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妹们与陌生人 : 上海棉纱厂女工1919-1949

0
(0)

姐妹们与陌生人
: 上海棉纱厂女工1919-1949

作者:[美]艾米莉·洪尼格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副标题:上海棉纱厂女工1919-1949

原作名:SistersandStrangers:WomenintheShanghaiCottoonMills,1919-1949

译者:韩慈

出版年:2011-11

页数:255

定价:26.00元

装帧:平装

丛书: 海外中国研究丛书

ISBN:9787214075406

内容简介
 · · · · · ·

艾米莉·洪尼格所著的《姐妹们与陌生人》以1919—1949年上海纱厂(华商纱厂和外商纱厂)女工为研究对象,把女工放到上海经济社会生活的大背景下,探讨纱厂女工的生活状况、工作情形及30年间女工参与劳工运动的发展和转变情况。《姐妹们与陌生人》是妇女史、劳工史、社会史、口述史的综合研究成果,是20世纪80年代美国学术界关于中国劳工史研究的代表性著作。

作者简介
 · · · · · ·

艾米莉·洪尼格(Emily Honig)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历史系教授。主要研究近代中国史中的性别,比较劳工史,第三世界国家的民族主义、社会性别和性权利以及口述史。曾获1986—1987年度美国国家人文基金会奖(NEH Fellowship)。

目录
 · · · · · ·

译者的话

致谢

引言

第一章 上海纺织史

“宇宙和筷子的奇异世纪”

工业化

工业化和政治

日本人在上海

抗日战争

走向解放

第二章 在工厂里

参观工厂

工人的性别分布

第三章 工人的来源

地域来源

上海的傲慢与偏见

第四章 建立关系

雇佣权

养成工:创造一个新的阶层

第五章 包身工

“摘桑叶”

传统:外国的传统和中国的传统

青帮和包身制

第六章 工作日

一天的开始

上工

在工厂

回家

夜工:工作夜

工作周

休息日

假期

第七章 工作生活

孝顺的女儿

棉纱厂工人的晋升

结婚做母亲工作

战争中的女工

女工与和平

第八章 变化的视角

五卅女英雄:重新评价

烧香拜姐妹会

基督教女青年会和女工

中国共产党和女工

罢工

结论

引用文献

评论 ······

补上海纺织女工史,材料翔实~ 主要观点:工业发展、教育背景、养成工、工厂国有化等都不是女工产生阶级和革命意识的主要原因:她们的政治经验来自抵制日本人(而非资本家),政治教育来自基督教女青年会(而非中共)。工人阶级意识,与地方主义(包括苏北移民歧视)和传统的等级忠诚模式(青帮)是交融而非对立的。作者另有《苏北人在上海》

这本书以对上海女工日常生活经验的还原为主,对棉纱厂的生产流程、女工的雇佣形式、女工工作内外的生活娱乐和不同人生阶段所面临的转折进行了白描式的论述,而全书的主要结论体现在第八章。前面几章是对第八章结论的铺垫,通过纠正对女工生活单一、刻板的印象,来说明女工内部的不同质和女工姐妹会存在的必要性与合理性,强调女工在日常中所扮演的主动角色,而非任人宰割的羔羊。作者认为20年代的罢工妇女多是传统忠诚的反映与被…

工业发展同工人阶级的形成,工人阶级意识,以及革命活动不能简单的等同起来//方言不同、工作不同、居住地不同使得女工相互分离甚至敌视//首次政治经验获得来自抵制日本人而非中共教育//基督教女青年会第一个提供政治教育//党组织只能参加演变已有的组织——姐妹会、基督教女青年会

3.5 本书重新审视了五四史观,也力图改写传统的中国工运史研究。由于地缘差异、工种差别、传统观念、入工原因等方面的不同,工人阶级内部的团结和女工的工人阶级意识都并未形成,也就是说中共及其阶级意识在20-30s其实是女工身边的“陌生人”。出现的基督教女青年会这样女性自发的“姐妹团体”,才是当时女工的政治性团体,参与者通过相同的宗教习俗和团结一心的生活方式来保护自己。40s中共一改往日的工运方式,自身…

点击星号评分!

平均分 0 / 5. 投票数: 0

还没有投票!请为他投一票。

推荐阅读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