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史学述论

0
(0)

近代中国史学述论

作者:罗志田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品方:谭徐锋工作室

出版年:2015-6-1

页数:370

定价:58.00元

装帧:平装

ISBN:9787303185757

内容简介
 · · · · · ·

史学在中国有悠久的传统。近代中国风云变幻,史学也风生水起,异彩纷呈。本书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追溯近代史学的履迹,特别留意学术典范、研究取向、发展趋势等面相。其余三部分多为读书心得,包括探讨近代史研究中一些有代表性的倾向,反思学术现状,展望史学发展的可能走向,并从外在和内在的不同视角观察和思索史学的基本义旨,主张治史取径不妨多元,期能疏通知远,由往昔枝叶之言,以会其无尽之意。

作者简介
 · · · · · ·

罗志田,四川大学历史系七七级毕业,新墨西哥大学硕士、普林斯顿大学博士,现任四川大学杰出教授。新书有《经典淡出之后:20世纪中国史学的转变与延续》、《道出于二:过渡时代的新旧之争》等。

目录
 · · · · · ·

自序

引言:西学冲击下近代中国学术分科的演变(2003)

史学的履迹

1、《山海经》与近代中国史学(2001)

2、大纲与史:民国学术观念的典范转移(2000)

3、史料的尽量扩充与不看二十四史——民国新史学的一个诡论现象(2000)

4、学术与社会视野下的二十世纪中国史学(1999)

5、前瞻与开放的尝试:《新史学》七年(1998)

反思与展望

6、发现在中国的历史——关于中国近代史研究的一点反思(2004)

7、解读变动时代的文化履迹——关于近代中国文化史研究的简单反思(2008)

8、让思想回归历史:近代中国思想史研究的一点反思(2009)

9、立足于中国传统的开放型新史学(1996)

10、见之于行事: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可能走向(2002)

研讨的取向

11、新旧之间:近代中国的多个世界及“失语”群体(1999)

12、民国史研究的倒放电影倾向(1999)

13、知常以观变:从基本处反思民国史研究(2013)

14、历史记忆与五四新文化运动(2000)

15、陈寅恪的史料解读与史学表述臆解(2001)

史义的探索

16、不改原有之字以开启“相异的意义体系”(2003)

17、 学术“对手方”与专业知识的建构——傅斯年先生的启示(2004)

18、往昔非我:训诂、翻译与历史文本解读(2010)

19、相异相关的往昔:史学的个性与通性(2012)

20、非碎无以立通:简论以碎片为基础的史学(2012)

评论 ······

其实是一本论文集,阐述了很多罗志田先生对近代史研究的思考与见解,比如近代以来史学研究重点的转移、对“对手方”的关注、“倒放电影”的反思、古今的差异等等。

难道只有我这个门外汉觉得这本论文集部分选文有些水吗……

可能去掉2/3的篇幅也无损本书的价值

从他定位来看,本书大致算是老教授的一本“治史三书”。学力与识力俱在。前一部分侧重近代中国的“学变”,在以具体案例论说的同时,亦示人以研究方法(如重视史料语境的重建;不轻易下评判,而是上下左右去论证,最后让史料自己“说话”等),于读者言,惟须熟悉这段历史,方能更好体会作者的“史法”。作者亦十分重视对学术研究取向的观察和思考,因为在作者看来,这直接会影响到学术的长远发展却又往往是隐而难察的部分。窃以为…

点击星号评分!

平均分 0 / 5. 投票数: 0

还没有投票!请为他投一票。

推荐阅读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