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暴 : 20世纪30年代美国南部大平原(25周年纪念版)

0
(0)

尘暴
: 20世纪30年代美国南部大平原(25周年纪念版)

作者:[美]唐纳德·沃斯特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副标题:20世纪30年代美国南部大平原(25周年纪念版)

译者:侯文蕙

出版年:2020-7-1

页数:366

定价:78.00元

装帧:平装

丛书:同一颗星球

ISBN:9787214140050

内容简介
······

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北美大平原遭遇了世界史上的一次严重的人为的灾难。唐纳德·沃斯特关于1929到1939年间的经典纪事,从生态学和人的角度讲述了一个尘暴的故事。

作者简介
······

唐纳德·沃斯特(Donald Worster):美国当代著名历史学家,堪萨斯大学赫尔荣誉教授,美国科学与社会学院院士,环境史学的创始人与权威学者之一。主要作品有《自然的经济体系:生态思想史》《帝国之河:水、旱与美国西部的成长》等。

侯文蕙:青岛大学教授,环境史研究学者,著名翻译家。1966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历史系,曾在兰州大学执教多年。长期从事美国史教学与研究,尤其专注于环境史的著述与翻译,被誉为国内环境史研究的先驱者。其代表性译作《沙乡年鉴》系国内权威译本,其他主要译作和专著有《自然的经济体系》《封闭圈》《荒野与美国思想》《征服的挽歌》等

评论 ······

“对尘暴地区的最根本的说明也就在这里:即人和土地的疏远、土地的商业化和对它的征服性的滥用。拖拉机并不是真正的问题所在,农业的企业化经营也不是。还有比这些更基本和更具普遍性的某种东西,那就是现在支配着美国乡村景观的经济文化。它对土地所采取的方式是从来不承认任何限制,也不抑制索取的欲望。”

我相信每个读完《尘暴》的人都会思考颇多,究竟我们人类的命运该走向何方?为什么我们人总是会重复犯错?是历史的循环?还是文化的根。

尘暴与大萧条均是讲求扩张和垄断的资本文化里不可避免的产物,沃斯特用经济理论融汇生态学的历史视角分析:正是农场工业化的开垦以及建立在个人经济自由和无限制获取这些理想之上的秩序体系,导致生态系统紊乱和失衡。

资本使得旧的杰斐逊式的土地与自然和谐的农业理想日渐衰颓,让土地变成一种纯粹的、必须尽可能多获利的资本形式,其主导的价值观没有任何要在环境上要懂得谦卑、尊重和克制。这也是斯坦贝克在《愤怒的葡萄》里…

一切现代意义上的环境问题都与人类自身密切相关,马克思主义与环境史是天然的盟友

点击星号评分!

平均分 0 / 5. 投票数: 0

还没有投票!请为他投一票。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