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拓 : 毛時代的中國文人

0
(0)

鄧拓
: 毛時代的中國文人

作者:齊慕實

出版社:牛津大學出版社

副标题:毛時代的中國文人

原作名:PropagandaandCultureinMao’sChina:DengTuoandtheIntelligentsia

译者:郭莉/黄新

出版年:2016-10

页数:438

定价:HKD118

装帧:平装

ISBN:9780199429189

内容简介
 · · · · · ·

「文化大革命」以批判吳晗的劇本《海瑞罷官》為序曲,隨即口誅筆伐「三家村」,鄧拓是「三家

村」之首,首當其衝,頓時成了全國第一號批鬥目標。1966年5月17日深夜,鄧拓在家中自殺身亡。本書作者說這是「寧為玉碎,不作瓦全」。

本書譯自作者齊慕實在牛津出版的英文專著 Propaganda and Culture in Mao’s China: Deng Tuo

and the Intelligentsia。作者自謙說現在出中譯本的價值也許只在於它的方法和材料。齊慕實師從孔飛力(Philip Kuhn),在此他試圖把孔在清史研究中使用的嚴格的文本分析和社會學方法,運用到現代中國研究中來,通過對鄧拓這樣一位悲劇性現代文人──忠誠的毛追隨者和作為政治宣傳筆桿子的高級幹部──的研究,能與中文讀者展開專業性的對話。

作者简介
 · · · · · ·

齊慕實(Timothy Cheek)師從孔飛力教授,1986年獲得哈佛大學歷史學博士,先後在美國多間大學

任教,2002年起擔任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亞洲研究所講座教授、UBC亞洲研究所代理所長、跨學科研究中心副主任、《太平洋事務》雜誌主編等。主要從事中國現代史、中國知識分子和中共歷史研究。

本書是作者成名之作,另出版有 The Intellectual in Modern Chinese History (2015), Living with Reform: China Since 1989 (2006), Mao Zedong and China’s Revolutions (2002) 等。

目录
 · · · · · ·

譯者前言 / vii

自序 / 1

第一章 地方文人投身國家革命 / 5

第二章 革命宣傳家:在晉察冀邊區的生活 ( 1937-1945 ) / 51

第三章 高幹生活 ( 1946-1956 ) / 121

第四章 毛主義走向危機:政治服務的代價 ( 1956-1960 ) / 173

第五章 理論工作者和文化傳承者:大躍進以後的北京 ( 1960-1964 ) / 235

第六章 隕滅及身後:從大反派到大英雄 / 317

第七章 結論:玉碎 / 353

附錄一 《燕山夜話》和《三家村札記》的日期 / 371

附錄二 從西方視角看鄧拓:現代中國的高幹知識分子問題 / 379

參考書目 / 399

评论 ······

现在发现邓拓这个模型太恰当了。一切的冲突都能在他身上看到,专业与非专业、主义与自由、行政与理想、对毛的若即若离。但是,如果不把这种矛盾放在一个宏大的革命历程中是无法自恰的。

在不斷邁向激進的二十世紀,鄧拓在三四十年代是激進派,在六十年代卻是保守派,跟不上革命小將的節奏,跟康有為和章太炎有相似之處。不同的是,康章的狗頭不會被砸爛。P.S 作者似乎高估了文化守成主義對鄧拓的影響,畢竟他運用的不少史料是在八十年代寫下,鄧拓作為士大夫的形象更為人強調。

很喜欢齐慕实、周锡瑞这种愿意和中国学者打交道,真心实意觉得在做一种学问,有同一种衡量标准的海外学者。很扎实。这本书原版中的理论框架在中文版完全被拿掉了,名字也更换成了更为平实的“人物传”。但以邓拓为核心,恰恰是要意在折射maoism内部的矛盾,齐用Bureaucrat和Faith两种进行了区分,其要旨是在强调所谓“毛主义正统内部更深层的动态及矛盾”。这是很有解释力的,对于JQ政权而言也有理论的普遍…

毛延安时期创立了信仰型和行政型两种类型毛主义,邓游走于传统士大夫与作为方法的意识形态之间,大跃进的发生导致党内民主尽失,分裂走向公开,由于缺乏制度保障和组织,受到打击后毫无退路,注定了玉碎结局。意识形态的碎片难以整合,志业已变成职业,通才型和专业型高级知识分子如何定位,依然难以说清,看看邓在新闻界的后辈(王、刘、胡)的遭遇,不甘于作螺丝钉的道路如此艰难……

点击星号评分!

平均分 0 / 5. 投票数: 0

还没有投票!请为他投一票。

推荐阅读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