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與未來之間 : 政治思考的八場習練

0
(0)

過去與未來之間
: 政治思考的八場習練

作者:漢娜.鄂蘭(HannahArendt)

出版社:商周

副标题:政治思考的八場習練

原作名:BetweenPastandFuture:EightExercisesInPoliticalThought

译者:李雨鍾/李威撰/黃雯君

出版年:2021-5-8

页数:464

定价:550

装帧:平装

丛书:Discourse

ISBN:9789865482800

内容简介
······

《過去與未來之間》被鄂蘭視為她最好的一部作品,這本政治思想文集成書於《極權主義的起源》、《人的條件》等鉅著之後,包含了八篇睿見迭出的文章,呈現出她對不同領域與主題的廣博思考,包括自由、權威、傳統、歷史、政治、文化,以及太空科技的發展。

儘管主題各異,這些文章都流貫著同一種精神。鄂蘭意圖告訴生活在現代世界的你我:過去曾指引人們、賦予我們力量的思想與文化傳統已經中斷,因此我們必須深入歷史河床尋覓這些思想的遺產,並不斷思考當下的現實事件,從中找出未來方向的路標。「介於過去與未來之間」一方面固然是當前的道德與政治困境,卻也是真理向我們閃現的時刻。

鄂蘭認為「所有思想都是來自生活經驗」,本書是她自己的思想實驗,也是她召喚所有讀者一同進行思考習練(exercise)的邀請。儘管寫作於五十年前,但對於深刻影響當代的「後真相」、「人類世」等主題,鄂蘭早已提出了預言性的敏銳洞見。今日的我們,依然可以從她獨一無二的思考中舉步,朝向有著無限可能的遠方。

作者简介
······

漢娜・鄂蘭Hannah Arendt

1906年10月14日出生於漢諾威,在馬堡大學和海德堡大學主修哲學和神學,她的老師們包括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胡塞爾(Edmund Husserl)和雅斯培(Karl Theodor Jaspers)。

1929年,年輕的鄂蘭完成了她的博士論文《奧古斯丁愛的觀念》(Der Liebesbegriff bei Augustin),然因德國內部的反猶政策,使她無法在德國任何一所大學教書。1933年,在被蓋世太保短暫關押之後,鄂蘭流亡到巴黎,結識了班雅明(Walter Benjamin)並成為好友,也開始為Youth Aliyah(一個致力於將猶太兒童移民到巴勒斯坦的組織)工作。1937年,她在巴黎遇見了海因里希・布呂歇(Heinrich Blücher),兩人於1940年結婚,並於1941年移居美國。

1951年,鄂蘭取得美國公民身份,同年出版《極權主義的起源》(The Origins of Totalitarianism),引起巨大反響。1958年,出版畢生最重要政治哲學著作《人的條件》(The Human Condition)。1959年,鄂蘭成為普林斯頓大學第一位女性教授,並陸續在哥倫比亞大學、紐約新學院(New School)等處任教。

1961年,鄂蘭到耶路撒冷為《紐約客》報導艾希曼大審,後整理出版為《平凡的邪惡:艾希曼耶路撒冷大審紀實》(Eichmann in Jerusalem: A Report on the Banality of Evil),被視為討論反猶大屠殺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同年出版《過去與未來之間》,並於1968年再度增訂,記錄了鄂蘭在艾希曼審判前後的思考歷程。

1975年12月4日,鄂蘭因心臟病發,在紐約過世。

目录
······

專文推薦:關於一份思想遺產的遺囑 ◎葉浩

專文推薦:爭論中的真相與行動中的自由──哲學與政治之間 ◎劉滄龍

專文導讀:如何守護危機中的「世界」 ◎李雨鍾

英文版導言 ◎傑若米.柯恩(Jerome Kohn)

前言:過去與未來之間的裂隙

第一章 傳統與現代

第二章 歷史的概念:古代與現代

第三章 何謂權威?

第四章 何謂自由?

第五章 教育危機

第六章 文化危機:其社會意義與政治意義

第七章 真相與政治

第八章 太空征服與人的高度

评论 ······

译林简体中文版。
有些希腊文如果能翻译一下就更好了,至少注释一下吧。
但是实在不忍心因为这种问题扣分。

让我明白了一些我一直不明白的东西

看的译林版,人的欢喜和别离也是政治的。

繁体版,不知比简体版多了什么

点击星号评分!

平均分 0 / 5. 投票数: 0

还没有投票!请为他投一票。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