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的历史世界 : 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

0
(0)

朱熹的历史世界
: 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

作者:余英时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副标题: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

出版年:2011-7

页数:922

定价:78.00元

装帧:精装

丛书:余英时作品系列(精装)

ISBN:9787108037008

内容简介
······

本书是关于宋代文化史与政治史的综合研究,尤其注重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宋代士阶层不但是文化主体,而且也是一定程度的政治主体,过去的史学界对此也已或隐或显地有所察识。怎样将这一论断建立在可以客观检证的历史事实之上,才是专业史学的本格任务。所以宋代士大夫的思维结构与行动模式在这部研究中占据了轴心的位置,本书副题主要即取义于此。

作者简介
······

余英时,安徽潜山人,1930年生于天津。1950年至1955年就读于香港新亚书院及新亚研究所,师从钱穆先生。1956年至1961年就读于哈佛大学,师从杨联陞先生,获博士学位。曾任密西根大学、哈佛大学、耶律大学教授、香港新亚书院院长兼中文大学副校长。现任普林斯顿大学讲座教授,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著有《汉代中外经济交通》、《历史与思想》、《史学与传统》、《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文化评论与中国情怀》、《中国文化与现代变迁》、《历史人物与文化危机》、《士与中国文化》、《方以智晚节考》、《论戴震与章学诚》、《红楼梦的两个世界》、《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胡适》、《陈寅恪晚年诗文释证-兼论他的学术精神与晚年心境》、《犹记风吹水上鳞-钱穆与现代中国学术》、《现代儒学论》等。

目录
······

自序一

自序二

上篇 通论

绪说

一、“政治文化”释义

二、道学、道统与“政治文化”

三、古文运动、新学与道学的形成

四、道学家“辟佛”与宋代佛教的新动向

五、理学与“政治文化”

第一章 回向“三代”——宋代政治文化的开端

第二章 宋代“士”的政治地位

第三章 “同治天下”——政治主体意识的显现

第四章 君权与相权之间——理想与权力的互动

第五章 “国是”考

上、北宋篇

下、南宋篇

第六章 秩序重建——宋初儒学的特征及其传衍

第七章 党争与士大夫的分化

一、引言

二、“国是”法度化下党争的新形态

三、朱熹时代的党争

四、王淮执政与党争的关系

五、余论

下篇 专论

绪说

第八章 理学家与政治取向

一、“内圣”与“外王”之间的紧张

二、从“内圣”转出“外王”

三、“得君行道”——朱熹与陆九渊

四、“得君行道”——张丰式与吕祖谦

五、余义

第九章 权力世界中的理学家

一、前言

……

评论 ······

致广大而尽精微。为了反驳以往哲学史家强调的宋明理学以心性义理为主(这与近代中国哲学为与西哲相抗的发展背景有关),故南宋时已开始转为内向。此书着重刻画了理学家在现实世界的政治行动,强调了宋儒“内圣”的根本目的还是在于“外王”(一举反驳了南宋内向说和精英地方化论),揭示出“王安石——朱熹”的政治文化脉络(这一点沟口雄三早有讨论)。上篇的讨论,如“士”的政治意识、“国是”、“党争”等基本都是为下篇的政治…

绪说中把古文运动和道学形成放在一个框架中考察,很受启发。下编偏向史实的重建,考证不如思想史在行,写的象小说。说来说去归根结底还是权力斗争。

太长了……豆瓣告诉我这是我在读的998天。之前剩了最后一章,基本已经忘了前情,考证好无聊,孝宗光宗已经搞不清了。
把理学放到其产生的语境中其实相当动人,充满道德力量。

比起早年具有发见和创设体系的论著,余先生的这本书更像是一本花样繁多,技巧复杂,材料裁剪的表演性著作,既不为打破什么,也不为创造什么,只是为了树立一个模型范式,这种大宗师的自许。

点击星号评分!

平均分 0 / 5. 投票数: 0

还没有投票!请为他投一票。

推荐阅读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