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的意义 : 从史前到未来的人类变革

0
(0)

工作的意义
: 从史前到未来的人类变革

作者:[英]詹姆斯·苏兹曼(JamesSuzman)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副标题:从史前到未来的人类变革

原作名:Work:AHistoryofHowWeSpendOurTime

译者:蒋宗强

出版年:2021-3-1

页数:360

定价:68

ISBN:9787521728668

内容简介
······

在人类历史上95%的时间里,我们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将工作置于近乎主宰的位置。

古箴言说,“人必汗流满面才得糊口”,如今大部分人却将生活过成了“泪流满面”的样子。人类从何时开始工作的?人与工作的关系发生过哪些改变?人被当作生产力工具投入经济增长,又是怎样形成的?

为了回答这些问题,剑桥大学的人类学家詹姆斯·苏兹曼绘制了一幅宏大的工作简史。从地球上生命的起源,一直到智能化的人类未来,挑战了关于工作变革与人类进化的一些深刻的假设。他融合了人类学、进化生物学、物理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多学科知识,表明虽然我们费尽心力通过工作寻找快乐的意义和目的,但是早在原始社会,我们的祖先就已经过上了工作时长远少于现在但是足够充裕且闲暇的生活。当代社会将人物化为工具,鼓励持续工作以满足经济的无限增长,究其原因,就在于稀缺经济学的引导。人们担忧资源稀缺,因而勤奋工作变得重要,人也变得越来越忙碌。

苏兹曼认为,自动化技术的到来使我们再次处于历史上一个相似的变革时期。如果机器人代替人去做重复性的工作,那么人该做些什么才能更有价值。他认为自动化有可能彻底改变人与工作的关系,他并不主张回到原始社会这种激进的观点,而是希望我们能够以“富足的原始社会祖先为借鉴,思考人之所以为人,而不是工具的意义。这种从工具人思维向“Human Being”的转化,才是他写作本书更真切的建议。

作者简介
······

[英] 詹姆斯‧苏兹曼(James Suzman)

国际知名人类学家,剑桥大学人类学教授。1970年出生于南非,在苏格兰圣安德鲁斯大学攻读人类学学位时,带着满腔的冒险精神离开校园,去往非洲南部博茨瓦纳的喀拉哈里沙漠,成为布须曼部落发展计划的志愿者。在攻读爱丁堡大学社会人类学博士学位之后,他再次返回布须曼族群开始人类学研究工作,在此期间创作出代表作《原始富足:消失的布须曼人》。

苏兹曼目前担任剑桥大学人类学教授。他曾获得剑桥大学“英联邦史末资非洲研究奖学金”,并于2013年建立了智库“人类”(Anthropos),致力于运用人类学研究成果解决当代社会和经济问题。

目录
······

序 言//III

第一部分 工作的起源//001

第一章 活着就是为了工作? //003

第二章 闲散的手和忙碌的嘴//021

第三章 工具和技能//041

第四章 火的好处//067

第二部分 低欲望的原始生活

第五章 富足的原始社会//091

第六章 非洲森林里的幽灵//107

第三部分 在田间辛苦劳作//131

第七章 跳崖的考古学家与早期农业发展//133

第八章 宴会和饥荒//155

第九章 “时间就是金钱”//175

第十章 早期机器工业与工人反抗//195

第四部分 城市化的人类//215

第十一章 明亮的灯光//217

第十二章 无穷欲望的弊端//233

第十三章 人才之战真的合理吗? //255

第十四章 社畜之死//281

第十五章 智能技术的挑战//303

结论//319

译后记

评论 ······

追问意义也许是尚未被工作压垮的理性人的最后尊严?然而万万没想到,这本书讲述的是一个(大部分)人类因为吃饱了撑的➡️需要消耗多余能量➡️不断推动技术革新➡️带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形态变化➡️得享社会“进步”普惠成果的同时,被主客观因素拉动,使得自身陷入“工作与即时回报脱节”的难填欲壑之中的悲惨故事。作者思维极其活跃,从热力学的熵增定律解释“吃饱了撑的”的必然性,又通过历史的讲述方式整合田野调查的成果来批…

在原始社会,人类一周工作20小时就能基本满足温饱,有大量闲暇和娱乐,这样的生活状态维持了30万年左右。进入农耕时代,普通人养活自己所需要的时间不仅没有变少,反而大大增加。往后的工业化、信息化和城市化,更是把人推上了一条停不下来的加速轨道,让人在工作和消费这两条轨道之间如陀螺般旋转。

苏兹曼告诉我们,人类从极端平等的原始社会走到如今,细致的社会分工带来巨大的社会分化。财富从极端平均分配变成向少数人…

在万圣书园看到,挺有意思,回来在微信读书看完

对未来稀缺性的焦虑,只是农业社会留下的ptsd?

点击星号评分!

平均分 0 / 5. 投票数: 0

还没有投票!请为他投一票。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