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门口的陌生人 : 1839—1861年间华南的社会动乱

0
(0)

大门口的陌生人
: 1839—1861年间华南的社会动乱

作者:[美]魏斐德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副标题:1839—1861年间华南的社会动乱

原作名:StrangersattheGate:SocialDisorderinSouthChina,1839-1861

译者:王小荷

出版年:2017-2

页数:241

定价:56.00元

装帧:精装

丛书: 魏斐德作品系列

ISBN:9787513323789

内容简介
 · · · · · ·

纪念魏斐德先生诞辰八十周年

美国汉学三杰之一

魏斐德成名力作社会史与地区史写作的“典范之书”

用讲故事的方式,在历史中注入血肉和生命解读时代变迁中易被忽略的底层百态从“地方视角”到“世界视野”重现中西文化碰撞下的社会裂变

1、 美国著名汉学家、汉学三杰之一魏斐德教授博士毕业论文及成名力作

2、深刻启发了后来众多汉学家的研究和写作(如蓝诗玲《鸦片战争》)

本书是魏斐德教授的博士毕业论文,研究清朝末年中国向近代转型的学术著作。清代中国的主要“大门”是广州,“陌生人”即外国人。顾名思义,《大门口的陌生人》是与外国人闯入广州(中国大门)的历史有关,是关于鸦片战争外国入侵中国的。但这本书主要不以此研究为主,而是以英国侵略中国的两次鸦片战争为线索,研究这一历史时期广州和广东省的社会动态,如官府、绅士、团练、农民等对外国的态度;各自的活动、相互间的关系以及变化,从而揭示中国近代史的开始阶段的某些动向。

【名人推荐】

对于任何对中国真正感兴趣的人来说,从现在开始,魏斐德的书是他首先要读的最重要的著作之一。

——费正清(John King Fairbank,哈佛大学终身教授、著名历史学家)魏斐德作为一个历史学家,最伟大的成就和贡献是他的叙事能力。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这个时代中学者们发明了复杂的理论和晦涩的专业名词使读者们望而却步。魏斐德对于所有在学术中呈现的理论都谙熟于胸,但是他有讲故事的能力,在历史中注入血肉和生命力。他有一个小说家的想象力,他把这种特质和历史学家的精确性结合在一起。

——夏多明 (Dominic Sachsenmaier,德国哥廷根大学教授)

作者简介
 · · · · · ·

魏斐德(Frederic Wakeman, Jr., 1937—2006),著名历史学家,美国“汉学三杰”之一;曾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历史系教授、美国社会科学院院长、美国历史家协会会长、美国国际研究委员会会长、中国研究联合委员会会长。他的著作曾获得美国亚洲研究协会颁发的1987年度列文森中国研究书籍奖、加州大学出版社颁发的1987年度伯克利奖和美国城市历史协会颁发的非北美城市历史最佳书籍奖。由于对中国史学研究的突出贡献,他被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授予伯克利最高奖章。著名历史学家史景迁曾盛赞魏斐德为当代最杰出的中国史学家。

目录
 · · · · · ·

第三部分 叛乱与反动:地方主义的政治(1850—1856)/ 109

第一章 阶级与宗族 / 111

第二章 华南的秘密社会 / 120

第三章 广东与太平天国叛乱 / 129

第四章 收紧圈子 / 135

第五章 红巾叛乱 / 143

第六章 清洗 / 154

第四部分 被占领的广州:合作的政治(1857—1861) / 163

第一章 广州被占 / 165

第二章 广东团练总局 / 170

第三章 抵抗运动 / 174

第四章 离去 / 181

附 录 / 187

征引书目 / 208

本书主要人名译名对照 / 219

译后记 / 223

代后记:马克·布洛赫——一个历史家的肖像魏斐德(1962) / 225

评论 ······

一二四探讨华南士绅对外来势力的反应,第三部分是秘密会社和太平天国。今日读来有些地方颇有遗憾,比如没有明确提出一个统一的framework(好像缺了点睛),团练也是逐步崛起的,感觉动态不足。但毕竟是1965年啊,能关注这些议题已经了不起了。

读了《中华帝国晚期的叛乱及其敌人》之后读这本,确实是孔飞力那本之前的作品,叙述上非常散乱,但专题的提出可谓空前了。接下来孔飞力再来叙述就清晰得多了。这是一对好基友吧。

有意思的研究,结尾颇为讽刺,弱点是后半本叙述得略杂乱。关于汉奸以及并非爱国而是爱宗族地区的观点分析得很犀利。

用讲故事的方式,在历史中注入血肉和生命,解读时代变迁中易被忽略的底层百态。——纪念魏斐德先生诞辰八十周年

点击星号评分!

平均分 0 / 5. 投票数: 0

还没有投票!请为他投一票。

推荐阅读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