砖石之道 : 建筑改变人类生活

0
(0)

砖石之道
: 建筑改变人类生活

作者:[英]汤姆·威尔金森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

副标题:建筑改变人类生活

原作名:BricksandMortals:TenGreatBuildingsandthePeopleTheyMade

译者:吴明

出版年:2020-10

页数:368

定价:54.00

装帧:精装

ISBN:9787807683292

内容简介
······

谈论建筑史,往往绕不开遥远的年代、晦涩的术语、错综的事件,让人产生距离感。本书却一反常态,以日常生活中的10个关键词为脉络,用10座建筑穿针引线,从多个维度带出现代生活中的种种可能性。

权力、道德、记忆、商业、娱乐、工作、性爱……建筑与生活,存在着超乎想象的密切关系。建筑以其独特身份,参与人类文明的构建。在本书中,建筑不再是“容器”“机器”或“摆设”。无论是历史迷雾中的巴别塔、金宫、津加里贝尔清真寺,还是乔瓦尼的鲁切拉府邸、瓦格纳的节日剧院、福特的汽车工厂,抑或令柯布西耶终生无法释怀的E.1027别墅……它们既是建筑,又是“人性”的载体,更是透视镜,从中可以窥见人类珍贵而复杂的内心世界,和迂回前行的文明进程,进而引出一项重要思考:建筑能否让生活变得更好?

活跃在本书10个故事中的,不乏为人们津津乐道的电影、小说、音乐、电玩、戏剧,以及一桩桩鲜为人知却荡气回肠的名人逸事。作者引入文化批评视角,将建筑故事与各类文本、文化事件、社会思潮相连,带出伟大的人性,和思想的光辉。

作者简介
······

汤姆•威尔金森(Tom Wilkinson),伦敦大学学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建筑史博士,伦敦大学沃尔伯格研究所(The Warburg Institute)成员,《建筑评论》(Architectural Review)杂志历史编辑。

目录
······

最早的小屋:建筑VS起源

建筑的源头只有一个还是存在多个?第一座小屋是谁建的?从遥远的过去到当下的发达社会,人类为什么一直对小屋情有独钟?

巴别塔(公元前650年):建筑VS权力

高塔是权力的载体,人也有权利将其倾覆。从巴别塔、巴士底狱,到世贸中心,权力与自由是如何交错互文?谁是博弈中的赢家?

金宫(公元64—68年):建筑VS道德

如果建筑的兴建目的并不善良,还算是好建筑吗?“不自然”的建筑,会败坏道德吗?

津加里贝尔清真寺(1327年):建筑VS记忆

石头和砖块的永恒性,会使人藐视时间,最终藐视生命?从清真寺、凯旋门,到泰姬陵,纪念性建筑承载的永恒性怎样影响着普罗大众的日常生活?

鲁切拉府邸(1446—1451年):建筑VS商业

从早期的家族豪邸、企业“神庙”,到日后的包豪斯风格、柯布西耶宣言,建筑如何推广企业形象,重构城市肌理?摩天大楼意味着繁荣还是衰落?

圆明园(1709—1860年):建筑VS皇权

从五朝皇帝的住所、以西洋楼闻名的圆明园,到“鸟巢”体育场、CCTV新总部大楼,外国建筑师在不断发展变化的中国社会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节日剧院(1872—1876年):建筑VS娱乐

从古希腊的圆形剧场,到近代美国的“电影宫”、现代世界的主题乐园、电玩里的虚拟建筑,幻想国度与居家空间产生了怎样的交集?建筑如何影响着人们的娱乐生活?

高地公园汽车工厂(1909—1910年):建筑VS工作

工厂建筑如何影响了欧洲的现代主义,进而模糊了劳作与休息、家庭与工作的界线?当激情被工业化,谁是最终的受害者?

E.1027别墅(1926—1929):建筑VS性

房子不是居住的机器,而是人类躯体的延伸;一动不动的磐石看似与活生生的肉体相对,实则暗藏性密码。建筑对人类的原欲有何影响?

芬斯伯里医疗中心(1938年):建筑VS健康

医院建筑从古时与宗教相连,到民族国家兴起后服务于君主和军队,在促进生产力最大化与造福百姓之间,是否找到了平衡?

里约人行桥(2010年):建筑VS未来

为平民百姓提供住宅向来是建筑面临的最大挑战。建筑如何连接阶级的两端,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好?

评论 ······

粗细组合的读法,很有趣,站在大的文化场景和历史轨迹中看待建筑的沿革,使其不只是一个空间,一个个体,而成为一个坐标,为人类文明做注解。

杰出的案例分析。充满创意和洞见,这是我十年间读的最好的一本建筑学书籍。很多精通建筑的人写东西见物不见人,而他能够精准的把控人物叙事,这实在是罕见的能力。

生活比建筑更重要,建筑的好坏取决于业主

很有意思的一本书!

点击星号评分!

平均分 0 / 5. 投票数: 0

还没有投票!请为他投一票。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