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村治 : 晚清和民国时期的国家与乡村

0
(0)

华北村治
: 晚清和民国时期的国家与乡村

作者:李怀印

出版社:中华书局

副标题:晚清和民国时期的国家与乡村

出版年:2008-7-1

页数:392

定价:32.00元

装帧:平装

丛书: 中国乡村社会研究丛书

ISBN:9787101061147

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利用河北省获鹿县的历史档案,探讨了19世纪晚期以及20世纪早期中国的乡村治理,细致地描述了村民们在治理村社及与国家打交道时的日常实践。

目录
 · · · · · ·

中文版序

序言

第一章 导论

第一部分 地方治理

第二章 背景

第三章 农民社群中的合作与控制——乡地制

第四章 规则、自利和策略——乡地充任纠纷

第五章 征税

第六章 土地和税收管理

第二部分 1900年以后的新变化

第七章 权力、话语与合法性——村正充任纠纷

第八章 兴学上的合作与冲突

第九章 精英行动主义

第十章 乡村重组

第十一章 清查“黑地”

第十二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译者后记

地图和图表目录

地图

1. 1920年代的获鹿县

2. 1932年的河北省

图表

2.1 1930年代冀中南和东北部种植模式

2.2 1939年获鹿县马村的种植模式和商品化

2.3 1942年顺义县沙井村的种植模式和商品化

2.4 1930年河北省各县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

2.5 1910~1936年获鹿田赋征收率

2.6 1931年冀中南24县纳税情况

2.7 1930–1933年冀中南和冀东北税额完成情况

3.1 1912–1929年间关于乡地服务正式提起诉讼的纠纷数量

3.2 获鹿县和河北省税额完成情况

5.1 1914年、1917年和1920年获鹿县田赋征收累计月报

8.1 获鹿县小学堂的创办情况(1904-1917年)

8.2 获鹿县的小学堂学费(1914年)

11.1 1933年获鹿县第一区乡长已报和未报的黑地

评论 ······

以华北这个腹地为对象,分析了晚清到民国时期农村治理的制度变迁。作者认为帝国对农村的管辖和统治既不是直接统治也不是经济学家们常认为的委托代理关系,也不是公社式的自治,而是国家威权和农村居民参与的为了共同的公共利益而形成的一系列内生性制度安排,即作者认为的“治理”。这些正式和非正式的规范集具有内聚和稳定性(稳态均衡),而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开始,无论是国民政府还是日本人都力推这种非正式制度与正式制度结合…

学学人家怎么写学术史回顾吧,知识树没建立以前如何登台授课?相比之下自己很惭愧

从一个北方县域角度,观察整个中国乡村的治理状况,所采用的档案资料很丰富,提供了不少有趣的案例。最为有趣的是关于乡地、村正与学董之间的关系与互动,能让我们看到中国乡村运作的具体图景。

就结论来说和杜赞奇一致,在国家权力的讨论上还留有余地

点击星号评分!

平均分 0 / 5. 投票数: 0

还没有投票!请为他投一票。

推荐阅读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