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南渡 : 南下影人与战后香港电影(1946—1966)

0
(0)

电影南渡
: 南下影人与战后香港电影(1946—1966)

作者:苏涛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副标题:南下影人与战后香港电影(1946—1966)

出版年:2020-10

页数:268

定价:48.00元

装帧:平装

丛书:光影论丛

ISBN:9787301314456

内容简介
······

本书试图重返“历史现场”,将“南下影人”的创作置于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以来沪港电影交流的文化脉络,以及中国电影传承与分流的历史框架中,借此深入讨论沪港电影的内在关联、“南下影人”共同的精神气质与创作母题、“南下影人”对战后香港电影的深远影响等。通过对社会历史背景的观照,对相关制片机构的发展历史及制片策略的梳理,对重要“作者”的创作个案及明星形象的研究,本书深入呈现了战后香港国语片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并在此基础上对香港电影史做出新的解读和阐释。

作者简介
······

苏涛,电影学博士,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华语电影历史及批评,近年研究兴趣集中于战后香港国语片。著有《浮城北望:重绘战后香港电影》(2014),译有《民国时期的上海电影与城市文化》(2011)、《香港电影:额外的维度》(简体版2017、繁体版2018)、《王家卫的电影世界》(2021)等。

目录
······

序一

序二

导论

第一部分 传承与分流

第一章 从战后电影到左派电影:朱石麟与龙马影片公司

第二章 观望与游移:张善琨与远东影业公司

第三章 文化冷战与香港右派电影的文化想象:以亚洲影业有限公司为中心

第二部分 作者策略与离散情结

第四章 左翼的演变与重生:程步高与战后香港电影

第五章 “恐怖”的政治:《琼楼恨》与马徐维邦的香港电影生涯

第六章 在历史的旋涡中前行:岳枫与战后香港电影

第七章 传统与现代的双重变奏:易文与战后香港电影

第三部分 明星、类型与片厂

第八章 丑角、小人物与“边缘人”:韩非的银幕形象与沪港之旅

第九章 歌舞女郎、性别政治与中产想象:葛兰的银幕/明星形象

第十章 玉女、孤女与跨地域的女性:尤敏在“电懋”

第十一章 现代性、片厂制与女明星:“电懋”女星的形象塑造与身份定位

参考文献

参考影片

后记

评论 ······

战后香港电影史研究必读书目,梳理清晰,内容颇为精彩。

“人在历史的齿轮上滚来滚去,滚得遍体鳞伤,历史似乎仍不肯对人宽恕。”南下影人难以摆脱的精神创伤和自怜自顾的“自我泥塑”,议题很有意思,印象最深的是不愿迎合致使自己穷困潦倒惨死异乡的马徐维邦和如鱼得水却也深受中伤的岳枫,乱世求生存真心不易。以及电懋好可惜

终于还是没有把它读成一本跨年书。想起初夏去取快递的那天,在快递店门口拆开哥哥寄来的礼物,发现竟然是这本书,于是回去的一路上骑车骑得无比欢脱、骑得比被狗追时还要快。也许这是我读的最后一本有关电影史的著作了,感恩苏老师,苏老师写在扉页上的话曾无限激励过我,但请原谅我如今已经实在找不到任何一丝星光了。读完后记,只觉得倍感羡慕,我对我的理想实施了安乐死,即便笑着埋也会夹杂着不舍和哀伤。

论文集

点击星号评分!

平均分 0 / 5. 投票数: 0

还没有投票!请为他投一票。

推荐阅读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