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波]切斯瓦夫·米沃什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品方:上海译文新文本
原作名:NewandCollectedPoems1931-2001
译者:林洪亮/杨德友/赵刚
出版年:2018-11
定价:238.00
装帧:精装
丛书:米沃什诗集
ISBN:9787532778430
内容简介 ······
二十世纪伟大的波兰诗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切斯瓦夫•米沃什
70载创作,335首诗歌
波兰文学专家译介,中文世界首次完整呈现米沃什诗歌全貌
套装版含诗歌笔记
—–
《米沃什诗集》收录诗人1931年至2001年间的335首诗歌篇章,按创作发表的年代,分为《冻结时期的诗篇》《着魔的古乔》《故土追忆》和《面对大河》四卷出版,由波兰语文学专家直接从波兰语译介,是中文世界首次完整呈现米沃什的诗歌全貌。
米沃什国内已有的零星译文均由英文版译出,二次翻译难免有所缺失。此次《米沃什诗集》力邀国内波兰语界权威林洪亮先生、波兰语文学专家杨德友教授和赵刚教授直接从波兰文原作译出,历经四年的精心翻译和编辑,准确、完整地呈现米沃什诗歌的风貌和创作轨迹,跨越七十载的多元主题与风格,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完整丰富的文本价值。
在米沃什看来,诗歌是时代的见证者和参与者。诗歌的意义在于尽全力捕捉可触知的真相,“它的目的就是,而且只能是,拯救。”
诗不仅是一种形式,更是一种力量。米沃什是伟大的爱国者,不是一个随风倒的人;他的诗歌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已在中国诗坛扎下了根,对中国诗人产生了持久的影响。米沃什总是在思考诗歌是否具有拯救功能,他的诗饱含热血,坚定而又深远。他的诗跨越了二十世纪,把过去和现代相连,把自己与读者相连,以一句话为家,对抗混乱与虚无。
作者简介 ······
Czeslaw Milosz
切斯瓦夫•米沃什(1911—2004)
波兰作家,翻译家,二十世纪最伟大的诗人之一。
米沃什通晓波兰语、立陶宛语、俄语、英语和法语,一生忠于母语,坚持用波兰语写作。
他的一生,见证了二十世纪欧洲大陆的剧烈动荡,他的诗歌创作深刻剖析了当代世界的精神危机,坚持知识分子的道德责任,并与波兰古老的文学传统进行对话。
1980年,他因作品“以毫不妥协的敏锐洞察力,描述了人类在剧烈冲突世界中的赤裸状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评论 ······
翻译不好,还不如石康小说《支离破碎》中引用的那几句的翻译。注释太少,后三册基本没有注释。组诗《诗论》不错,可以作为诗体的波兰诗歌简史来读。在《折磨》一文里,米沃什认为:“几乎整个文学,整个诗歌,整个艺术都来源于人类的痛苦,天堂里大概没有艺术。”赞同!
磬
不好
对于米沃什来说,大概波兰语便是他的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