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之后 : 警察、军阀与文明进程中的成都(1895—1937)

0
(0)

新政之后
: 警察、军阀与文明进程中的成都(1895—1937)

作者:[美]司昆仑

出版社:四川文艺出版社

副标题:警察、军阀与文明进程中的成都(1895—1937)

译者:王莹

出版年:2020-4

页数:416

定价:78.00

装帧:精装

ISBN:9787541150265

内容简介
 · · · · · ·

◎ 关于20世纪初清末新政和民国初年在中国内陆城市成都所发生的变革,特别是警察在这个变革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 成都这座城市是如何形成今天这样的规模的?成都在中国城市之中的特殊性在何处?近现代史上有哪些人曾对成都的城市化进程产生过影响?

◎ 本书既能为成都的地方研究提供基础信息的补充和理论观点上的启发,也能扩展至对整个中国近现代城市发展的认识。

——————————

今天的中国,正处于大力推进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中,对城市化的历史回望、研究和探讨,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本书为美国汉学家司昆仑对成都在20世纪初期城市化发展的研究论述。英文原版由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

1895至1937年,城市管理渐渐演变成中国的首要挑战之一,本书着重讨论了成 都两个重要的城市改革运动:清末新政(始于1901年)和1920年代的市政运动,在这两个运动中,警察与军阀分别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们改革的动机不同,但都对成都的城市化产生了深远影响,为成都的现代城市雏形打造了基础。本书对这两波城市改革运动的分析和比较主要落脚于他们对现代中国历史和城市历史领域的重要贡献。

——————————

【名家推荐】

这本西方世界少有的关于成都城市史的研究专著,原著出版于2000年,非常高兴中文翻译版现在终于和中国的读者见面了。这本书是在司昆仑1993年哈佛大学博士论文基础上修改而成的。1980年代末,当她在四川大学进行这项研究时,我便经常和她讨论这个课题,见证了这个研究进行的过程。这本书向我们展示了20世纪初清末新政和民国初年在中国内陆城市成都所发生的变革,特别是警察在这个变革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我们还可以看到像周善培、杨森这样的精英改良者,在成都走向近代文明的过程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这个研究不仅发掘了不少重要的文献和档案资料,还提供了若干关于老成都的珍贵照片,是了解近代中国城市史的必不可少的参考书。

—— 王笛(《袍哥:1940年代川西乡村的暴力与秩序》作者)

“该书叙述分析十分清晰,充满慧见,所有的论述都依据扎实的档案和资料调查,同时在作者的阐述中,你能在每一页都感受到她对成都人的深厚情感。”

——William T. Rowe《哈佛亚洲研究学刊》

作者简介
 · · · · · ·

作者介绍:

司昆仑(Kristin Stapleton),美国布法罗大学历史系教授,美中关系国家委员会成员。著有多部研究中国文化及城市化进程的研究著作与论文。国内已出版《巴金〈家〉中的历史:1920年代的成都社会》。

——————————

译者介绍:

王莹,翻译作品包括P.D.詹姆斯的《明日黄花》《夜莺的尸衣》,迈克尔·康奈利的《穆赫兰高地》等。

目录
 · · · · · ·

第一章 中华帝国晚期的省会城市成都

作为中国近代城市的成都

成都的历史和地理特点

省会城市——成都

清末时期成都的管理

————

第二章国家建设和城市(1895—1911)

新政实行的背景:内忧外患

晚清改革理念中城市的定位

实行清末新政的省会城市

成都的儒家治国论者——周善培

————

第三章城市改革的关键——新式警察

成都警力:警官和警员

局正和街正

街道治安

地方对警察的反应

————

第四章进步之风

晚清城市改革进程

成都的改革群体

成都人民对改革的接受

警方的治理对象:乞丐、娼妓和公共卫生

国家监管下的自我管理:

新城市官僚和团体

城市风景线

————

第五章社会自治和革命

成都的宪政:法制改革

成都的宪政:省议会和市议会

1910—1911年的政治危机

成都的罢工和围困

清政府统治的终结

————

第六章革命以后:军人、贤人和袍哥

内战中的成都:政府行政管理的衰退

内战中的成都:城市形式的变化

袍哥的关系网

民国早期的社会秩序和文化改变

“五老七贤”与城市改革组织的演变

————

第七章20世纪20年代的市政改革

杨森在成都大干一番

杨森主义的根源

成都精英眼中的杨森

城市改革面临冷遇,公共秩序的维持

嘲笑的抵抗力量:刘师亮的“反动”机智

国家主义时代的城市管理共识

————

第八章新政的遗产:比较视野中成都的变革

变革的动力

变革的程度

比较视野中的成都

————

注释

引著

致谢

评论 ······

很详细的讲述,把成都从清末到民国初期的变化和社会形态写了出来,尤其偏向警察。民国初期成都还有两个特殊的团体,哥老会和五老七贤

近年美国汉学研究的学术成果之一,就是对清代与民国时期城市历史的考察。这项研究的繁荣本质是对近代中国的现代化历程的关注。司昆仑这部作品的核心就是揭示晚清新政对成都那样的省会城市现代化的启动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作者着眼的不是中央政府之类的高级组织,而是低级基层组织的扩张及其介入社会秩序的程度。警察作为西方的发明及中国学习西方的样本,就此进入作者的视线。成都有其特殊性,在于它的地理环境,更在于它的政治气象…

书本身写的其实一般般,但选题和资料把握实在很珍贵,算是对成都近现代的一个记忆,尤其很多老照片和地图,都使用外国保留的,非常难得,所以值得多加一颗星

蜻蜓点水

点击星号评分!

平均分 0 / 5. 投票数: 0

还没有投票!请为他投一票。

推荐阅读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