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沿海的贸易与外交 : 通商口岸的开埠 : 1842— 1854

0
(0)

中国沿海的贸易与外交
: 通商口岸的开埠 : 1842— 1854

作者:[美]费正清

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

副标题:通商口岸的开埠:1842—1854

原作名:TradeandDiplomacyontheChinaCoast:TheOpeningoftheTreatyPorts,1842-1854

译者:牛贯杰

出版年:2021-1

页数:373

定价:118.00元

装帧:平装

ISBN:9787203113201

内容简介
 · · · · · ·

《中国沿海的贸易与外交:通商口岸的开埠(1842—1854)上》首先考察了传统中国的外交模式“朝贡体系”及其在广州的应用。接下来讨论了鸦片战争以及*批不平等条约的适用过程。1845年至1851年间,新的条约体系遭遇挫折,清朝方面竭力限制条约中承认的特权,而外国人也在尽力为他们获得额外的好处。1850年至1854年间,上海的状况极为混乱。随着外国海关税务司的*终确立,条约体系开始复苏。《中国沿海的贸易与外交:通商口岸的开埠(1842—1854)上》并未沿用当时流行的帝国主义观点,指出1842年至1860年间的新条约体系意味着清朝开始接受与外国人“共享治权”的观念,通过这样的方式,通商口岸和外国海关税务司成为中西“共治”的合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费正清(John King Fairbank),美国著名历史学家、中国问题专家、哈佛大学教授。曾任美国亚洲研究协会主席、美国历史协会主席,是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的创始人。著有《中国沿海的贸易与外交》《伟大的中国革命》《中国:传统与变迁》《美国与中国》等著作。

译者:牛贯杰,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译有《中国历史的结构》《中国皇权的多维性》等,主编《清史译丛》“罗威廉专辑”,《新史学》“前近代清朝与奥斯曼帝国的比较研究”等译作。

评论 ······

真是一种极大的反差,中国人把当年费正清老爷写的博士论文翻译的出来,而现在在美国,根本就没人看他了。

如果同时从双方的视角出发,则对于中英两国来说,通商口岸开埠早期皆可谓一个“不甚美好的开始”——前者在沿袭传统朝贡秩序对外模式以处理中英交涉的行动中遭遇严重的失败,后者虽然取得了军事上的胜利,却在创设“沿海新秩序”的过程中屡屡面对阻碍、挫折和妥协。费正清70年前着力开展的这项研究,意在回应当时人们对于中西关系的困惑,但如今依然有继续阅读的价值——无论作为史学史或1950年代美国社会思潮研究的史料、作…

谁说“下册只是一些参考文献和词汇翻译表之类的”???不管是从页码上还是从结构上,这本中文就是只翻译了一半啊。下册还有整整两章和结论啊。实在不懂翻译只翻一半到底算几个意思啊???

费正清的博士论文。看有评论惊讶只翻译了上册。那是因为下册是一些参考文献和词汇翻译表之类的。不过,既然译者都写了“简要说明”了,为何不在里面说明一下。

点击星号评分!

平均分 0 / 5. 投票数: 0

还没有投票!请为他投一票。

推荐阅读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