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学校与中国的现代化 : 民族国家的形成与社会转型 1897—1937

0
(0)

师范学校与中国的现代化
: 民族国家的形成与社会转型 1897—1937

作者:丛小平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品方:三辉图书

副标题:民族国家的形成与社会转型1897—1937

原作名:Teachers’SchoolsandtheMakingofModernChineseNation-State,1897-1937

出版年:2014-3

页数:336

定价:49.00

装帧:平装

ISBN:9787100103541

内容简介
······

师范学校不仅在教育现代化中发生作用,见证了中国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过程中的社会改良与革命,更在许多重要的历史时刻留下清晰的在场之证。

本书着眼于1897年第一所师范学校建立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四十年间中师范学校的历史,跨越教育史、政治史和社会史的界限,将师范学校的变迁作为社会变迁的一个侧面,讨论师范学校变迁、教育改革与社会现代化转型的复杂互动,为认识和评价中国现代化历程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本书所论,对20世纪的中国历史具有相当的解释能力,与当下社会也有着重要的相关性。

本书是对民国时期中国师范学校研究的重大贡献。它使我们能够理解,中国的乡村社会和持续已久的封建制度何以在民国时期瓦解与转型,以及是什么导致了1949年的变化。

——魏楚雄(George Wei),澳门大学历史系

所有中国教育史领域的学者都会在这本专著中发现有益的内容,对女性史和中国共产党的发展感兴趣的读者,也能就教育在构建新的民族国家时的重要性找到一些新证据和材料。

——海伦·施耐德(Helen M. Schneider),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历史系

在过去十年间涌现了很多对现代中国的教育和教育史的研究,丛小平的著作在其中尤为出色,它着重研究了二战前教师培育制度的社会作用。

——饶海蒂(Heidi Ross),美国印第安纳大学东亚研究中心

作者简介
······

丛小平 历史学博士,美国德州休斯顿大学历史系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20世纪中国社会、近现代思想史、近现代妇女史、近现代教育史。本书英文版2007年由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出版,并获中国留美历史学会2008年杰出学术贡献奖。

目录
······

中文版序言

英文版序言

绪论

第一章 历史的回顾:明清时代的学校、教师及19世纪后半叶的教育改革

1. 明清时期的学校体系与教师

2.19世纪后半叶教育改革和教师问题

3. 明清时期的女学与现代女子教育的转型

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的转型:师范院校的兴起, 1897-1911

1. 师范学堂与社会转型

2. 从母亲到女教师:女子师范学堂与国家建设,1907-1911

3. 从旧式文人士大夫到现代教育家:以两广优级师范学堂为例,1904-1910

第三章 在政治动乱中建设民族国家:民初的师范学校,1912 – 1921

1. 以教育统一为国家统一之基石

2. 以教育独立与教师职业化促成国家建设

3.职业女教师群的出现:1910年代的女子师范

第四章 寻求“现代性”和“普世性”:壬戌学制下的师范学校,1922–1930

1. 1922年教育改革中的师范学校

2. 1920年代教育和教师的问题

3. 女子高等教育的发展与女子中等师范的衰落

第五章 现代性与中国农村:乡村师范的兴起, 1922-1930

1. 艰难的现代乡村教育

2.乡村教育运动的兴起

3. 改造乡村社会的实验:晓庄乡村师范学校, 1927-1930

附录:程本海:乡村小学教师应有的本领

第六章 国家权力渗入地方社会:乡村建设中的师范学校, 1930-1937

1. 重建国家控制的统一师范学校体系

2. 国家权力的延伸:规范师范学校与教师

3. 乡村建设运动中的乡村师范:三个案例

4. 内陆地区教育发展的亮点:30年代的女子师范

第七章 通向乡村革命的桥梁:师范学校与30年代的社会政治变革, 1930-1937

1. 对现代教育与共产党乡村革命的重新思考

2. 三十年代地方师范学校与社会流动

3. 社会革命的温床:山东、河北的地方师范学校

4. 江西苏区时期的师范学校:1929-1934

结语

文献、书目缩写凡例

参考资料

"师范学校与中国的现代化"试读
······

本书是在英文版的基础上翻译修改而成,而英文版则是以作者的博士论文为基础写成。从2001年写成博士论文到2007年英文版由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出版,再到本书的中文版发行,中间经历了许多年头,但是作者对书中的观点坚信不疑,认为它对二十世纪的中国历史具有解释能力,并与当下中国社会仍然有着重要的相关性,因此相信有出中文版的价值。
本书名为《师范学校与中国的现…

  • 中文版序言

评论 ······

非常精彩,问题意识极佳。后接刘昶Modern China文章。丛小平此著将清末开始的教育现代转型过程纳入nation building和国家权力的向下渗透视角,历史叙述及分析俱佳。涵盖内容丰富:一个国家能力不足的政府如何利用教育试图控制、改造基层社会,向民众宣传构建统一的国族认同;地方精英利益如何在分裂政权影响政策,及其对城乡差距、社会流动的影响;新学制塑造了新的社会不满群体,本意加强国家控制的师…

主要是谈师范教育在民国旧秩序的瓦解和革命中潜在的作用。其实很多革命先驱都是师范毕业,或者有过师范经历的,想必这点人所共知,但它到底是深刻影响中国社会的,的确需要这本书一样的学理化分析。师范学校对乡村文化水平提高、女性地位改进尤其是农村来的年轻人知识水平和尊严感的提升,有很大作用,“农村—知识—革命”的关联性是作者看重的。

师范这个角度和线索非常好,但其实关于书名中的现代化、民族国家、社会转型三大标签论述得都远远不够。后半部分相对来说精彩一点,师范学校与中共发展之间的关系很有意思。

第一次读给三星,第二次带着问题读给四星。

点击星号评分!

平均分 0 / 5. 投票数: 0

还没有投票!请为他投一票。

推荐阅读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