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形书写 : 90年代中国文化研究

0
(0)

隐形书写
: 90年代中国文化研究

作者:戴锦华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副标题:90年代中国文化研究

出版年:2018-6

页数:304

定价:69.00元

装帧:精装

ISBN:9787301292044

内容简介
 · · · · · ·

勾勒当代中国文化地形图,冲破文化镜城的种种幻象。著名文化研究学者、电影学者戴锦华教授经典代表作。

20世纪90年代,大众文化无疑成了中国文化舞台上的主角。在流光溢彩、盛世繁华的表象下,是远为深刻的隐形书写。凸显这隐形字样,在新的坐标中勾勒一幅当代文化的地形图,并拒绝陷落于90年代的文化镜城之中,是一个文化研究者的必然选择。本书对盛行于90年代的各种文化现象进行了深入的解读,对于今天的读者了解新时期中国文化的源头与流脉,具有重要的指证意义。

作者简介
 · · · · · ·

戴锦华,北京人,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曾任教北京电影学院电影文学系11年,自1993年任教于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北京大学人文特聘教授,北京大学电影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从事电影、大众传媒与性别研究。中文专著《雾中风景》《电影批评》《隐形书写》《昨日之岛》《性别中国》等。

目录
 · · · · · ·

写在前面

绪论

文化地形图及其他

第一章 镜城突围

第二章 消费记忆与突围表演

第三章 救赎与消费

第四章 想象的怀旧

第五章 雾中风景

第六章 镜象回廊中的民族身份

第七章 全球景观与民族表象背后

第八章 现场、戏仿与镜中风景

第九章 隐形书写

第十章 坐标·雾障与文化研究

评论 ······

很多事情她都算是真的看透了。关于跨国资本幕后注入并悄悄改造所有人的意识形态、西方文化霸权下对第三世界国家的思想灌输与历史改写的警惕(如八十年代精英知识分子把西方思想文化政治经济当成是模范对象加以追随,先锋艺术、王朔式戏谑、流浪艺术家,他们追随的是美国梦)、90年代以降消费主义使一切价值被消解以及阶级问题被模糊(如跨国资本与本土商业文化甚至主流意识形态的和解/勾结),而当她隐晦地说出「“告别革命”间…

现在看还挺尴尬的

1999年已经写完出版的书,就试图对还未完成的90年代做出分析,不可避免地会陷入具体操作的困难。于是本书呈现出的结果就是:理论轰炸与大量事实列举,没有结论。光是谈论社会主义宣传画和XO广告牌并列这件事,戴老师就能用上洋洋洒洒几千字,还有什么是写不出来的?

非常精彩的著述,向读者们呈现了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至90年代之间中国社会出现的文化现象之渊源,受益匪浅。总体看来,中国是一个充满创伤记忆的国家,近代史上屈辱和现代进程中所经历的政治暴力,使中国社会在文化传承过程中出现了及其严重的断裂和错位,80年代号称的“中国的文艺复兴”实际上也是非常值得怀疑的。当下的中国是一个由经典社会主义理想和资本市场共同合作“和谐并存”的国度,极具自身特色,正如作者所言,与…

点击星号评分!

平均分 0 / 5. 投票数: 0

还没有投票!请为他投一票。

推荐阅读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