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与琴 : 从柏拉图解读《奥德赛》

0
(0)

弓与琴
: 从柏拉图解读《奥德赛》

作者:[美]瑟特·伯纳德特(SethBenardete)

出版社:华夏出版社

副标题:从柏拉图解读《奥德赛》

原作名:TheBowandtheLyre:APlatonicReadingoftheOdyssey

译者:程志敏

出版年:2016-10

页数:241

定价:49.00元

装帧:平装

丛书:西方传统·经典与解释·伯纳德特集

ISBN:9787508089225

内容简介
······

伯纳德特一生都孜孜不倦地致力于经典作品的解读,古希腊的诗歌与哲学贯穿了他整个学术生涯。在撰写完解析《伊利亚特》的博士论文四十年之后,他再次转向荷马,写出《弓与琴》,以柏拉图为路径进入《奥德赛》,试图以柏拉图对话中展开的观点审视荷马史诗的情节发展,以此考察诗与哲的关系。

伯纳德特在《弓与琴》里处理了很多主题,比如智慧在思想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聪慧的佩涅洛佩这位弱女子是怎样利用智慧并忍受儿子的误会拖住了旁人对王位的觊觎,并成功地保住了王位;“地狱”具有什么样的特征和意义;生与死的关系如何;神人关系产生了怎样的变化,以智慧著称的雅典娜要建立起什么样新型的神人关系;此外,伯纳德特还讨论了社会生活、秩序与正义的关系,人际关系的变化,人的有限性与人的命运之间的关系等。奥德修斯表面看来终于回归家园,仿佛是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但实际上他完全受命运的摆布,这位坚强的汉子最终只好认命,这是为什么?奥德修斯的使命究竟是什么?他开初选择了智慧和知识,最后却扬弃了知识,转而去建立信仰,这种康德式的问题之转化是如何实现的?

《弓与琴》基本按照《奥德赛》的叙述结构来谋篇布局,通过奥德修斯这位英雄的历险,逐渐将读者带向对各主题的深入思考。

作者简介
······

瑟特·伯纳德特(Seth Benardete,1932-2002),美国著名的古典学家和哲学家,施特劳斯执教芝加哥大学那年(1949)进芝加哥大学,受业于著名古典语文学家格瑞纳(David Grene),同时也是施特劳斯最早的入门弟子之一,与布鲁姆(Allan Bloom)、罗森(Stanley Rosen)等同师从施特劳斯。博士毕业后,伯纳德特先在Annapolis 的圣约翰博雅学院(St. John's College)任教,1965年获纽约大学古典系教职后,一直在大学教书和研究40年,一生全部精力用于研究和翻译古希腊经典作品,对当今主流学界的流行论说置若罔闻。

伯纳德特不仅翻译和疏解了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以及欧里庇德斯的若干戏剧作品,发表了关于赫西俄德、希罗多德的研究论文和专著,还为几乎所有重要的柏拉图对话写了非常耐人寻味的义疏。他解析柏拉图笔下的“生活的悲剧与喜剧”的“情节论证”的高超功力,他在体察柏拉图笔下的“道德与哲学的修辞”时所表现出的见微知著的惊人智慧,他与古代圣贤相遇和对话的奇特方式,无不出于对美好生活的永恒追问的热情,足以促使拥有五千年文明的我们反省自己的学问旨趣。与许多伟大学术天才一样,他的思想学术分量在他身后才凸现出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在西方思想史和古典学史上的独特意义也日益彰显。他无疑是我们时代最有学问的人,也是最深刻的思想家。

其代表作有《苏格拉底的再次起航》、《情节中的论辩》、《生活的悲剧与喜剧》、《道德与哲学的修辞术》、《美的存在》《神圣的罪业》《古典诗学子路》等。

目录
······

中译本前言(黄薇薇)

关于文献的说明

前言

一 开端

神义论

政治学

特勒马科斯

二 范式与意志

涅斯托尔

海伦与墨涅拉奥斯

三 奥德修斯的抉择

四 费埃克斯人

羞涩

天堂

荣耀

五 奥德修斯自己的故事

记忆与心灵

自然

地狱

命运

六 奥德修斯的谎言

七 非命者

特奥克吕墨诺斯与欧迈奥斯

女仆

名字与伤痕

八 求婚人与城邦

求婚人

城邦

九 相认

佩涅洛佩

哈得斯

拉埃尔特斯

附录

伯纳德特小传(伯格)

纪念伯纳德特(曼斯斐尔德)

译后记

重订本后记

评论 ······

我也想变得这样健谈哇。

伯纳德特除了研究《伊利亚特》这一博士论文之外的又一力作,解读的功夫已经炉火纯青,不过有些解读太过阴谋论,所以过于扯淡。不过《奥德赛》的主题的确是政治以及神义论,在这点上伯纳德特抓住了问题的核心。

别人的读书笔记和我的读书笔记…译后记笑死我了

主思路在译者序里就说得很清楚了,其他天马行空类似漫谈的阐释让人摸不清头脑,太over了。

点击星号评分!

平均分 0 / 5. 投票数: 0

还没有投票!请为他投一票。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