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的宿命 : 擦去符号的印记

0
(0)

电影的宿命
: 擦去符号的印记

作者:开寅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品方:培文

副标题:擦去符号的印记

出版年:2022-5

页数:452

定价:76.00元

装帧:精装

丛书:培文·电影

ISBN:9787301312087

内容简介
······

“《阿飞正传》里梁朝伟只出现在最后的三分钟。

在一间狭窄的阁楼小屋里,他叼着烟修指甲,穿衣,拾起桌上的打火机、零钱钞票、手表和扑克牌装进兜里,叠好白色手帕插进前胸的口袋,梳头,关灯,把烟头扔出窗外。

没有一句台词。

所有这些东西和物件都是身份的符号。但我们看到的是他跟随着音乐的节奏,轻盈悠闲有条不紊,将每一个符号的涵义通过细腻而又充满变化的肢体动作在瞬间表达到极致,然后又让它悄无声息地融入身体之中。随着它们一个个在银幕上消失,人物的形象渐次凸显而出:这是另一个即将潜入城市夜色中不羁放纵的“浪子阿飞”。

王家卫说在此之前的梁朝伟只会念台词,而梁朝伟则说这是他第一次意识到人的身体可以散发出如此动人的氛围。从此他的表演焕然一新。

让标识带领观众进入情境,随后任由情感、情绪和气息潮水般涌上将前者卷入波浪中融化为无形的整体而不留外在痕迹,我们就看到了纯粹的电影。

是为“电影的宿命:擦去符号的印记”。

本书囊括了十余年来作者对一些重要的电影文化现象、电影作品和创作实践技巧的思考与评介。

理论研究的背景使作者的论述更注重对于电影思想方式和创作方法的探究,对于电影艺术本身蕴含的本质意义的深入思考。同时本书又以敏感的触觉去体味每一部作品中浸透着的动人情绪和细腻变化,去感受电影记忆带来的宝贵感官体验,形成了兼具学术研究和个人情感思索,将宏观视角和微观体验共融一炉,以创造性的挑战意识颠覆常规认知并进行犀利观点批判的独特文风,从中得以窥见一条延伸至外部世界的的电影思维之路。

作者简介
······

开寅,毕业于法国巴黎第一大学艺术史系,获电影专业电影理论博士学位。曾任《戏剧电影报-环球综艺》编辑、记者、主笔。多年来为各大中文纸媒和电子媒体撰写了大量电影评论,内容涵盖不同国家和语种的电影文化和创作方法,审视角度跨越理论与实践、学术与批评的各个层面,在电影专业人士和影迷中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是当代华语世界最重要的自由电影评论人之一。

目录
······

记忆等着我们

被虚度的时光

辑 专 论

空间、氛围与技巧:重访胡式客栈——胡金铨影片中的场面调度与动作设计

艺术与商业的“合流”——透视西方电影节系统的运作

工具理性与人类命运——解析《2001 太空漫游》

“真实”与“直接”:纪录片创作方法思辨——《杀戮演绎》和《疯爱》的个案分析

走出影像的宿命

纯情、成长与反叛——日本青春片的个性特征

第二辑 评 论

父权退场的无奈与自豪——评《秋刀鱼之味》

“蛆虫”的乌托邦——评《小偷家族》

将神秘性燃烧殆尽的意识形态火焰——评《燃烧》

将“越战”进行到底的太空女权主义打怪片——评《异形 2》

新瓶旧酒的陈年神话——评《地心引力》

平庸时代的告别之作——评《肖申克的救赎》

个体内在冲动的肖像——评《冷酷祭典》

那个不可理喻的对手——评《群鸟》

大侠有时也用枪——评《疾速备战》

徜徉游弋的时间姿态——评《花与爱丽丝》

欲望的虚晃一枪——评《地球后的夜晚》

一头机械怪兽的嚣张肆虐——评《决斗》

不确定的任意空间——评《波长》

无因暴虐与邪典灌输——评《追击者》

飞鸟视角下的个人英雄主义——评《敦刻尔克》

另一个平行世界的童话——评《脸庞,村庄》

作为人类镜像的异形——评《异形:契约》

黑白对立的恐怖喜剧——评《逃出绝命镇》

永远无法解封的魔咒——评《情书》

负面人物的绝望徘徊——评《南方车站的聚会》

消逝的罗曼蒂克——评《罗曼蒂克消亡史》

同族与异类的寓言——评《狼灾记》

改写狼与小红帽的历史——评《人狼》

完美绽放的被动人生——评《瑞普?凡?温克尔的新娘》

好莱坞成功学的银幕读本——评《爱乐之城》

一场对人生共谋机制的悲鸣——评《神圣车行》

“反电影”的时间——评《德州见》

电影电视剧化的范例——评《托尼?厄德曼》

飞鸟的视角——评《利维坦》

女性缺失的《女性瘾者》——评《女性瘾者》

擦去符号的印记——评《湄公酒店》

触不到的宽容,完不成的拯救——评《通往仙境》

类型之光——评《亡命驾驶》

幻想嵌套的魅力——评《内陆帝国》

一场被闭锁的浪漫——评《花样年华》

西部片与“二战”片之间的排异反应——评《无耻混蛋》

失败者的“上镜头瞬间”——评《好莱坞往事》

电影实验文本的魔幻魅力——评《引见》

第三辑 杂 论

漫谈正反打与连续拍摄

岩井俊二:“被动异端”的赞美者

论电影人物的亮相

洪常秀:不确定性异动的创造者

非人之声:科幻电影中的音乐与声响

巴黎,电影文化之都养成记

后 记

评论 ······

有不少德勒兹电影理论引领的解读;单片解读也有宽广电影脉络的定位。一些有启发的洞见:爱森斯坦和巴赞的电影理论都有其意识形态诉求;胡金铨的武侠电影其实早已超越西方电影创作方法;戛纳电影节左转,电影节与影片双向选择;《2001太空漫游》关于人类思维演进;本雅明揭示电影的政治宿命,德勒兹试图帮影像走出这一素描,每一格画面的随机,时间成为电影的主题,运动是时间的片段。补:日本青春片为残酷成年提供了飞地;在正…

时间啊。

我爱苍蝇老师

不戳

点击星号评分!

平均分 0 / 5. 投票数: 0

还没有投票!请为他投一票。

推荐阅读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