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德国人的故事 : 哈夫纳回忆录,1914—1933

0
(0)

一个德国人的故事
: 哈夫纳回忆录,1914—1933

作者:[德]塞巴斯蒂安•哈夫纳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副标题:哈夫纳回忆录,1914—1933

原作名:GeschichteeinesDeutschen:DieErinnerungen1914—1933

译者:周全

出版年:2017-9

页数:380

定价:55

装帧:精装

丛书: 哈夫纳作品

ISBN:9787544769433

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是德国著名政论家与历史专论作家塞巴斯蒂安•哈夫纳青年时代的回忆录。全书始于1914年夏天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结束于1933年底,即哈夫纳在“候补文官营区”通过“世界观教育”之际,而那一年正是第三帝国元年。在本书中,哈夫纳着力展现了两个实力悬殊对手之间的决斗:一方是强而有力且肆无忌惮的国家,另一方则是一个既渺小又名不见经传的平民青年。作为一个成长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普通德国青年,作者生动描述了那一代青少年的成长过程、心理状态以及他们所亲历的国家和社会的变迁。

这部大师之作……娓娓道出希特勒帝国难解的重重谜团,几乎令现代探讨同一主题的长篇大论均瞠乎其后。

——美国《评论月刊》

哈夫纳通过卓越的观察力与想象力,以生动逼真和令人信服的方式,呈现出德国普通平民的心理状态……其深刻的见解说明了希特勒如何得以大权在握。

——英国《泰晤士报文学副刊》

这本青年时代的回忆录,以难得一见的方式,精确而深刻地描绘出纳粹主义崛起的时代氛围。

——德国中部广播电视台

作者简介
 · · · · · ·

塞巴斯蒂安•哈夫纳(Sebastian Haffner),1907年生于柏林,逝于1999年,被公认为20世纪德国历史最重要的时代见证者之一。1938年移居英国担任记者,1954年以英国《观察家报》海外特派员的身份重返德国后,自1961年起先后为德国《世界报》《明星周刊》撰写政论专栏。哈夫纳著有一系列以历史为主题的畅销书,其中包括《解读希特勒》《从俾斯麦到希特勒》《不含传说的普鲁士》《一个德国人的故事:哈夫纳回忆录,1914—1933》等。

目录
 · · · · · ·

译序 良知即为其心中之尺度

第一部 序幕

01 哑谜

02 历史事件的不同强度

03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04 一场国家大戏

05 “十一月革命”与德皇退位

06 革命的破坏者与“义勇军”

07 内战的“战火洗礼”

08 卡普政变

09 拉特瑙部长遇刺身亡

10 群魔乱舞的1923年

11 平淡的施特雷泽曼时代

12 “体育病”

13 施特雷泽曼之猝逝——末日的开端

14 严峻的布吕宁时代

15 准备就绪

第二部 革命

16 我的父亲——普鲁士清教徒

17 假革命(1933年2月)

18 柏林的嘉年华舞会

19 国会大厦纵火案

20 “第三帝国”的诞生(1933年3月)

21 生活正常如昔

22 真革命

23 柏林高等法院的沉沦(1933年3月31日)

24 查莉——两段奇特的插曲

25 抵制犹太人的行动与弗朗克•兰道之流亡

第三部 告别

26 什么是真正的历史事件?

27 与狼共嗥(1933年4月)

28 旧世界的解体

29 三种“置身事外”的诱惑

30 一群朋友的分崩离析与“科佩尼克大屠杀”

31 自己祖国之内的流亡者

32 异族统治是否胜过纳粹统治?

33 不真实的夏天

34 泰蒂重返柏林

35 你怕我,我怕你——“第三帝国”的精髓

36 抵达于特博格候补文官营区

37 于特博格的“世界观教育”

38 “我”而今安在?

39 被“同志化”的德国人

40 两个狂欢晚会

后 记

增订版说明

大事年表

“一个德国人的故事”试读
 · · · · · ·

31 自己祖国之内的流亡者
不问世事的做法,到头来只是徒劳无功而已。不论退隐至何处,都躲不开自己原本避之惟恐不及的东西。我终于明白,政治事件与私人生活之间的分野,已被纳粹革命连根铲除。此后即无法再将那场革命视为单纯的“政治事件”。它不但发生于政治领域之内,也出现于每个人私底下的生活当中。其作用能力就像毒气,可穿透任何墙壁。而若想彻底摆脱这种毒气,唯一的解决办..

  • 文摘
(查看全部试读)

评论 ······

个人经历和思考反省组成的一个作品,了解完大环境下的历史事件后再看小人物的故事有种别样的感觉,时代的洪流都是反映在普通人身上的,如若更想了解第三帝国对德国人的影响,应该更多的关注那个时候各个阶层的普通人民…

只要你自己不倒下,就没人能让你倒下!

前几天忙着写小说,忘了评~代入感极强烈的一本回忆录,时不时因泪目而不得不暂停阅读。无论是历史(对作者来说是时局)的剖析,还是个人的情感。祖国局外人的感受太过相似,要是见到活着的哈夫纳,一定会有想同他彻夜长谈的冲动。想写书评,又怕自己的垃圾文笔玷污了哈夫纳的伟大。

好读而亲切。和绝望者日记的发泄相比,这本是对私人经历及心态变化的谨慎回顾与反省,放入20年的背景就是一个观察切面。考虑到作者的中产背景,代表性自然有限,但提供了国境内的outsider视角(最终被强制入局)和国民性剖析。我们都能从中找出熟悉的元素。同志情谊的舒坦让个人无需奋斗和思考,所以对集体上头;失去审美、追求个人幸福的能力低下、被职业套牢,就会愈发依赖于庞大的机器,担心其离轨进入未知,因此不敢…

点击星号评分!

平均分 0 / 5. 投票数: 0

还没有投票!请为他投一票。

推荐阅读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