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墟的故事 : 中国美术和视觉文化中的“在场”与“缺席”

0
(0)

废墟的故事
: 中国美术和视觉文化中的“在场”与“缺席”

作者:[美]巫鸿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品方:世纪文景

副标题:中国美术和视觉文化中的“在场”与“缺席”

译者:肖铁

出版年:2012-10

页数:308

定价:98.00元

装帧:平装

丛书: 文景·巫鸿作品系列

ISBN:9787208108554

内容简介
 · · · · · ·

美术史家巫鸿最新学术专著力作,中文版与英文版同年面世。

废墟主题,纵横捭阖,探讨中国艺术从古代到当代的实践与经验,领域横跨绘画、建筑、摄影、印刷品和电影,并与西方艺术参照并观,令人眼界大开。《废墟的故事》不仅对于中国美术与视觉文化是一次富于雄心的思辨,对于全球语境下的艺术研究同样是一项里程碑式的贡献。

传统中国美术中的“废墟”在哪里?在创造现代中国视觉文化的过程中,东西方的废墟观念是如何在历史的对立中得以流布与深化?20世纪以来,当代废墟美学是如何在过去与未来之间寻找到自身存在的立足之地?

美术史家巫鸿将中国“废墟”观念及其视觉表现形式的流变放置在考察的中心:丘与墟,碑与枯树,作为废墟替身的拓片,“迹”的种种形式,“如画废墟”的东西流通,“战争废墟”的庆典与见证,《小城之春》的废宅与老城,圆明园旁的前卫诗歌与美术,当代艺术对于都市拆迁废墟的浓烈兴趣……本书在梳理这份涵盖绘画、建筑、摄影、印刷品和电影的材料清单时,“展现出令人敬佩的清晰与准确”(包华石)。

《废墟的故事》不仅对于中国美术与视觉文化是一次富于雄心的思辨,对于全球语境下的艺术研究同样是一项里程碑式的贡献。

作者简介
 · · · · · ·

巫鸿,1963年入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学习。1972-1978年任职于故宫博物院书画组、金石组。1978年重返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攻读硕士学位。1980-1987年就读于哈佛大学,获美术史与人类学双重博士学位。随即在哈佛大学美术史系任教,于1994年获终身教授职位。受聘主持芝加哥大学亚洲艺术的教学、研究项目,执“斯德本特殊贡献教授”讲席。2002年建立东亚艺术研究中心并任主任。同年兼任该校斯马特美术馆顾问策展人。

目录
 · · · · · ·

前言

第一章 废墟的内化:传统中国文化中对“往昔”的视觉感受和审美

传统中国美术中的废墟在哪里?

丘与墟:消逝与缅怀

碑与枯树:怀古的诗画

—《读碑图》

—碑与枯树

拓片:废墟的替身

—碑与拓

—作为废墟学的碑帖鉴定

—作为遗物的拓片

迹:景中痕

—神迹

—古迹

—遗迹

—胜迹

第二章 废墟的诞生:创造现代中国的一种视觉文化

“如画废墟”的流布

—描绘中国废墟

—“如画废墟”的东西流通

战争废墟:征服与存亡

—暴行的庆典

—见证战争罪行

圆明园:毁灭、荒废和重新发现

第三章 过去与未来之间:当代废墟美学中的瞬间

绝望与希望的能指

—《小城之春》

—《自白——给一座废墟》

再现当代都市废墟

—作为自传的废墟

—废墟中的图像

—拆迁计划

—与城市对话

尾声 国家遗产

注释

参考文献

索引

“废墟的故事”试读
 · · · · · ·

这本书的一个宏观目标是在全球语境中思考中国的美术和视觉文化。为此目的,我的研究在观念和历史这两个相辅相成的层面上展开。在观念的层面上,对中国美术和视觉文化中“废墟”的研究不仅希望辨识出废墟的一个地域性另类历史,更关键的是要承认不同文化和艺术传统中关于废墟的异质性观念和特殊再现模式的存在。英语中的ruin,法语中的ruine,德语中的ruine,丹麦语中的ruinere 都源于一种…

  • 前言
(查看全部试读)

评论 ······

可学,引入概念研究的模范,尤其材料处理。

35

尽管对存在对西方语境下的“废墟”话题分析不够充分这种小问题,但对中国语境下的废墟话题的分析,实在太厉害了,呈现出令人惊讶的精确度。总体而言,后面一半没有前面一半好,可能是因为身在当代反而不能脱身吧。

问题都是从Owen追忆那里来的,最近阅读的核心真的是nostalgia和memory。

点击星号评分!

平均分 0 / 5. 投票数: 0

还没有投票!请为他投一票。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