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宪帝制外交

0
(0)

洪宪帝制外交

作者:唐启华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年:2017-8

页数:370

定价:CNY59.00

装帧:平装

ISBN:9787520110457

内容简介
 · · · · · ·

《洪宪帝制外交》一书以洪宪帝制运动期间袁世凯政府的外交为主题,使用中、英、日三方史料,主要讨论帝制运动期间中、英、日三国外交,兼及美、法、俄国以及德国。作者认为,洪宪帝制与全球及东亚外交密切相关。在洪宪帝制外交中,袁世凯虽有娴熟的外交技巧,但因外部局势的因素,最终帝制运动不被各国承认。帝制外交交涉中贯穿着英日对东亚主导权的争夺,但英国因欧战不利而对日妥协,最终日本取得领导地位,对中国日趋强硬。洪宪帝制外交最终导致中日关系恶化,既中日“二十一条”交涉之后,中国反日民族主义进一步发展。

作者简介
 · · · · · ·

唐启华,1955年生于台湾基隆,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国际关系史博士,台湾东海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兼系主任,主要从事民国外交史的研究,著有《被“废除不平等条约”遮蔽的北洋修约史(1912~1928)》《北京政府与国际联盟(1912~1928)》《巴黎和会与中国外交》等。

目录
 · · · · · ·

目录

·

前言 / 1

·

【第一章】英国购买中国军火交涉 / 1

第一节欧战爆发后的东亚局势 / 2

第二节巴克斯军火案 / 5

第三节巴克斯案的后续发展 / 24

第四节梁士诒军火案 / 32

·

【第二章】帝制推动时期的外交(1915年7月~10月中旬) / 43

第一节顾维钧出使与帝制外交 / 44

第二节日本对帝制的态度 / 54

第三节英国对帝制的态度 / 66

第四节帝制正式推动与各国反应 / 74

·

【第三章】列强第一次劝告(1915年10月14日~11月11日) / 82

第一节东京决定干涉 / 82

第二节三国劝告 / 102

第三节北京的答复 / 109

第四节中日延缓帝制交涉 / 121

·

【第四章】1915年11月中国参战交涉 / 134

第一节中国参战问题 / 136

第二节英国与法、俄、日政府的咨商 / 148

第三节日本反击 / 161

第四节英日妥协 / 171

·

【第五章】列强第二次劝告到云南起事(1915年11月18日~12月24日) / 191

第一节再提劝告之交涉 / 191

第二节接受推戴与对日妥协 / 204

第三节列强第二次劝告 / 212

第四节中日较劲与云南起事 / 220

·

【第六章】护国军起事到延缓登基(1915年12月25日~

1916年1月21日) / 236

第一节护国军对帝制外交之谴责 / 237

第二节登基与承认交涉 / 247

第三节周自齐特使赴日交涉 / 256

第四节日本反袁与暂缓登基 / 276

·

【第七章】暂缓登基到袁世凯去世(1916年1月21日~6月6日) / 291

第一节缓正大位与日本实力干涉 / 291

第二节撤销帝制 / 309

第三节对内收拾与对日妥协 / 315

第四节日本扼杀袁世凯 / 328

·

结论 / 345

·

征引书目 / 357

索引 / 364

评论 ······

应该叫洪宪中日外交流水账。
南开俞辛焞等20年前对袁-孙-日关系的就做了再研究和再评价,本书未吸收成果;各种资料罗列,对中日政府和社会内部的外交决策及其变化涉及甚少,各种动因和后果分析肤浅;对日方资料和著述引用不多。考虑到作者并无感谢和研究方法说明,略怀疑作者的日语能力

袁世凯没有接受二十一条,甚至民四条也让日本没占到多少便宜,这才让日本怀恨在心,后来一意倒袁,支持中国的各种反袁势力,难怪蔡锷后来客死日本。

袁世凯彻底失败的直接原因,实际上也是来自日本的打击。袁世凯一系列自以为高明的外交,彻底得罪了日本,让日本对他是必欲除之而后快。日本政府在中国援助了大量反对袁世凯的力量,破坏中国的稳定局面,同时在外交层面施加压力,导致原本倾向承认帝制的列强各国态度转为犹疑观望。在迫使袁世凯取消帝制后,日本乘胜追击,最终在政治和肉体上都逼死了袁世凯,大获全胜。唐启华教授在一次访谈中曾经指出:“事实上护国军在国内的反对…

台湾学者唐启华先生的这本力著,改变以往同主题论著主要注重国内史料档案的特点,采取中、日、英三国档案比较互证的方法,探讨外交问题对于袁世凯称帝成败经过的重大影响。在论述过程中,注重摆脱传统革命史观和民族主义视角的影响,让史料本身说话,尽可能做到客观真实,尽管文笔略逊,仍然值得推荐。

点击星号评分!

平均分 0 / 5. 投票数: 0

还没有投票!请为他投一票。

推荐阅读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