起点重合。作为新华社采访宏观经济的一线记者,30年来,李安定得以走近中国汽车业的决策层和骨干企业,亲历了中国轿车发展的诸多节点和全过程,堪称“中国第一汽车记者”。

本书采取编年史和一章一个主题的结构,以大量第一手资料,以事件、企业、人物的故事为载体,独立观察、如实记录着中国轿车30年的发展历程。该书是国内第一部中国轿车史,但绝不是一部简单的产业发展史,作者对30年来围绕着轿车行业的许多似是而非的观点和被曲解的史实,以棱角分明的真实记录和理性的诠释予以梳理、辨析。更为可贵的是,作者对汽车的理解,远远超越了一个产品、一个产业的范畴。书中对轿车所承载的社会、艺术、科技、城市化、新能源、社会公平、可持续发展等话题不乏另类的表述,而对汽车社会化、汽车文明对中国社会生活诸领域带来的深刻变革更有着清晰而独到的叙述,这些叙述最终都指向一个看似简单实则复杂的问题——在中国,轿车是什么?

作者简介
 · · · · · ·

李安定,新华社原国内部编委,经济新闻采访室主任,高级记者。

自80年代至今,作为改革开放的全程观察者,他报道了诸多重大经济决策和历史事件。

伸张中国百姓拥有轿车的权利,亲历中国轿车业从无到有的阵痛与纠结,是其记者生涯中始终的关注点。

早在1989年,他就是公开呼吁轿车进入家庭的媒体第一人。30年来,轿车文明植根中国的每个节点,都有他的独家见解和生动记述,他被业内公认为最资深、最有影响力的汽车专栏作家。

李安定著有《千手千眼——中国变革台前幕后》、《中国模特》、《家庭轿车诱惑中国》、《门外车谭》等书,并在多家媒体、网站开有专栏。

目录
 · · · · · ·

序 痴恋一生

第一章 摸着石头过河

一、探路者的悲壮使命

二、邓小平拍板:轿车可以合资

三、上海大众,首批合资的幸存者

人物印象 饶斌:我愿化作一座桥

第二章 轿车工业获得“准生证”

一、解冻:1987年夏天

二、天上掉下个林妹妹

三、“三大三小”格局初现

人物印象 亚柯尔的忠告

第三章 家庭轿车第一声

一、造梦前传

二、家轿曙光,看上去很美

三、路漫漫其修远兮

第四章 贵在双赢

一、帕萨特,暗度陈仓

二、磨合,从奥迪100到奥迪A6

三、雅阁,翻着跟头地增长

四、“新世纪”,跨越太平洋

人物印象 门胁轰二:在人家的花园里工作

第五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

一、“准轿车”命悬一线

二、奇瑞,借腹生子

三、吉利,力量在风中聚集

四、华晨大象无形

第六章 “入世”成就了井喷

一、入世与家轿:两大托举力

二、竞争从此变得血腥

人物印象 好人吕福源

第七章 自主品牌,产权的“族徽”

一、当自主成为国策

二、品牌背后的积淀

三、从“模仿秀”到中高档

四、“相持阶段”尚未到来

五、品牌的“三个世界”划分

第八章 价值链在车轮下延伸

一、卖车进化始末

二、销售体系的中国印记

三、品牌专营得失考

四、汽车销售是个MBA课程

第九章 研发能力才是硬道理

一、起步始于创新

二、“耐住寂寞20年”

三、自主品牌进入“正向研发”

四、海派汽车“火候”到了

人物印象 范安德,大众的回归

第十章 兼并重组没有温情

一、为了走出困境

二、做大做强的试水 上南重组:碗里有

三、海外兼并得失考

人物印象 墨菲,放弃了的午餐

第十一章 新能源,别在一棵树上吊死

一、应答世纪课题

二、节能减排的终极方案

三、电动车中国大跃进

第十二章 危局中的中国机会

一、始料不及的全球危情

二、“风景这边独好”

三、“后危机时代”的中国坐标

人物印象 再见,瓦格纳先生

第十三章 第二个甲子的“纠结”

一、开车上路带副牌

二、迟到的汽车社会

三、给中国汽车的几个忠告

本书大事记

后记

评论 ······

中国第一部轿车史

亲历者的角度,治史的功底,宏观大局的思维,细致的记录。熟悉中国汽车产业的人一定会喜欢!

本来以为这样一种书会非常无聊,李安定的叙述方法虽然有着浓重的官方记者的痕迹,但不得不承认整本书逻辑分明,作者观念也比较开放。真正的是“亲历”,踏实的记录。

还差最后三章,书还是很好读的,只是觉得体例上有些问题,感觉既不是编年也不是专题,导致前后不是特别连贯,读起来有些疑惑。2012年4月6日

点击星号评分!

平均分 0 / 5. 投票数: 0

还没有投票!请为他投一票。

推荐阅读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