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历史与文化

0
(0)

中世纪历史与文化

作者:[德]约翰内斯·弗里德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出品方:后浪

原作名:DasMittelalterGeschichteundKultur

译者:李文丹/谢娟

出版年:2020-9

页数:488

定价:99.80元

装帧:精装

丛书:汗青堂

ISBN:9787510891793

内容简介
······

中世纪并不黑暗,这片沃土孕育了现代欧洲

人物,细节有血有肉,纵论历史大势,高屋建瓴

◎ 编辑推荐

☆欧洲“中世纪”是什么样的时代?不同人有不同的理解。如果说中世纪看似黑暗愚昧,那如何能孕育出近代欧洲的理性、人文、商业和开辟新世界的闯劲?

☆德国学者约翰内斯·弗里德着眼于历史结构,将有血有肉的历史人物形象与时代大势结合起来。为我们呈现中世纪欧洲的政治和教会格局、宗教生活、艺术以及古典文化和理性精神的复兴历程。

◎ 内容简介

从法兰克人的崛起开始,弗里德用不同个人的经历来展开关键性的主题,这些人物包括教宗、国王、学者、传教士或商人。借此,弗里德叙述了公元500年到公元1500年这一千年的政治、社会、宗教、经济和科学发展。如查理大帝统治下的欧洲政治、文化和宗教革新;查理四世统治下的神圣罗马帝国,及布拉格宫廷的文化事业;还有英法百年战争和圣女贞德的故事。作者也考察了更宽广的政治和知识潮流,从教宗权、教会大分裂的冲击,到君主制的新理论、法学,再到学术和科学的兴起。

在中世纪,欧洲一直存在着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尝试,逐渐形成了精神文化的整体,打下了现代各国家的基础;君权与教权相分离,创造了市民的自由;人们探索着新的领域,从科学研究到发现遥远的国度。中世纪将欧洲引向了通往现代世界的道路。

◎ 名人推荐

这个所谓黑暗的时代从未如此光明和多彩。

——德国《时代周报》

该领域的专家写出的一部综合著作,一部读来非常愉悦的全方位的作品。

——《文学》杂志

弗里德的知识广度惊人,他对这个历史时期的热情令人钦佩……那些对中世纪抱有真正热情的人会因这部雄心勃勃的辩护之作激动不已。

——丹·琼斯,《星期日泰晤士报》

作者简介
······

◎著者简介

约翰内斯·弗里德(Johannes Fried)是德国历史学家,主要研究方向为中世纪史。弗里德曾就读于海德堡大学并获得博士学位,后于科隆大学、法兰克福大学任教。

◎译者简介

李文丹,北京大学德语文学学士、历史学硕士,柏林自由大学博士,现为德国乌普塔尔大学中世纪史专业、保罗·玛利亚·鲍姆加腾教宗史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讲师。

谢娟,北京大学硕士,柏林自由大学博士,现任教于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系,研究重点为中古德语长篇叙事诗。

目录
······

前 言

第一章 波埃修斯与欧洲的崛起

第二章 大格里高利和法兰克人的新兴权力

第三章 查理曼与第一次“罗马帝国的复兴”

第四章 王国的巩固与罗马帝国的第二次复兴

第五章 末世危险地临近了

第六章 “真正的皇帝是教宗”

第七章 教宗分立的漫长世纪

第八章 天主的代理人

第九章 法理高奏凯歌

第十章 理性之光

第十一章 君主制

第十二章 对最后的审判与重生的期待

结语:黑暗的中世纪?

注 释

参考文献

缩略语

出版后记

评论 ······

普鲁士国王的评判、哲学家康德的判定和诗人席勒的诽谤,这三个证据足以表达许多人对中世纪的看法。启蒙时期,人们一致认为,中世纪是倒退、愚昧、不思进取的时代。地球上没有第二个高等文明像欧洲人这样歧视、指责自己的过去,甚至想要忽视它,抹除它,这种现象真是独一无二。(钓雪按:现在可不是了。)这一时代并不包含拜占庭文明和阿拉伯-穆斯林文化,但时人的目光却受二者影响得到极大的拓宽。事实上,正是因为外交方面的接触…

公允中肯。梳理清晰,着力破除“黑暗的中世纪”的谬见。中世纪有灿烂的文化,博雅的大学教育,人文主义价值观念和学说,由隐微渐显明的理性之光,它是孕育近代启蒙运动的母胎。抱着老观念,迷惑的读友,读此书,譬如服解毒丸。历史是延续的,文艺复兴的光荣承续于中世纪。这就像是我们的五四,为了追求进步,要与传统决裂,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抛掷了中世纪,把它暗黑化,这是文化弑父的要求。

我只读完了最前面几个章节,并且还会继续读下去。这本书对于破除“黑暗中世纪”的历史偏见能够起到很大的作用,成系统的梳理“中世纪——现代欧洲社会”之间的关系是很重要的。虽然对于康德的批判浮于表面,但本书不是哲学史故而也应当予以宽容。

视野广阔,高度概括,知识点极其密集,但政治史部分像流水账。本书更偏向中世纪知识文化的发展,介绍知识观念的变化如何引发社会革新。古典文化的保留、消亡和再发现的历程,一开始就与教会教育结合在一起,从内部埋下动摇信仰的根基,点燃信仰和科学的冲突。世俗统治和基督教会相互渗透,从阿拉伯、拜占庭引介回来的古典著作,引起象征思维向辩证思维的转变,法学教育改变人们对社会政治关系的理解,不断激荡千年教权和王权纠纷,…

点击星号评分!

平均分 0 / 5. 投票数: 0

还没有投票!请为他投一票。

推荐阅读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