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酷劇場 : 藝術、電影、戰爭陰影

0
(0)

殘酷劇場
: 藝術、電影、戰爭陰影

作者:伊恩.布魯瑪(IanBuruma)

出版社:紅桌文化

副标题:藝術、電影、戰爭陰影

原作名:TheaterofCruelty:Art,Film,andtheShadowsofWar

译者:周如怡

出版年:2016-11-30

页数:448

定价:NT$550

装帧:平装

ISBN:9789869280532

内容简介
······

《外交政策》評選全球百位思想家、百大公共知識分子 伊恩・布魯瑪

直面人心的28篇歷史與美學散文

★美國筆會藝術評論大獎(Diamonstein-Spielvogel Award)肯定

「我不相信有人天生是魔鬼。

人會做出邪惡的事,往往是出於堅信自己做的是對的事。」

二次大戰期間,世界各地發生了慘絕人寰的屠殺、滅種事件。有人說,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邪惡的納粹,只等著適當時機爆發;但是伊恩・布魯瑪並不贊同這種憤世嫉俗的看法。他想問:有些動物出於競爭而獵殺自己的同類,但只有人類會為了滿足變態的快感而行使暴力。究竟是什麼,讓人類如此殘暴不仁?

為了追根究柢,伊恩・布魯瑪帶我們省視納粹占領的巴黎、被盟軍轟炸成廢墟的柏林、爭議不斷的《安妮・法蘭克日記》、神風特攻隊,從電影、文學、藝術、音樂的表現中,重回二次世界大戰的現場,進入戰後重建的世界,試圖找到答案。

人類透過藝術傳達自身的狀況。藝術家為了回應強權的壓迫與殘酷的現實,在作品展演中揭露文明行為背後的黑暗面,直視人性中邪惡的衝動。有一批德國、日本的畫家、作家,如馬克斯・貝克曼、喬治・葛羅斯、克希那、三島由紀夫、橫尾忠則,以及導演,如荷索、法斯賓達、黑澤清、史貝柏格,他們都受到法西斯主義的影響,承受其苦果;但也見證了人類處境的深淵,從中開出藝術的花朵。

《殘酷劇場》是伊恩・布魯瑪歷年來在《紐約書評》所發表的一系列藝文評論、歷史散文的精選。他不只寫戰爭、藝術、電影,也討論了大衛・鮑伊的音樂、庫朗姆的繪畫、約旦河西岸巴勒斯坦人的處境、亞洲各地的主題樂園現象,涵蓋的主題可謂無奇不有。精彩之處在於,布魯瑪以他對作品產生的共鳴,對個人史與大歷史的洞察,輔以敏銳的美學判斷,提供讀者一個理解人類當前處境的面向,讓我們對生活中所見之美、暴力和殘酷,有更深刻的體會。

《殘酷劇場》收錄多幅珍貴的彩色、黑白影像。

【書摘】

談今日扁平世界的認同危機——

「美國的少數族裔或許正面臨失去獨特之處的危機,但不同的民族之間應該還是有所區隔,男性和女性還是有所不同吧。是的,一般來說,不同的民族仍然操著不同的語言,對食物有著不同的品味,各有其獨特的歷史和神話傳說。但這些區別也隨著時間逐漸模糊。某種程度上,特別是在較富裕的國家中,我們都漸漸變成一個美國化世界中的少數民族。」

當我們不談歷史真相,只談感受——

「我們只能表達感受,而無法討論感受,或辯論感受是否為真。這種做法沒辦法促進相互的理解,因為無論別人說什麼,我們只能默默接受,就算是發生暴力衝突,也不容置喙。」

談納粹時期,備受希特勒喜愛的導演:希芬胥妲——

「她超越了方克對視覺影像的實驗:攝影機黏在氣球和打光板上;掛在馬拉松選手的脖子上;綁在馬鞍上。有些動作是從專門開鑿的溝渠中,或是鐵柱頂端拍攝。她的各種要求、花錢的方式,讓戈貝爾(納粹宣傳部頭子)不斷跳腳。」

談亞洲主題樂園現象在台灣——

「台灣是個很有趣的例子。因為它在文化上的確是中國的,政治上過去也有許多主題樂園元素。在蔣介石及其子蔣經國的領導之下,統治台灣的國民黨仍假裝自己統治了整個中國,而台灣是對抗共產主義的最後一個堡壘。」

談我們這世代,活在虛擬世界——

「當代日本藝術中的色情是虛擬的,不是生理上的;是自戀的,而不是和別人分 享的,完全只發生在御宅族的腦袋裡。我認為,從這兒開始就不只是日本獨有 的現象。」

當代日本新聞媒體怪象:不歡迎異議——

「NHK 在福島核災期間,每天都有詳盡的報導,卻從來沒有出現檢討核能的言論。一位專家在接受商業頻道富士電視訪問時,不小心說溜了嘴,提到福島第一核電廠反應爐有熔毀的危險。自此,富士電視之後再也沒有邀請過這位專家。

大衛・鮑伊是怎麼來的?——

「搖滾樂,特別是英國搖滾,常常像是一個無政府狀態的盛大變裝派對。鮑伊將這個潮流發展至極致,他的想像力和膽識,無人能出其右。」

名人推薦

李忠憲(成大電機系教授、德國柏林工業大學博士)

陳泰松(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總監、北藝大新媒所助理教授)

劉霽(一人出版社社長)

【讚美】

「布魯瑪的興趣廣泛。他熱情以對,勇於批判,雖然可能因而樹敵,仍有話直說。他剖析的創作者天馬行空,而他的見解總是鞭辟入裡。」—Booklist

「布魯瑪寫作風格行雲流水,探討題材廣泛,展現一般文化評論者缺乏的器度。他在藝術作品分析上多有著墨,雖然世道日益艱難,但他在字裏行間仍對歷史抱持正面態度。閱讀他的作品,是一趟獨樹一格的知性之旅,與藝術文化獨一無二的邂逅。」—Kirkus(精選書目)

作者简介
······

伊恩・布魯(Ian Buruma, 1951- )

伊恩・布魯瑪(Ian Buruma, 1951- )是當代備受尊崇的歐洲知識分子。在荷蘭萊頓大學念中國文學、東京日本大學念日本電影。一九七〇年代在東京落腳,曾在大靏義英的劇團「狀況劇場」演出,參與麿赤兒創立的舞踏舞團「大駱駝艦」演出,也從事攝影、拍紀錄片。八〇年代,以記者身分在亞洲各地旅行,也開啟了他的寫作生涯。

布魯瑪關心政治、文化議題,文章散見歐美各大重要刊物,如《紐約書評》、《紐約客》、《紐約時報》、《衛報》、義大利《共和報》、荷蘭《NRC》等。曾任香港《遠東經濟評論》文化主編(1983-86)、倫敦《旁觀者》國外部編輯(1990-91),曾在柏林學術研究院、華盛頓特區伍德羅・威爾遜國際學者中心、牛津大學聖安東尼學院、紐約大學雷馬克中心擔任研究員。

曾受邀到世界各大學、學術機構演講,如牛津、普林斯頓、哈佛大學等等。現為紐約巴德學院(Bard College)的民主、新聞、人權學教授。

2008年,獲頒國際伊拉謨斯獎(Erasmus Prize),肯定他對歐洲文化社會、社會科學研究的特殊貢獻。《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也在2008年、2010年推選他為百大思想家、全球公共知識分子。

2008年,榮獲修文斯坦新聞獎(Shorenstein Journalism Award)。《阿姆斯特丹謀殺案》榮獲2006年洛杉磯時報書卷獎最佳時事書獎。《殘酷劇場》獲2015年美國筆會頒發年度藝術評論獎(Diamonstein-Spielvogel Award)。

另著有《罪惡的代價》、《零年:1945》、《我的應許之地》等數十本作品。

目录
······

0前言

1 受害者情結的歡愉與險境

2迷人的自戀狂:蕾妮・希芬胥妲

3韋納・荷索及其諸位英雄

4柏林之光:萊那・韋納・法斯賓達

5毀滅德國計畫

6只有故鄉好

7 安妮・法蘭克的身後事

8 德占時期的巴黎:甜美與殘酷

9 扭曲的紀錄片藝術

10珍珠港事變之欣喜若狂

11為帝國捐軀:神風特攻隊

12克林・伊斯威特的戰爭

13被奪走的夢想

14尖酸刻薄的記事者:哈利・凱斯勒

15信念

16孟加拉文藝復興最後一人

17他們現在的樣子:麥克·李

18尷尬的藝術

19創造大衛·鮑伊

20必勝的穿衣哲學

21 馬克斯·貝克曼的馬戲團

22 墮落藝術

23 喬治·葛羅斯的阿美利卡

24 反樸歸真的大藝術家

25 東京執迷

26 日式悲劇

27 虛擬暴力

28 亞洲主題樂園

评论 ······

完整却偏颇

大陆版已看完 今天看完了删减部分。

日式悲剧和亚洲主题乐园值得一读

大部分章節喜歡的不得了,尤其是最後一章!

点击星号评分!

平均分 0 / 5. 投票数: 0

还没有投票!请为他投一票。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