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米埃星系 : 未來電影的七個關鍵詞

0
(0)

盧米埃星系
: 未來電影的七個關鍵詞

作者:法蘭西斯科・卡塞提

出版社:一人

副标题:未來電影的七個關鍵詞

原作名:TheLumièreGalaxy:SevenKeyWordsfortheCinematoCome

译者:陳儒修

出版年:2021-1

页数:432

定价:NTD450

装帧:平装

ISBN:9789869795142

内容简介
······

IMAX、3D、4DX、Blu-ray、DVD、Youtube、Netflix……

是電影?不是電影?不再是電影?依然是電影?

究竟何謂電影?

《盧米埃星系》乃是向麥克魯漢的經典著作《古騰堡星系》致敬。如同古騰堡印刷機帶來文字書寫的革命,盧米埃兄弟也為人類帶來影像創作的革命。

在二十世紀的長流裡,電影一直是顆閃亮且極易辨識的星星,高掛在天空上。但是今天已不再如此。宇宙大爆炸已然發生,電影這顆星星化成上千個太陽,各自吸引天體物質,形成新的星系。原先形成電影的元素仍然在這些天體裡,但是我們現在看到的,是有著更大範圍與更多樣結構組合的天文星系。在星系的中心和宇宙的邊緣都有光,有些如同紫外線般閃耀,有些則幾乎消耗殆盡。有新的星座與新的軌道,還有一條燦爛的銀河跨過整個天空,白天也一樣清晰可見。

對我們這些新世紀的居民,或說是新千禧年的居民而言,電影就是:盧米埃星系。

本書特色

當電影離開電影院之後,電影還是電影嗎?

線上串流平台強勢崛起,Netflix製作橫掃國際影展

又逢大疫封鎖電影院,電影製作與映演陷入空前危機

百年來歷經規格、技術、環境、媒介、觀眾種種變遷

電影的本質究竟是什麼?電影的未來又將如何?

七個關鍵詞,邀你直面電影的死亡、存活、以及(可能的)再生

名人推薦

電影研究者/影評人

黃以曦、黃建業、詹正德、鄭秉泓、盧非易、藍祖蔚──齊聲推薦

作者简介
······

法蘭西斯科・卡塞提 Francesco Casetti

美國影視理論學者,現任耶魯大學人文、電影與媒體學系教授,著有《Eye of the Century: Film, Experience, Modernity》等。

譯者簡介

陳儒修

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教授,著有《穿越幽暗鏡界:台灣電影百年思考》等,譯有《電影之死:歷史、文化記憶與數位黑暗時代》等。

目录
······

譯序─當電影離開電影院之後,電影還是電影嗎?

序論:未來電影的七個關鍵詞

第一詞:移置

第二詞:聖物/聖像

第三詞:裝配

第四詞:擴張

第五詞:超空間

第六詞:展示

第七詞:演出

後電影時代,電影的堅持

參考書目

專有名詞中英對照

评论 ······

NCCU教授的譯著…當年翻完英文版 覺得或許電影(或其他藝術形式)真的是一個不斷解疆域化和再疆域化的過程… [電影]是一種科技產物(麥克魯漢[科技決定論]),隨著3D、VR等技術進步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它必然會產生新的形態(不論是電影形態/觀看形態/敘事形態…) 同時電影也是一種內容媒介,大家看電影除了聲光色感官刺激 除了鮮肉辣妹明星 也在看[故事](敘事),作為一種用音畫說故事的Media…

有一種詭異的矛盾感,一方面感受到Casetti對電影懷抱溢滿的宗教之愛(由此衍伸出聖者/聖物/聖像等詞彙;儘管同一時間虔誠又顯老派,好像在他疾呼完後,一群一出生就對cinema沒有迷戀的當代閱聽眾會冷冷回覆「我們不信教」),試圖在任何恐怕已快是考現遺骸的轉瞬即逝當下去指辨「啊!這就是電影」;可是界定什麼是電影的所謂「電影經驗」之主觀飄渺、不知邊際在哪,又讓電影這個詞彙在書中好像只是一個(為求存續而…

想起之前讀到有關 Serge Daney 的一件事,令我非常著迷,想了解。有一次,他請了一位叫Odile Converset 的音樂老師到電台節目分享,她以非一般的激情又仔細地講述觀看電影的感覺,她在巴黎影迷圈略有名氣,只因 Odile 是一位失明人士, 她會每星期到戲院裡”看”2-3次電影。今天戲院也沒有設置給殘障人士,更不要說沒有這觀念的 80年代。她喜歡Bresson,曾經被Godard …

三星半。期望很大,但读起来的确有点让人失望。美国学者在电影理论上实在没什么贡献,无法上升到哲学思辨的高度,无外乎炒法国理论的冷饭。这一点,卡塞蒂和吴冠军是一个水平的。

点击星号评分!

平均分 0 / 5. 投票数: 0

还没有投票!请为他投一票。

推荐阅读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