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愛讓人受傷? : 迷惘、煎熬、躁鬱、厭世……愛情的痛,社會學也懂!

0
(0)

為什麼愛讓人受傷?
: 迷惘、煎熬、躁鬱、厭世……愛情的痛,社會學也懂!

作者:伊娃‧易洛斯

出版社:聯經出版公司

副标题:迷惘、煎熬、躁鬱、厭世……愛情的痛,社會學也懂!

原作名:WhyLoveHurts

译者:黃宛瑜

出版年:2019-1-4

页数:472

定价:480

装帧:平装

ISBN:9789570852417

内容简介
 · · · · · ·

問世間,情為何物?愛情,為何令人遍體鱗傷?

到底情感挫折來自童年陰影,或是源於社會與文化結構的影響?

跟著知名社會學家伊娃•易洛斯一層一層探索現代愛情產業鏈,找出讓我們創鉅痛深的真相。

愛情痛苦的經驗非常普遍,幾乎可以說是人類集體共通的經驗。情傷創造一大票專家,驅策出版業、電視、無數媒體產業持續運轉。正因為整個社會認為痛苦是個人精神史的體現,相信訴說與認識自我具有療效,「自助」產業才會如此欣欣向榮,並將感情煎熬的矛頭轉到自我的私密史,以及自我形塑的能力上。

面對現代親密關係產生的疑難雜症,《為什麼愛讓人受傷?》企圖切換分析的角度:問題的癥結不在失能的童年,不在個人自覺不足,而在社會文化的衝突和矛盾,已構成現代人自我與認同的基本架構了。

作者伊娃‧易洛斯想告訴大家:愛情是被具體社會關係形塑和創造的!愛情在市場內流通,市場內充滿相互競爭、地位不對等的行動者;某些人較有能力界定被愛的條件,認為自己比別人更有資格被愛。

社會學主要研究對象是痛苦的集體表現形式,不過對尋常精神痛苦卻相對輕忽。這是由於社會學為了避免蹚個人主義和精神分析這一潭渾水,不太願意涉足情感方面的痛苦,畢竟那被視為臨床心理學之骨幹。可是,社會學若想跟得上時代,就無法迴避這一塊,勢必得面對、探索可充分反映近現代自我脆弱性的情感。因為,自我脆弱易傷,有其制度性原因,也有情感層面的因素,而愛情正是這樣一種情感。

愛情痛苦,不是旁枝末節,也不是看起來比較嚴肅的痛苦型態的附庸。《為什麼愛讓人受傷?》揭開現代愛情產業鏈的真相,證實了愛情痛苦可具體呈現現代性自我無能為力的困境和樣貌。

國際媒體專家一致推薦

不參考這本書,沒有人可以討論愛情。──德國《時代週報》(Die Zeit)

一本大膽、發人深省的書!──《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

伊娃•易洛斯向我們展示了最親密的感受的深刻社會性質,從而開創了一種全新的情感輿圖。──蘿拉‧吉普妮斯(Laura Kipnis),西北大學廣播電視電影系教授,著有《反對愛情:那些外遇者教我的事》

切中現代情感狀態的核心,是解析社會權力以及性與愛的意義必不可少的一本書。──季特林(Todd Gitlin),哥倫比亞大學教授,著有《給青年行動者的信》

作者简介
 · · · · · ·

伊娃‧易洛斯(Eva Illouz)

社會學家,巴黎高等社會科學院教授。著作有《冷親密》(Cold Intimacies: The Making of Emotional Capitalism)、《消費浪漫的烏托邦》(Consuming the Romantic Utopia: Love and the Cultural Contradictions of Capitalism)、《痛苦的魅力》(Oprah Winfrey and the Glamour of Misery)等,其中《痛苦的魅力》獲美國社會學聯盟圖書獎。2018年,易洛斯獲得了EMET獎,是以色列最高的科學榮譽。

目录
 · · · · · ·

導論 愛情的悲苦

何謂現代性?╱現代性中的愛情,作為現代性的愛情╱為何社會學不管當前或將來都是必要的?╱社會學與精神痛苦

第一章 愛情大轉型或婚姻市場的崛起

品格和浪漫選擇的道德生態╱品格之愛,愛之品格╱社會網絡下展開婚前交往╱明規暗矩╱符號一致性╱利益之為激情╱名聲和信守承諾╱角色與承諾╱愛情生態大變革:婚姻市場崛起╱愛情選擇的性愛化和心理學化╱婚姻市場和性場域╱小結

第二章 承諾恐懼症與新興愛情選擇架構

從女性矜持到男性疏離╱男子氣概與承諾的式微╱女性專一型策略之動態╱享樂型承諾恐懼症╱意志缺乏型的承諾恐懼症╱全新的愛情選擇架構,抑或意願的瓦解?╱信守諾言和現代選擇架構╱性充裕與情感不平等╱小結

第三章 認可之需求──愛情和自我的脆弱

愛情為何如此美好?╱從階級認可到自我認可╱現代性的認可與本體不安全感╱認可vs自主性╱從自愛到自責╱自責的道德結構╱小結

第四章 愛情、理性、反諷

魅惑之愛╱將愛情變成一門科學╱政治解放:理性化的一環╱去常規化的權力╱職場戰勝情感╱程序主義和中性語言╱對等原則崛起╱選擇技術╱愛慾,反諷╱情色是一種創造深厚差異性的行為╱情色之為間歇性╱全神貫注與自我放棄╱情色是一種浪費虛擲的行為╱符號確定性╱不確定感、嘲諷或是追求平等所引發的不安╱小結

第五章 從浪漫幻想到失望

想像,愛情╱虛構情感╱逼真╱敘事認同╱失望作為一種文化實踐╱失望的人生╱日常生活的失敗╱摩擦╱心理本體論╱想像與網路╱自成目的之慾望╱小結

結語

注釋

评论 ······

“我吃過太多走味的約會蛋糕,我在調情酒吧裡灌下太多威士忌,我在網路上經歷過太多機智該諧的對談,我在新世紀圈子握過太多濕漉漉的手,至今還沒能擺脫這一切。所以拜託你,我誠心誠意求你給我意見,我已經黔驢技窮了。”

本书「借由去了解爱情背后的社会基础,以减轻爱情的痛苦」。这个目标很成功。采取的方案基本上是情感史+建构主义观点。实证的部分比较弱。但我觉得不算是确定。借由探讨那些经典文本来梳理爱情的流变很合适。有趣的是作者提出的那些阐释:我们的浪漫意志改变了、 欲求改变了、令人受伤的方式改变了、欲望组织的方式也改变了。我觉得这些都是非常有趣的问题,何必要把实证社会学那些套上去呢。总之非常值得一读,台版翻译也很好。

self-reconstruction长路上的bible

给了很多很好的观察,但也太乐观了…

点击星号评分!

平均分 0 / 5. 投票数: 0

还没有投票!请为他投一票。

推荐阅读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