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心吾力:政治视阈中宋美龄的思想历程

0
(0)

吾心吾力:政治视阈中宋美龄的思想历程

作者:张立杰著张宪文主编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出版年:2017-12

页数:460

定价:68

丛书:宋美龄与近代中国

ISBN:9787506095006

内容简介
······

宋美龄做为“中国现代史上重要的女政治家”的地位受到肯定,她擅长于演讲和鼓动,并在“新生活运动”、中国空军组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1943年访美争取外援活动、坚持“一个中国”立场等事件中有着突出的表现,她的政治生涯一直在为她所归属的政治系统的某些政治目的而奔走游说,充分体现了她作为政治活动家的素养。虽然宋美龄不是政治领袖或政治理论家,但是在其一生的政治活动中,的确不乏真知灼见,虽然明显不能形成系统或体系,不能担当创立某种政治思想或政治演说的大任,但是对于研究民国时期政治思想,仍然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本书避免了对宋美龄思想地位拔高脱离实际的弊端,重在从政治视角来研究其一生从事政治活动的思想变化的历程。二姐宋庆龄眼中单纯的小妹如何一步步成为中国近代史上重要的女政治家?教会学校、留美、蒋宋联姻、妇女工作、创办学校给了宋美龄怎样的政治资本?……

作者简介
······

张立杰,1973年生,黑龙江人,法学硕士、历史学博士,2005年毕业于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现任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天津行政学院中共党史党建教研部副教授,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史和中共党史党建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出版专著《南京国民政府的盐政改革研究》。

目录
······

第一章 影响宋美龄政治社会化过程的因素

第一节 学前期接受的思想培育

第二节 学校期获得的思想塑造

一、学校教育的影响

二、社会教育的影响

第三节 调适期进行的思想抉择

一、工作中体现出来的思想特点

二、择偶中反映出来的思想意向

第四节 宋美龄政治资质分析

第二章 早期政治观念的初步形成与展现

(1927年—1937年)

第一节 蒋宋联姻中的政治意义

第二节 政治信念的初步养成

(1927年12月—1931年6月)

一、婚后的磨合

二、国内外形势的催化

三、实际工作的磨炼

第三节 政治信念的低迷

(1931年6月—1933年10月)

一、精神遭受的打击

二、疾病带来的困扰

三、走出低迷的导引

第四节 政治信念的复苏和增强

(1933年10月—1937年7月)

一、政治活力的恢复

二、政治观念的形成

三、政治观念的展现

第三章 抗日战争中政治思想的飞跃

(1937年—1945年)

第一节 抗战初期的宣传与襄助

(1937年7月—1938年年底)

一、对外争取援华抗日

二、对内动员团结抗日

第二节 战略相持阶段的思想升华

(1938年年底—1941年年底)

一、“妇女界的领导人”

二、坚信“中国永生”

第三节 抗战后期对国际问题的思考

(1942年年初—1945年)

一、对中国国际地位问题的进一步思考

二、赴美宣传和战后国际新秩序思想

三、与蒋介石之间的意见分歧

四、理想化的世界和平观念

第四章 抗日战争后政治思想的固化及对台湾前途的忧虑

(1946年—2003年)

第一节 对内战和美援的态度

(1946年—1950年)

第二节 顽固的反共意志和抵制“两个中国”谬说

(1950年—1975年)

一、顽固的反共意志

二、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第三节 对“自由世界”的忧虑

(1975年—1987年)

第四节 老干新枝的期待与静默

(1988年—2003年)

第五章 宗教信仰对其政治心路的影响

第一节 来源于家族的宗教信仰及早年印象

第二节 对宗教信仰认识的转变

第三节 对上帝的虔诚信仰

第四节 宗教信仰是其政治心路的重要导引

评论 ······

迄今为止读到的关于宋美龄最好的传记

宋美龄从小随父亲声援拒俄运动、抵制美货。家训:不计毁誉,务必占先。|宋美龄去过美国每一个州,在进步主义运动中|她这样的家庭,也无法同意她去报社工作|1932年9月,蒋介石叹道,夫人心已死,宋美龄忆当时,“天下事真没有一个止境的吗?”|宋美龄把历史积弊归结为“人民受了清政府三百年的压迫”(《中国的新生活》)。|中华民族,从伦敦圣保罗大教堂的“我将再起”拉丁字说起。|《告女界青年》“牺牲自我”,“如果…

不能说多么突出卓越,倒是一个坚定的基督徒。有信仰。

扎实,可以当传记来读。

点击星号评分!

平均分 0 / 5. 投票数: 0

还没有投票!请为他投一票。

推荐阅读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