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云 : 媒介即存有

0
(0)

奇云
: 媒介即存有

作者:[美]约翰·杜海姆·彼得斯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副标题:媒介即存有

原作名:TheMarvelousClouds:TowardaPhilosophyofElementalMedia

译者:邓建国

出版年:2020-12

页数:500

定价:88

装帧:精装

ISBN:9787309152470

内容简介
 · · · · · ·

何谓云之奇?似有似无,亦真亦幻,难以名状。

何以知云之奇?可以用眼看(身体),可以用笔画(技艺),可以用望远镜观测(技术)。若无眼睛、画笔、望远镜,便不知云之奇。有了它们,关于奇云的描述与记录,汇聚成文化之河,流经时空。

彼得斯问道:若无船舶,海洋是否已经神秘?若无火种,自然是否依然狂暴?若无时钟和历法,时间该如何感知?若无书写,人类是否依然蒙昧?……他往来于古今中外,穿梭于学科之林,用现代科学解答古老谜题:人与自然的关系究竟为何?

若无天问,难有奇云。凭一己之力,跨十数学科,彼得斯的思想实验最终凝聚成这本《奇云》,贯穿着一条中心线索——无媒介,不存在;真意却在言外:人类若能超越媒介,便超越了自身。

看透媒介,绕不开这本《奇云》。不要用力读它,让它向你舒缓绽放,如立于高山之巅,看云海翻涌,必有所悟。

作者简介
 · · · · · ·

约翰·杜海姆·彼得斯(John Durham Peters),美国当代著名的媒介史学家、传播理论家和传播哲学家,国际传播学会(ICA)会士,有“美国传播学界的稀有动物”之称,具有崇高声望。彼得斯为斯坦福大学传播学博士(1986),曾长期执教于艾奥瓦大学(1986-2016),任克雷格·贝尔德讲席教授,现为耶鲁大学英语、电影和媒介研究教授。著有《对空言说:传播的观念史》(1999)、《取悦深渊:自由言说与自由传统》(2005)、《奇云:媒介即存有》(2015)、《撒播知识:历史中的信息、图像和真理》(2020)。

目录
 · · · · · ·

推荐序(黄旦)

中文版前言

译者导读

绪论

居中状态(In Media Res)

第一章 理解基础设施型媒介

媒介非表意,媒介即存有

充满喜悦的1964年

杠杆作用(leverage)

技术(technik)和文明

基础设施主义(infrastructuralism)

存有与物

经验与自然

媒介和自然,以及媒介作为自然

浮游于多舟之上

第二章 论鲸类和船舶;或,我们的存在港湾

海洋是媒介吗?

海洋栖居地中的鲸类

呼吸、脸和声音

幻想之历史

没有基础设施的政治性动物

有技艺而无技术

非共时性

关于吸血鬼乌贼和家猫

整齐有序与航海技术

自然与技术之间的相互模仿

第三章 一场关于火的布道

作为烟火之技术

人类的生态优先性

维斯塔火

关于氧气和油

意义:模糊而强烈

容器型技术

定居地和其他容器

植物的驯化

动物的驯化

人的驯化

第四章 苍穹中的灯光:天空媒介I(时间)

天空媒介

阅读天堂

计时

生物历

日和年

历法之争

历法改革和惯性

被围困的夜晚

日晷

定位

第五章 时代和季节:天空媒介II (时机)

时钟和历法

机械时钟

时间之协调

塔楼

虚空之召唤

作为气象兵的海德格尔

天气和众神

天气与现代性

第六章 “脸”与“书”(铭刻型媒介)

语言与书写

作为媒介的身体

手势、演讲和书写

远程在场和(肉身)在场

作为权力技术的书写

最具变革力量的技术创新

固定和擦除

书写史上的里程碑

用眼睛聆听

时空的相互转化性

第七章 上帝和谷歌

知识之网

宇宙作为一座图书馆

要存在就得先被感知

请继续搜索

谷歌:一种宗教媒介

生命之书

标签的节日

充满了“等等……”的宇宙

有偏向的记录

本体论是弯曲的

媒介与神学(六重宇宙)

圣哲的放手

结论:意义的安息日

附录

鲸类通讯中的非共时性

客观时间线

致谢

译后记

评论 ······

彼得斯的目的在于探寻媒介本质,构建以自然哲学为基础的——a philosophy of elemental media——用来展示人的存在境况,即媒介与一切自然基础设施(水,火,海等)一样。把媒介上升到意识和生物层面+生态学和技术学的种种输出,使得在读此书时我屡屡怀疑自己读的究竟还是不是传播学作品^ – ^
由于“大自然为人类提供的最伟大的服务之一就是它对人类的关心毫不在意。自然有意义,但并非对我…

将媒介作为与水火土气并列的元素,构建“元素型媒介”这一概念,思想重回古希腊,能够自圆其说,是一场想象力的精彩遨游。不过媒介何以作为支点连接自然与人,彼得斯的想法感觉要比麦克卢汉和基特勒还要激进。

在麦克卢汉、基特勒的脉络中发展,有关媒介的原创性观点不是很多,倒真是博采众长。另提到了本雅明、芒福德、海德格尔、阿伦特。和《对空言说》一样,是很好的媒介史梳理。

彼得斯一如既往百科全书式的储备以及无比感人的人文关怀与反思,打开了媒介研究更广的视阈。读到第七章和最后的结论真的是要掉眼泪了,减负,感激地球,环保生活,摒弃人类中心,看到万物的模糊的“意义”,热爱自然热爱万物,向死而生,从更长时段来看待过去、当下与未来。“希望常在;时间和潮汐肆意横流”。ps:译者翻译得也太好了。

点击星号评分!

平均分 0 / 5. 投票数: 0

还没有投票!请为他投一票。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