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店(一) : 中国一个村庄的革命

0
(0)

十里店(一)
: 中国一个村庄的革命

作者:伊莎白·柯鲁克/大卫·柯鲁克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副标题:中国一个村庄的革命

译者:龚厚军

出版年:2007-7

页数:229页

定价:20.00元

ISBN:9787208069275

内容简介
 · · · · · ·

这是一部不同于经济史和政治史的社会史,讲述的是普通民众的事,并且是由亲身经历过这些事件的人讲述的。《十里店(一)——中国一个村庄的革命》追述了20世纪30年代十里店的村民们如何抵抗日本侵略者,保卫自己的村庄,协助八路军展开斗争;并讲述了后来他们又如何着手推翻旧的地主-雇农制度,使土地回到耕者手中。将问题讲得最中肯的是那些有阶级觉悟,敢于同侵略者作斗争,带头推翻旧的地主-雇农制度的贫农和雇农们。这一部分贫农和雇农分得了土地,掌了权,后来被称为“新中农”。他们的成就是了不起的。但还有一个基本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有相当一批人,因生性胆小或无助,未敢投入到这场斗争中,所以没有得到足够的土地,仍然很贫困。

作者简介
 · · · · · ·

大卫·柯鲁克,1935年加入英国共产党。曾参加西班牙内战中的国际纵队英国旅作战。1940年在中国成都与生于成都的加拿大传教士之女、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心理学硕士伊莎白相识相爱。随后二人在伦敦结婚,伊莎白加入英国共产党。1947年,柯鲁克夫妇由英国共产党介绍回到中国,对中共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进行调查研究。夫妻俩在河北武安县十里店村深入生活,采访搜集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后来写成了极有社会学价值的《十里店——中国一个村庄的革命》与《十里店——中国一个村庄的群众运动》,被英国许多社会学教师指定为学生必读书。1948年,应中共方面邀请,柯鲁克夫妇留在中国帮助培养外语人才,成为参加创办北京外国语学院的最早的外籍教师。

评论 ······

其实作为社会调查,这本书并不怎么合格,线索凌乱,人名混杂,对读者很不友好。但是作为史料,它却有很高的价值。或许这就是它能出现在各种论文脚注中的原因。

喜欢这种以小见大、具体案例考察的社会学研究。真正的历史总是盘根错节的,永远比历史教科书要来得复杂。像十里河这样的作品,将历史复杂的一面曝露出来、细节呈现,真得很有意思。回到这本书的主题——土地改革。关于土地改革的作用或地位,书的“尾声”中总结的好:没有内战的军事胜利,就不可能有社会主义的农业,也不可能有社会主义的工业。这个军事胜利的巨大原动力则源于土地改革。PS 发现这对外国夫妻作家很爱使用中文歇…

有趣的是,这本书跟《翻身》在背景年代、历史的讲述和阐释框架上有着惊人的相似,都是关于内战时期的解放区土改,都是站在党的立场,还都是出自外国人之手。但相比之下,《翻身》的文学性终究是要强得多,也更加流畅和有趣,这本书读起来就不那么好玩了。

到现在我完全忘了里面的人人之间关系
好奇老外怎么记得住的

点击星号评分!

平均分 0 / 5. 投票数: 0

还没有投票!请为他投一票。

推荐阅读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