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起源 : 湖南第一师范学校与中国共产主义的创建,1903-1921

0
(0)

红色起源
: 湖南第一师范学校与中国共产主义的创建,1903-1921

作者:[美]刘力妍

出版社:河南大学出版社

副标题:湖南第一师范学校与中国共产主义的创建,1903-1921

译者:王毅

出版年:2019-2

页数:204

定价:50.00元

装帧:平装

ISBN:9787564934989

内容简介
 · · · · · ·

20世纪初期的中国,处于在危机与革新的十字路口。一些致力于现代化的促进者们,创建了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想要培养拥有为国服务所需知识和技能的学生。对这些学生的教育,要包括中国、欧洲和日本学校教育的最好要素。湖南第一师范的历史,就是传统中国教育和现代西方教育的精华织锦。中国传 统教育构成了这所学校的基调,而西方观念和当时的社会政治状态与精神面貌,则深刻地影响了它的办学宗旨和教育实践。动荡不安的20世纪的这些意识形态,交织成了一幅色彩缤纷错综复杂的图景,折射着不同的阶级、力量和社会议程,第一师范就身处其中。第一师范的课程和文化,那些出自前代社会革新派的教师,还有学生的经济和社会背景,本书通过对这些的考查,深入研究这幅图景。这所学校创造出来的这个群体,它那些综合在一起的道德、智力和制度特征,对此后的中国历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20世纪20年代,在湖南第一师范就读的一些学生,后来成为了中国共产党(CCP)的创建者、主要思想家和领袖人物。他们之中有毛泽东、蔡和森、何叔衡(1876–1935)、张昆弟(1890–1930)、陈昌(1894–1930)、萧三(1896–1983)、李维汉(1896–1984)和罗学瓒(1893–1930)。这样一所貌似普通的师范学校,何以能培育出如此之多的激进知识分子?什么特殊因素在起作用?那些新精英的教员们对自己学生的精神智力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1910年代和1920年代的知识分子和政治激进主义的成长原因是什么?新式学堂和教育革新如何与激进主义的兴起相交织?总之,这所尚不为人们清晰认知的学校,何以能够对那些后来成为中国共产党奠基人物以及此后中国领导者的年轻人的事业和思想的形成,起到了如此重要的作用?

本书主要展示现代学校怎样参与了新观念在20世纪前期中国的传播,这促进了激进主义的兴起,为精英人士中新的政治运动提供了背景和动力。在中国的现代学校中,传统观念与新输入的思想相碰撞相融合,塑造着一代新学生。

作者简介
 · · · · · ·

刘力妍, 1982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外语系,1989年南京大学霍普金斯大学中美中心研究生,1993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印第安纳大学史学硕士,2001年师从有名史学家張灝,获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2001年至今为乔治城学院历史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清末至民国初年的中国思想史和社会史。著作有《红色起源:湖南师范学校与中国共产主义的创建,1903-1921》(纽约州立大学出版社,2012,英文版)、《穿越黄海的反思:中日研究论文集》(香港银河出版社,2001,英文版)、《医学博士修姆在中国》(香港银河出版社,2000,英译中文版);论文包括《杨昌济: 的塑造者》(美国:《近代中国》Vol. 32, No. 4, Oct., 2006)、《:从书生到激进者》(美国:《二十世纪中国》 Vol.32, No.2,April,2007) 。

目录
 · · · · · ·

导言 湖南悖论与模范师范

第一章 1907年之前湖南的教育与革新

第二章 从儒家书院到现代学堂

第三章 1912-1919年的一师

第四章 讲授新文化:一师的教员

第五章 圣人 杨昌济

第六章 本地学者与青年激进分子

第七章 :一位地方激进派的教育

第八章 结语

评论 ······

很奇怪,查不到本书的出版时间,检索网络购书平台亦无销售。不知有没有朋友可以提供购书渠道,或者英文电子版也行。

一师本身的材料和杨昌济思想的讨论都还成,其他就有点过于平实了吧

略有点无趣了,只能说开阔视野,从一个学校的角度去窥见一个时代,以及这个时代的先行者拥有怎样的家庭背景、教育背景、社会背景、朋友关系。
但还是敬佩的,敬佩那时自由的学校,敬佩那时有思想的学生。

水得惊人,浪费选题

点击星号评分!

平均分 0 / 5. 投票数: 0

还没有投票!请为他投一票。

推荐阅读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