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与社会理论(第2版)

0
(0)

历史学与社会理论(第2版)

作者:[英]彼得·伯克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原作名:HistoryandSocialTheory(2ndedition)

译者:李康

出版年:2019-11

页数:381

定价:52.00元

装帧:平装

丛书:思想剧场

ISBN:9787208160903

内容简介
······

社会理论对历史学家来说有什么用?历史学对社会理论家又有什么用?作为一位杰出的文化史学家,伯克在此书中对这两个乍看简单的问题作了清晰有力、影响深远的回答。这个经典文本的第2版作了修改和更新,伯克重新检讨了历史和社会科学这两个领域的关系以及它们在最近几十年间的初步交汇。

《历史学与社会理论》的第2版将会通过挑战对历史学和社会科学之角色的当下定位,继续激励学生和学者跨越学科边界。

作者简介
······

彼得•伯克,出生于1937年,英国当代著名历史学家。毕业于牛津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为剑桥大学文化史荣休教授、伊曼纽尔学院研究员。

已出版《意大利文艺复兴》(1972)、《欧洲近代早期的大众文化》(1978)、《历史学与社会理论》(1991)、《制造路易十四》(1992)、《知识社会史》(2000)、《图像证史》(2000)、《什么是文化史》(2004)和《近代早期欧洲的语言和共同体》(2004)、《文化杂交》(2009)等多部著作。

目录
······

前言 _ i

第二版序言 _ i

第一章 理论家与史学家 _ 1

一 聋子之间的对话 _ 4

二 史学与理论的分野 _ 7

三 对过去的摈弃 _ 17

四 社会史的兴起 _ 21

五 理论与史学的会聚 _ 26

第二章 模型与方法 _ 33

一 比较 _ 35

二 模型与类型 _ 43

三 计量方法 _ 55

四 社会显微镜 _62

第三章 核心概念 _71

一 角色与展演  _77

二 性与性别 _83

三 家庭与亲缘关系 _88

四 共同体/社区/社群与认同 _93

五 阶级与地位 _99

六 社会流动与社会区隔 _104

七 消费与交换 _108

八 文化资本与社会资本 _115

九 庇护人、受护人与腐败 _118

十 权力与政治文化 _124

十一 市民社会与公共领域 _128

十二 中心与边缘 _133

十三 霸权与反抗 _142

十四 社会抵抗与社会运动 _149

十五 心态、意识形态与话语 _154

十六 传播与接受 _164

十七 后殖民主义与文化混生性 _169

十八 口传性与文本性 _176

十九 神话与记忆  _182

第四章 核心问题 _187

一 理性与相对主义 _190

二 共识与冲突 _198

三 事实与虚构 _201

四 结构与行动者 _206

第五章 社会理论和社会变迁 _227

一 斯宾塞的模型 _230

二 马克思的模型 _244

三 第三条道 路? _249

第六章 后现代性与后现代主义 _275

一 去稳定化 _279

二 去中心化 _288

结论 _303

书目 _307

索引 _361

译后记 _380

评论 ······

综述读起来很爽,尤其是三四章勾连的脉络。还需进一步翻读。

炫学

社科理论汇编,再读已觉不新鲜。不同学科的交叉带来理论的互渗,视角方法也渐趋多元,坐而论道容易,转化到具体研究就难比登天了。也许该问的不是材料需要什么理论,而是借助泛化的理论概念进行思考造成了何种遮蔽。这个译本行文流畅清晰,加一星。

翻完。可改名为《拆尼斯历史壬跟风和偷功简明指南》,我们拆尼斯壬真是太费拉叻,啥理论也提不出来,偷倒是很在行,传统艺能就是吼。

点击星号评分!

平均分 0 / 5. 投票数: 0

还没有投票!请为他投一票。

推荐阅读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