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遗产保护学

0
(0)

建筑遗产保护学

作者:朱光亚/李新建/胡 石/白 颖/姚 迪/淳 庆/杨丽霞/李永辉/吴美萍/周 琦/徐进亮/杨 慧/高 琛/穆保岗/杨天驰/万婷婷/易 佳

出版社:东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19-10

页数:632

定价:300

装帧:简精装

ISBN:9787564186708

内容简介
······

本书以解决建筑遗产保护中的问题为基本线索和出发点,充分总结我国20世纪中叶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工程经验及相关理念、原则,也努力注意吸纳国际文化遗产保护运动的相关成果和国外先进方法论和技术措施,落脚于中国实践中的规划管理措施、工程措施和适应性技术。全书共10章: 1建筑遗产保护学综论,2建筑遗产保护的体系与层次,3调查与评估,4测绘与检测,5规划层次上的建筑遗产保护,6设计层次上的建筑遗产保护,7结构构件加固及施工、材料技术,8建筑遗产的展示与利用,9管理层次的建筑遗产保护系统,10当代中国建筑遗产保护学理论构成。

本书兼顾理论和实践,强调保护过程的整体性思维,构建整体性的工作流程和结构框架,整合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展示利用等相关问题,并尝试将其纳入更为重要的推动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中去考量;强调建筑遗产保护中的文化自觉性,并以保护中国文化传统的基因及推动其传承为指归。

作者简介
······

朱光亚东南大学教授,建筑历史与理论学科博导,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教育奖、中国民族建筑事业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国家文物局原专家组成员,住建部历史名城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原副会长,江苏省建筑设计大师,江苏省城市规划研究会历史保护专委会主任委员,江苏省土地学会空间规划分委会副主任委员,长期从事建筑遗产保护事业,承担过大运河保护规划等多项国家和省级的保护项目,主持编写了多部著作与技术规范。

李新建博士,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硕导,一级注册建筑师,文物保护责任工程师,现任城市与建筑遗产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江苏省重点文物科研基地主任。主持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20余项遗产保护工程,获省部级科技奖励3项、规划设计奖励9项。出版专著《历史街区保护中的交通与市政工程技术研究》《苏北传统建筑技艺》,参编专著5部,参编《江苏省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编制导则》《江苏省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编制导则》等技术规范4项,发表论文30余篇。

胡石硕士,一级注册建筑师,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筑遗产保护规划设计院副院长,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江苏省文物重点科研基地副主任。主持参与40余项遗产保护工程,主持2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获亚洲建协遗产保护奖、全国十佳文物保护勘察设计奖等多项省部级以上奖励。参与编写《中国古代建筑装饰》《江南古建彩画保护技术及传统工艺研究》《传统建筑解析与传承•江苏卷》等5部著作。

白颖博士,东南大学建筑学院讲师,主要研究领域为亚洲建筑史及遗产保护。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册封体制下明朝与朝鲜建筑制度关系研究”,参与“十二五”“十三五”国家科技部支撑计划项目等课题。作为主要设计人参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规划与修缮等保护项目多项。参与编写的著作有《乡愁的记忆——江苏乡村聚落遗产》《历史的印记——江苏历史文化名镇》《苏州东山轩辕宫》《建筑设计资料集(第3版)》第8分册《历史建筑保护设计》等,翻译维奥莱-勒-迪克《建筑学讲义》,发表研究论文10余篇。

姚迪博士,注册城乡规划师,高级城乡规划师,文物保护工程责任设计师,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筑遗产保护规划设计院总规划师,江苏省第五期“333工程”培养对象。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后申遗时代基于多维价值的大运河遗产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参与其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部厅级以上科研项目10余项,参加《江苏省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编制导则》《江苏省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编制导则》《大运河遗产保护规划编制要求》(一、二阶段)等4部技术标准的编写,主持和参与各类遗产保护与城乡规划项目50余项,获国家省部级奖项30项,其中省级以上一等奖14项,参与编写著作5部,发表学术论文近30篇。

淳庆博士,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导,长江学者青年学者,承担过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有“江南传统木构建筑典型构架体系的榫卯构造及结构机制研究” “基于典型构架体系下的江南重要木构建筑遗产的关键预警指标及监测评估技术研究”和“中国南方传统木构建筑结构机制及相关FRP 修复技术研究”等,获奖作品有南京长江大桥公路桥文物保护设计等,著作有《典型建筑遗产保护技术》《世界文化遗产:苏州留园曲溪楼修缮监测研究》《FRP加固木结构技术》等,主编国标图集1部,参编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各1部,获得软件著作权6项,已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40余篇。

杨丽霞博士,江苏省文物局主任科员,发表过的论文有《民居类建筑遗产保护管理的思考》《英国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制度发展简史》《英国世界遗产地哈德良长城保护管理的启示——兼议大运河申遗及保护管理》《对我国建筑遗产保护管理的一些思考》等。

李永辉博士,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建筑技术与科学学科硕导,江苏省文物局专家组成员,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江苏省文物重点科研基地专职副主任,承担过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有“建筑遗产砖石表面微生物劣化的环境成因及其控制方法研究”等多项研究课题,承担过北京故宫养心殿、敦煌莫高窟壁画、日本高松冢古墓壁画等保护项目,著作有《砖构历史遗产保护的微环境控制技术》等。

吴美萍建筑遗产保护和管理博士,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建筑、建成环境和土木工程系(简称ABC系)建筑遗产保护科研组高级研究员,承担过国家文物局科研项目有“不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的国际理念及实践研究”,已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著作2部,译著1部,主要著作为《中国建筑遗产的预防性保护研究》。

周琦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导,城市与建筑遗产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承担过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有“中国近代钢筋混凝土建筑保护技术研究”,主持设计的“人民日报新大楼”,荣获2016年米兰设计奖建筑类金奖、2016中国最佳高层建筑奖以及2019年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优秀建筑工程设计一等奖等,著作有《南京近代建筑修缮技术指南》《回归建筑本源》《南京近代建筑史》等。

徐进亮博士后,高级工程师,城市与建筑遗产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助理研究员。资深英国皇家特许测量师,资深中国土地估价师。承担过的科研项目有“苏州市资源与环境承载力评价及可持续发展研究”“建筑遗产利用最优配置研究”“历史村落集体建设用地盘活利用方式和政策机制研究”等,主要著作有《历史性建筑估价》《礼耕堂——平江历史街区潘宅》、Real Estate Valuation in Global Markets (Second Edition): Chapter CHINA等,发表专业论文10余篇。

杨慧博士,旅居意大利的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建筑遗产修复,承担过故宫博物院“符望阁内檐装修文物电子档案库和多媒体触屏板展示平台建设项目”等。

高琛硕士,高级建筑师,一级注册建筑师,文物保护工程责任设计师,传统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东南大学)研究员,发表过《现代施工工艺影响下的传统建筑修缮保护——以南京甘熙故居、愚园修复工程为例》等多篇论文,主要参与的获奖作品有南京甘熙故居修缮、南京秦淮愚园修复项目、常州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修缮、义乌鸡鸣山鸡鸣阁景观建筑、中山陵碑亭修缮。

穆保岗博士,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导。一级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文物保护责任设计师。主持完成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2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曾获华夏建设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文物局十大优秀文物保护奖等。合作主持完成南京城墙、南唐二陵、美龄宫(最美项链)等文物保护修缮项目。

杨天驰硕士,毕业于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历史建筑保护专业毕业,城市与建筑遗产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助理研究员,曾参与国家文物局科研课题“中美近现代文物建筑保护技术比较研究”,参与意大利乔瓦尼•卡尔博纳让的《意大利对建筑遗产修缮的贡献》一文的翻译工作。

万婷婷法国美丽城国立高等建筑学院建筑学硕士,巴黎第十大学城市规划博士,法国国家科学院建筑、城市规划与环境实验室研究员,主攻历史街区保护、城市社会学方向,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多次参与国际会议并作主题报告。

易佳葛洲坝水电工程学院建筑工程系学士,1997年始在东南大学求学,师从朱光亚先生,2002年随法国景观设计师伊莎贝拉学习现代景观设计,曾任法国夏邦杰设计事务所、上海华东建筑设计院四所、杭州中国美院设计院景观设计师,现为独立园林设计师。

目录
······

第1章建筑遗产保护学综论

1.1建筑遗产保护学定位的讨论 / 2

1.1.1建筑遗产保护何以成书 /2

1.1.2建筑遗产保护以何成学 /3

1.1.3建筑遗产保护学中的建筑为何 /4

1.1.4建筑遗产保护学的构架、目标、特点和定位 /6

1.2世界建筑遗产保护的历史概况 / 7

1.2.1现代建筑遗产保护运动的萌生期 /8

1.2.2保护什么——从“纪念物”到“建筑遗产” /11

1.2.3为何如此保护——价值判断基础上的现代保护理论 /14

1.2.4如何保护——修缮还是保护?“能主之人”的培养 /19

1.2.520世纪世界遗产保护运动及重大文献与概念的成果 /23

1.3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历史概况 / 25

1.3.1古代中国建筑文化遗产保护与修缮的传统 /25

1.3.2中国近代文化遗产保护活动 /29

1.3.3中国现代建筑遗产保护活动 /31

1.3.4当代中国建筑遗产保护工作中的重要研究课题 /33

第2章建筑遗产保护的体系与层次

2.1建筑遗产保护的知识体系图 / 38

2.2我国建筑遗产保护的工作体系和遗产资源类别 / 39

2.2.1现实操作层面 /40

2.2.2管理视野中的遗产资源的类型与法定名称 /41

2.2.3学术视野下的建筑遗产保护类型及其名称 /43

2.3建筑遗产保护的基础性研究层次 / 44

2.3.1社会人类学研究及对建筑遗产保护的影响 /45

2.3.2法律与法规层次研究对建筑遗产保护的影响 /46

2.3.3经济学与旅游学对建筑遗产保护的影响 /47

2.3.4考古学、历史学与建筑史学 /47

2.3.5结构科学的基础研究 /48

2.3.6材料科学的基础研究 /49

2.3.7传统工艺的研究 /50

2.4建筑遗产保护实务研究的层次 / 51

2.4.1保护规划 /51

2.4.2修缮工程设计 /52

2.4.3修缮工程施工 /54

2.4.4建筑遗产利用与管理 /55

第3章调查与评估

3.1调查的概念、范畴与目的 / 58

3.2历史文献的调查 / 58

3.2.1历史文献的类型 /59

3.2.2文献查阅与分析 /64

3.3建筑本体的调查 / 67

3.3.1建筑本体初步调查的意义与目标 /67

3.3.2建筑本体调查的一般原则 /68

3.3.3建筑本体调查的工作流程与方法 /70

3.4相关的社会调查 / 73

3.4.1建筑遗产保护涉及的社会问题 /73

3.4.2社会调查的主要形式 /74

3.4.3问卷调查法 /76

3.5评估的概念、主要内容和方法 / 81

3.5.1评估的基本概念 /81

3.5.2建筑遗产评估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82

3.6建筑遗产的综合评估 / 84

3.6.1基本概念的确定 /84

3.6.2评估的体系 /85

3.6.3评估的操作程序 /89

3.6.4评估中的影响因素与调控对策 /90

3.7建筑遗产的可利用性评估 / 91

3.7.1可利用性评估的意义 /91

3.7.2影响因素 /92

3.7.3可利用性评估体系 /95

3.7.4评估目标不同时的指标调整 /97

3.8建筑遗产的管理评估 / 98

3.8.1管理评估的相关要求 /98

3.8.2相关研究现状 /100

3.8.3评估指标体系 /101

3.9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评估 / 103

3.9.1两种目的的评估 /103

3.9.2历史文化街区的评估 /105

3.9.3历史文化名城的评估 /108

3.9.4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评估 /112

3.10评估体系的发展——基于价值的评估 / 115

3.10.1“基于价值的遗产保护”概念 /115

3.10.2“基于价值的遗产保护”的工作路线 /117

3.10.3“基于价值的遗产保护”的国际实践 /119

第4章测绘与检测

4.1建筑遗产测绘的概念、意义与目标 / 124

4.1.1测绘的概念 /124

4.1.2中国传统建筑测绘的发展与实践 /126

4.1.3测绘的意义与目标 /128

4.2建筑遗产测绘的类型 / 129

4.2.1测绘的领域与类型 /129

4.2.2研究性测绘 /130

4.2.3工程性测绘 /131

4.2.4技术的发展与可能性 /135

4.2.5基于中国传统木构体系的建筑测绘的特殊性 /140

4.2.6遗产测绘的发展趋势 /141

4.3测量的流程与方法 / 142

4.3.1测绘的基本工作流程 /142

4.3.2测量的原则 /152

4.3.3误差与精度的控制 /153

4.3.4正交测量法、三角测量法与高程测量 /153

4.3.5控制测量 /155

4.3.6手工测量的注意事项 /158

4.3.7平立剖面数据测量 /159

4.3.8工程测量与变形测量 /161

4.4测绘结果的处理与表达 / 163

4.4.1比例尺的选择 /163

4.4.2草图与定稿图 /165

4.4.3测绘报告 /177

4.5现状勘察 / 178

4.5.1形制勘察 /179

4.5.2历史信息勘察 /180

4.5.3残损现状调查 /181

4.5.4勘察与检测 /184

4.5.5传统建筑的勘察要点与指标 /188

4.6结构安全性鉴定与关键材料的取样分析 / 192

4.6.1结构安全性鉴定 /192

4.6.2混凝土的现场强度测定/195

第5章规划层次上的建筑遗产保护

5.1建筑遗产保护规划的概念和体系 / 202

5.1.1建筑遗产保护规划的概念和特点 /202

5.1.2建筑遗产保护规划的两大体系 /203

5.1.3相互叠压的保护区划及管理协调 /206

5.2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规划 / 208

5.2.1名城制度发展及其申报和规划编制管理 /208

5.2.2名城系列保护规划类型及其相互衔接 /210

5.2.3名城系列保护规划的基本原则和依据 /212

5.2.4名城系列保护规划的工作阶段和成果 /214

5.2.5名城保护规划的空间层次和宏观把控 /217

5.2.6名镇名村等村镇遗产的保护规划导引 /223

5.2.7近年名城系列保护规划实践的新课题 /226

5.3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规划 / 231

5.3.1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的特点 /231

5.3.2现状建筑调研的内容和方法 /235

5.3.3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范围的划定 /245

5.3.4保护整治和风貌控制要求 /249

5.3.5整体定位与用地人口规划 /254

5.3.6适应性的交通、消防和市政规划 /257

5.3.7修详层面的引导性详细设计 /263

5.4文物保护单位体系的保护规划 / 265

5.4.1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的特殊性 /265

5.4.2文物保护规划编制的几个难点 /271

5.4.3特殊类别的文物古迹保护规划讨论 /277

5.4.4大遗址保护规划 /286

5.4.5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文保单位的规划引导 /289

第6章设计层次上的建筑遗产保护

6.1建筑遗产修缮设计及其规范原则要求 / 296

6.1.1保护、修复与修缮 /296

6.1.2原状与真实性 /297

6.1.3保护设计的原则 /301

6.1.4保护工程的类型与特例 /304

6.1.5文物类别扩充后的应用及与历史建筑、既有建筑修缮的异同 /305

6.2修缮工程设计的特点与文本的编写要点 / 310

6.2.1修缮工程设计的基本特点 /310

6.2.2修缮工程设计文本编写要点 /312

6.2.3充分考虑展示利用相关问题 /335

6.3重建、迁建与抬升 / 339

6.3.1重建的困惑与讨论 /339

6.3.2迁建的条件与种类 /350

6.3.3抬升的优缺点与方法 /357

6.4环境整治、保护性设施与展陈性建筑 / 361

6.4.1环境整治 /361

6.4.2保护性与展陈性设施 /366

6.5原状分析与推测在修缮中的作用、目标与方法 /369

6.5.1原状分析和推测的基本依据与知识和逻辑基础 /370

6.5.2以遗迹残状为主要依据的单体建筑节点原状推测技术 /372

6.5.3以照片为主要依据的单体建筑的原状分析与推测技术 /375

6.5.4丘陵地区建筑格局推测 /384

6.5.5平原地区建筑格局推测与史料、考古、环境的参证 /389

6.6基于价值评估的各类遗产修缮的工作流程讨论 / 392

6.6.1传统保护修缮工作流程与准则 /392

6.6.2研究性保护工程 /394

6.6.3基于价值评估的遗产保护修缮的工作流程 /395

第7章结构构件加固及施工、材料技术

7.1结构和施工技术对建筑遗产修缮设计的重大影响 / 400

7.1.1我国建筑遗产的主要结构类型 /400

7.1.2建筑遗产的结构病害 /401

7.1.3结构学在建筑遗产保护中的意义 /403

7.1.4我国针对建筑遗产保护修复技术的相关规定 /404

7.2木结构建筑遗产的核算、修缮与加固 / 407

7.2.1木结构建筑遗产的结构验算 /409

7.2.2木构架的整体修缮方法 /412

7.2.3木柱的加固修缮方法 /413

7.2.4木梁、木枋的加固修缮方法 /415

7.2.5木檩条的加固修缮方法 /415

7.2.6木屋架的加固修缮方法 /416

7.2.7某些传统加固方法的不足 /417

7.2.8木结构的化学加固及纤维布加固方法的运用 /417

7.2.9木结构的整体提升技术 /418

7.3砌体结构建筑遗产的核算、修缮和加固 / 420

7.3.1砌体结构建筑遗产的主要病害 /421

7.3.2砌体结构建筑遗产的材料强度的检测 /424

7.3.3砌体结构建筑遗产的结构承载能力验算 /425

7.3.4砌体结构建筑遗产的加固方法 /426

7.4 石结构及风化岩体的加固与修补 / 431

7.4.1石质建筑的众多形式 /432

7.4.2石材的评价标准 /434

7.4.3岩石及石结构问题的原因 /437

7.4.4石结构的加固与修复 /443

7.4.5案例 /445

7.5生土建筑及其遗迹的保护与修缮 / 449

7.5.1生土建筑的类型及其病害成因 /449

7.5.2生土建筑及其遗迹的保护与修缮 /451

7.6地基与基础的加固 / 454

7.6.1建筑遗产的地基基础类型 /454

7.6.2建筑遗产地基与基础的主要病害 /455

7.6.3建筑遗产的地基基础检测方法 /457

7.6.4建筑遗产的地基基础加固方法 /458

7.7其他特殊类型的保护技术 / 460

7.7.1墓葬、石窟保护与防水隔潮 /460

7.7.2建筑遗址保护热工环境控制和设计要求 /463

7.7.3壁画、彩画的保护、修缮与揭取迁移技术 /465

7.7.4屋面修缮技术简介 /472

第8章建筑遗产的展示与利用

8.1建筑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的关系与模式 / 481

8.1.1保护与利用是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481

8.1.2保护与利用的目标是传承 /483

8.1.3遗产利用中的价值主体与当代性 /484

8.1.4建筑遗产利用的两种主要模式 /485

8.2展示性利用的原则与方法 / 486

8.2.1展示和阐释的概念、意义和原则 /486

8.2.2展示性利用的工作路线 /488

8.2.3展示性利用的体系和设计引导 /494

8.3功能性利用的原理与方式 / 499

8.3.1法律和经济学视角下功能性利用应关注的三个方面 /500

8.3.2功能性利用方式分析 /501

8.3.3功能性利用的经济学分析 /503

8.3.4建筑遗产保护利用与地方经济发展可以互相促进 /507

8.3.5历史地段项目经济评价简介 /508

第9章管理层次的建筑遗产保护系统

9.1建筑遗产管理的工作系统、范围和基础工作 / 512

9.1.1管理建筑遗产的两个工作系统和工作范围 /512

9.1.2建筑遗产管理的基础工作 /514

9.2文物保护工程管理 / 523

9.2.1文物保护工程的分类 /524

9.2.2文物保护工程的程序管理 /526

9.2.3文物保护工程管理涉及的一些技术和管理问题 /527

9.3以民居类遗产为例的城乡聚落遗产的保护管理 / 530

9.3.1使用的基本需求和法律规定的矛盾 /531

9.3.2产权人的权利和义务不对等关系需要调整 /532

9.3.3遗产保护的法律法规与其他法律法规需要衔接 /534

9.3.4探讨多元化的保护利用,解决维修保养的责任承担问题 /535

9.4预防性保护工作体系 / 536

9.4.1预防性保护的发展脉络和概念范畴 /537

9.4.2当前保护管理体制下的预防性保护工作重点 /541

9.5我国建筑遗产管理的发展态势 / 553

9.5.1保护对象的丰富化 /553

9.5.2管理形势的严峻化 /556

9.5.3管理重心的地方化 /556

9.5.4保护力量的社会化 /557

第10章当代中国建筑遗产保护学理论构成

10.1东方文化积淀对遗产保护理念和实践的影响 / 564

10.1.1土木水工、农耕文明影响下的营造文化 /565

10.1.2礼制文化影响着对祖先、遗产的态度 /568

10.1.3中西绘画修复的差异性态度潜在影响着建筑的修复方法 /570

10.1.4“善”的执着影响着对真实性的解读 /574

10.2遗产保护学总体上的方法论——实践理性 / 578

10.2.1木结构传统修缮中的实用理性精神 /578

10.2.2中观层次上的道器相融 /580

10.2.3知识分野背景中当代修缮方法论——三论引导下的理性操作 /582

10.3遗产保护学的审美关系判别——动态和谐论 / 584

10.3.1可识别性的度的差异 /584

10.3.2差异的度的把握——不协调熵值公式 /586

10.3.3遗产修复的目标审美定位及其意境追求 /588

10.4遗产保护学的价值论——生生之谓易 / 592

10.4.1建筑遗产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总体价值判断 /593

10.4.2建筑遗产保护的经济学基础和终极目标 /597

10.4.3价值视野下的建筑遗产中的真实性 /599

10.5遗产保护学的理论层次和核心 / 602

10.5.1中国当代建筑遗产保护理论的构成框图 /602

10.5.2在国际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体系的涵摄性中走向未来 /603

后记

评论 ······

开新课留念(

中外理论和实践的全面记录。

比较系统,清晰。

这本书和目前已有的多数遗产保护类的书籍不同,这本书中包含有大量的实践体会,也有关于西方建筑遗产保护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的讨论。作者朱光亚先生及其带领的团队参与过大量的建筑遗产保护项目,在20多年的实践中和10多年的写作与反复修改中,逐渐提炼出本书所想呈现出的知识和经验要点。完成一项建筑遗产保护项目需要大量的知识和经验累积,仅通过本书是不足以是指导的,但是本书包括了从理论辩析到价值评估,从勘察测绘到修…

点击星号评分!

平均分 0 / 5. 投票数: 0

还没有投票!请为他投一票。

推荐阅读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