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剑翘复仇案 : 民国时期公众同情的兴起与影响

0
(0)

施剑翘复仇案
: 民国时期公众同情的兴起与影响

作者:[美]林郁沁(EugeniaLean)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副标题:民国时期公众同情的兴起与影响

原作名:ThetrailofShiJianqiaoandtheRiseofPopularSympathy

译者:陈湘静

出版年:2011-4

页数:259

定价:23.00元

装帧:平装

丛书: 海外中国研究丛书

ISBN:9787214068521

内容简介
 · · · · · ·

在本书中,林郁沁围绕着1935年施剑翘在佛堂射杀军阀孙传芳这一扣人心弦的历史事件,通过对媒体、政治和法律档案的详尽调查,展示了施剑翘设法为父复仇、吸引媒体注意并争取公众同情的策略。她认为这一事件之所以能引起轰动并激发同情,是因为它与性别规范之论争、法制改革与法外正义孰轻孰重以及国民党政府扩张威权统治等更、大的社会性问题联系了起来。在这次审判事件中人们关注的不仅仅是一个年轻妇女的命运,更是“情”能否超越“法治”、挑战民国之政治权威这一更大问题。

作者简介
 · · · · · ·

林郁沁,1990年于斯坦福大学获得学士学位,并分别于1996和2001年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取得硕士和博士学位。本书被美国历史研究学会授予2007年度费正清奖,被评为东亚现代历史研究中的最佳著作。

目录
 · · · · · ·

译者的话

导言

第一章 刺客与复仇:大众传媒时代的道德英雄主义和女性的自我想象

第二章 媒体炒作:公共正义与城市大众的同情

第三章 精英们的矛盾态度一一对大众和女性化情感的畏惧

第四章 审判一一法庭奇观和法治中的道德情操

第五章 国家特赦一一国民党统治下被认可的暴力

第六章 30年代之后一一从战时爱国主义到反革命的情感

结论

参考文献

评论 ······

现代传媒和都市兴起合塑大众/舆论,与当事人行为意志和表演策略有效互构,使女性/同“情”、现代/国“法”、传统/家“礼”愈显纠结冲突,伴随外在历史环节转换,话语事件中法治、政党、国族和性别各维内涵和关联不断变化。网络时代歌乐山连环案正可对书。翻译良,专名尤佳

可读性很强。作者开门见山提出要解决中国现代史学中关于“公共领域”的争论,情这个复杂概念的探讨和道德暴力在现代正义扮演的角色。我觉得三个问题完成度很高。施剑翘如何在刺杀利用舆论塑造集体同情并获得特赦,以及法制化和党治化的矛盾,都被作者写的极为精彩。在大众消费文化初露萌芽和政治威权主义持续强化的时代,公民对政府的不认可很大程度就可以预见舆论是支持施古典的复仇,却不肯相信“法律的裁决”,而国民政府的特赦…

施剑翘案件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场”,在这个“场”中,政府权威、民众舆论、精英知识分子、传统道德、国家法治等势力竞相登场角逐。从舆情角度来看,本案即使放在今天都是很有参考价值的媒体公关与新闻传播案例。施剑翘努力的将自己塑造成一个礼孝的女性形象,藉由媒体的推波助澜引发了公众“情”的共鸣,而这一“情”显然来自于传统道德观念的建构。因此,无论是倡导颇具男权意味现代化理性化的精英分子还是致力于司法独立的知识分…

一场事后张扬的谋杀。法与情

点击星号评分!

平均分 0 / 5. 投票数: 0

还没有投票!请为他投一票。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