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的黄昏 : 评注插图本

0
(0)

紫禁城的黄昏
: 评注插图本

作者:[英]庄士敦

出版社:世纪文景x活字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品方:活字文化

副标题:评注插图本

译者:高伯雨译注

出版年:2019-10

页数:317

定价:69.00元

装帧:平装

ISBN:9787208158122

内容简介
······

★《紫禁城的黄昏》在摘得九项奥斯卡金像奖的电影《末代皇帝》中出镜和被提及,它也是该电影的创作蓝本。

★从西方人的角度看中国近代史,与溥仪自传《我的前半生》互为印证。

★掌故大家高伯雨译注,从多方角度辩证性地评述原文。

★两百多条译注,近百张插图,生动还原历史。

庄士敦在中国生活了三十余年,是名副其实的“中国通”。1919年—1924年,他身为溥仪的英文老师,见证和参与了溥仪所经历的一系列浮沉奇遇。在这本“目击身经”的实录里,庄士敦不仅书写了末代皇帝从少年时代到青年时代的身世,也借此勾连起从义和团运动到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冯玉祥兵变等诸多重大事件的中国近代史。

译注者高伯雨对书中提及的各个人物生平和风俗习惯都十分熟悉。全书包含两百多条译注,道出历史的诸多隐秘细节,为我们还原了真实而生动的时代面貌。

——————————

仓皇颠沛之际,唯庄士敦知之最详。今乃能秉笔记其所历,多他人所不及知者。——溥仪

就全书“戏肉”,夹叙夹议,精彩非凡;查证引据,颇具功夫,令人佩服。——李敖

译注简直可以独立当成一篇篇短小的随笔来读。我相信这是任何一种紫禁城的黄昏的中译本所无可比拟的——藏书家姜德明

作者简介
······

【作者】:

庄士敦Reginald Fleming Johnston(1874—1938)

出生于英国苏格兰。先后就读于爱丁堡大学、牛津大学玛格德琳学院,获文学硕士学位。1898年被派往中国。1919年被聘为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的英文教师;1924年溥仪被逐出宫后,不再担任该职。著有《儒学与近代中国》《佛教中国》《紫禁城的黄昏》等书。

【译者】:

高伯雨(1906—1992)

原名秉荫,又名贞白,笔名有林熙、秦仲龢、温大雅等,广东澄海人,香港著名学者、散文家,以谙于掌故驰誉香港文坛。曾留学英国,主修英国文学。回国后,在上海工作,抗战期间回港,为多家报社写专栏,并创办《大华》杂志。集结出版的作品有以“听雨楼”命名的文集五种,译注有《英使谒见乾隆纪实》《紫禁城的黄昏》。

目录
······

前 言

大清皇帝与“洪宪皇帝”

1919—1924 年的紫禁城

毓庆宫的几位师傅

黄昏中的清廷

清王朝的吸血鬼——内务府

乳臭未干的龙

复辟派的希望与梦想

紫禁城内的几件轰动性事件

心惊胆战的一群小朝廷人物

溥仪不屑做空头皇帝的经过

紫禁城里究竟有多少无价之宝?

龙凤之喜

溥仪计划逃出紫禁城

溥仪出逃密谋的幕后导演

从建福宫失火到遣散太监

第一个汉人“内务府大臣”

溥仪捐巨款赈灾的原因

两朝末路王孙碰头的悲喜剧

我荣任管理颐和园办事大臣

囚禁光绪的玉澜堂面貌

冯玉祥逼宫前夕的紫禁城

冯玉祥逼宫的一幕

“关门皇帝”变为“溥仪先生”

逼宫的人们骂我是“坏蛋”

张作霖冯玉祥为清宫宝物失和

溥仪由北府逃往日领馆经过

洋文老师的一片“孤忠”

历尽艰辛逊帝归故乡

评论 ······

想看译者的实时弹幕吗?看这本就好了。

私货太多嘴太碎,令人厌烦,排版的锅有一半

译者的闲话未免太多!读着读着就来气!我真是相信文景才选了这个版本的,本以为译注就是增加些史料说明,或是纠正些明显错误,结果这位压根不知是谁的先生倒好,从满篇的字缝里跳出来指指点点,一脸的尖酸刻薄相,这也不对那也不好的,强加自己的观点于读者。不过是几十年后的马后炮而已,显得您多么渊博透彻呢!冷嘲热讽的话留在自己书房里批一批也罢了,或者干脆另出一部专著来吵,何苦在人家庄士敦的书里作妖!!译者的本分到底…

高先生的译本系从原书第八章开始,夹译夹注,注释体量极大,可见掌故功夫。惟选取的内容也并非如数译出,而是自有一套取材标准,作为一部译作,就难免私货太多了。

点击星号评分!

平均分 0 / 5. 投票数: 0

还没有投票!请为他投一票。

推荐阅读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