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巨像

0
(0)

纽约巨像

作者:[美]科尔森•怀特黑德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品方:世纪文景

原作名:TheColossusofNewYork

译者:应晨

出版年:2022-1-1

页数:208

定价:56.00

装帧:精装

ISBN:9787208171619

内容简介
······

☆ 美国国家图书奖、普利策奖双冠得主怀特黑德献给纽约的一曲恋歌,致敬所有城市的咏叹调

☆一场属于纽约的流动盛宴,一座无人能拒绝的魔力之城,继惠特曼、品钦和伍迪•艾伦后的纽约肖像

☆港务局车站的异乡人,漫步百老汇大道的国王,下城之夜的孤独狂欢……每个匆匆行走在街头的无名之辈,都有自己的史诗

☆每一个热爱城市生活的人,都能在这本众声交错的杰作中找到自己的声音

《纽约巨像》是美国国家图书奖、普利策奖双冠得主怀特黑德关于纽约的散文集。全书分为十三章,作者以全知视角打量纽约城内的重要地标性建筑,如港务局车站、中央公园、百老汇、布鲁克林大桥,或漫步于地铁、雨等城市中的代表性场景,或记录清晨、交通高峰等日常时刻的混乱与生机。

芸芸众生的一张张面孔在诗歌般的语言中不断流动,他们怀揣着自己的激动、野心、战栗、焦灼甚至恐惧,在这座梦想之城中追逐着幻想和疲惫。怀特黑德以敏捷而锋利的语言,不断审视着一张张转瞬即逝的肖像,在即兴式的咏叹中,寄予了他对这座城市的眷恋和赞叹,同时也追问着人与城市的本质联系。

继惠特曼、品钦和伍迪•艾伦之后,怀特黑德再次展现了纽约魔咒般的魅力。即使是那日常、嘈杂、推搡的地铁,也在他笔下成为进入地下世界的渡船。

——《亚特兰大宪法报》

一本众声交错的杰作。从一个人到另一个人,从观察、沉思、追忆到引用,在多变的节奏中完美复现了纽约的真实声音。

——《纽约时报》

这本书是一场优雅的爵士乐表演,一段蒙太奇电影,也是一幅生动的印象主义绘画。

——《西雅图时报》

在怀特黑德看来,这座城市有它自己的心跳。当拥挤的人群拖拽着自己的野心和脆弱,在路上来来往往,那流动在他们心间的跳动就是这座城市的生命之源。

——《爱尔兰时报》

流畅、耀眼、令人回味无穷。怀特黑德的散文妙趣横生,蕴含着茂盛的生命力和醇厚的诗意。

——《国家》杂志

是疯狂的情书,也是优雅而雄心勃勃的散文。

——《纽约邮报》

作者简介
······

科尔森•怀特黑德(Colson Whitehead),1969年生于纽约,在上东区长大,童年时期就立志成为作家。毕业于哈佛大学。获得过麦克阿瑟天才奖、古根海姆奖及怀丁作家奖。

1999年发表处女作《直觉主义者》即引起广泛关注;第二部长篇小说《约翰•亨利日》进入普利策奖决选名单,约翰•厄普代克在《纽约客》上专文盛赞其是“挥洒自如的天才作家”;2016年出版《地下铁道》,凭借此书同时摘得美国国家图书奖和普利策奖。2020年再次获得普利策奖。科尔森•怀特黑德创作题材广泛,风格各异,被《哈佛杂志》称为“文学变色龙”。

译者:应晨,目前从事农业(畜牧和种植),观鸟和天文爱好者。译有《约翰•列侬书信集》《海仙女的馈赠》等。

目录
······

城市边界

港务局车站

清 晨

中央公园

地 铁

百老汇大道

康尼岛

布鲁克林大桥

交通高峰

纽约下城

时报广场

肯尼迪机场

致 谢

评论 ······

可能是我对纽约太不熟悉,再加上碎片化的写作,看的时候总是会走神,只有很小一部分能让我感受到自己的城市生活。个人觉得最精彩的部分是《城市边界》。

“每一天,成千上万的人从店门前走过,每个人都走在自己心中的城市里,每个人看到的景物都迥然不同。”

——吐槽点很精准,但纽约之所以为纽约,就在于它的包罗万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纽约”,他有写到“Times Square”,若是我写,我会写“SoHo”——Z世代的“Times Square”。

在纽约生活过的人都很难不被这本随笔勾起一些回忆,许多讲出来显得刻薄又好笑的观察和牢骚话切中要害。
还会回去吗?或许你也从未真正来过这里。

“美国,正如英文已极实质性地成为某种准世界语,它也一度有着类似的超越国族的、准世界性的意涵,这在今天看起来像个错觉,但历史的潮流机遇和人们的集体信念曾经令此事相当程度为真。”(唐诺)

点击星号评分!

平均分 0 / 5. 投票数: 0

还没有投票!请为他投一票。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