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斯年 : 中国近代历史与政治中的个体生命

0
(0)

傅斯年
: 中国近代历史与政治中的个体生命

作者:王汎森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副标题:中国近代历史与政治中的个体生命

原作名:FuSsu-nien:aLifeinChineseHistoryandPolitics

译者:王晓冰

出版年:2017-6

页数:385

定价:CNY72.00

装帧:精装

丛书: 当代学术

ISBN:9787108059567

内容简介
 · · · · · ·

那是一个解放的时代,那是一个失范的时代;那是一个充满着无限可能的时代,那是一个让人无所适从的时代。这样的时代,将一代知识分子陷入了种种的两难。傅斯年便是身处其中的个体。

作为五四运动的学生领袖、学者、政治家、社会批评家以及学界领袖的傅斯年,是20世纪中国最有影响、色彩最 丰富的人物之一。作者利用台湾史语所珍贵的“傅斯年档案”和《傅斯年全集》等第一手材料深入研究,在整个时代思想、学术的脉络下看傅斯年的人生道路,更是借由傅斯年一窥一代知识人的思想、心态的起伏变化,以求将傅斯年的个案带到中国现代思想史中两个更广泛的主题上来,即五四青年的文化反传统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以及在中国建立一个学术社会进程中的成功与挫折。

增订本新增附录一篇,讨论1920年代中国思想界的论争。

作者简介
 · · · · · ·

王汎森(1958— ),历史学家,台湾中研院院士。曾任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2003—2009) ,特聘研究员。台湾云林人。就读于台湾大学历史系、历史研究所。 1993年,获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同时升任史语所副研究员、研究员任教于台大历史系及台湾清华大学历史研究所。主要从事思想史、学术史及史学史研究。

目录
 · · · · · ·

中译本序

鸣谢

缩略语

导论1895年后的思潮与傅斯年

傅斯年在中国现代知识界的地位

第一章傅斯年的早年

家乡:濒于崩溃边缘的旧社会

傅斯年的成长历程

北大岁月

傅斯年和《新潮》

作为五四游行示威主将的傅斯年

年轻的叛逆者

作为文化批判者的傅斯年

对中国国民性的批判

传统学术的再评估

创造一个“社会”

“一团矛盾”

第二章新历史学派的形塑

在伦敦和柏林的学习

傅斯年与史语所

史语所的眼界和目标

史语所的T作

第三章走向中国文明多元起源论:

中国古史的学说

中国古史起源多元论

重建中国古代史

傅斯年学说的影响

第四章反内省的道德哲学

反内省传统的出现

古代道德哲学的去伦理化

终结内省的道德传统

第五章五四精神的负担

历史与政治

《东北史纲》

文化认同的需求

爱国主义与反传统

政治选择

第六章一个五四青年的晚年

政府不端行为的批判者

对民族往昔的两难心理

平抑昆明学生运动

惩治汉奸

“清流”

动荡年代的知识分子:在台湾和台大

寻找道德之源

“归骨于田横之岛”

结语一个五四青年的失败

附录一攻击顾颉刚的小说片段

附录二傅斯年与陈布雷笔谈记录

参考书目

附论六篇

傅斯年对胡适文史观点的影响

胡适与傅斯年

伯希和与傅斯年

傅斯年与陈寅恪

——介绍史语所收藏的一批书信

什么可以成为历史证据

——近代中国新旧史料观点的冲突

一个新学术观点的形成

——从王国维的《殷周制度论》到傅斯年的《夷夏东西说》

《傅斯年全集》总目录

评论 ······

二十世纪真是人类历史上最为复杂的一个世纪,任何一个个体都需要经过两个世纪以上的意识交叉,文明消受,苦难历练。一些重大事件还未来得及光芒的全然释放,另一个重大事件又随之应运而来,让后来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还算扎实,没有花招

“同入兴亡烦恼梦,霜红一枕已沧桑”,陈寅恪的这首悼亡诗最好地体现了自己读完全书的感受。傅斯年是新一代的佼佼者,但也承担着新一代学人identity的认同痛苦,尤其晚年随着日军来袭,这种问题会迸发得更明显。事实上,傅斯年固然是在政治立场上与共方走上异路,但同时期许多知识分子投身于大陆,很大程度上恐怕也是被这种认同问题焦灼得太久太久了。王汎森这本书可谓是述而不作,尤其对傅斯年的东夷说,似乎并没有流露出…

时隔五年之后再读,依然佩服史家功力。王汎森将傅斯年这一个体置于时代变动之中予以考察,突显其所经受的多重紧张乃至撕裂,传统与现代、学术与政治、理念与现实。最为惊心动魄的,个人以为是傅斯年等人“所坚持的非所爱,而所爱的必须否定”的内在悲剧性。形势比人强!

点击星号评分!

平均分 0 / 5. 投票数: 0

还没有投票!请为他投一票。

推荐阅读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