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与中国文化

0
(0)

士与中国文化

作者:余英时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2003-01

页数:620

定价:63.00元

装帧:平装

ISBN:9787208042896

内容简介
 · · · · · ·

士在中国史上的作用及其演变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现象,决不是任何单一的观点所能充分说明的。但是无可争辩的,文化和思想的传承与创新自始至终都是士的中心任务。从文化史和思想史的角度出发,《士与中国文化》所企图观察和呈现的是:士作为一个社会阶层的精神风貌。不用说,这当然只能是一种宏观的历史。但宏观若不能建筑在微观研究的基础之上则将不免流于空泛而武断。因此《士与中国文化》不取通史式的写法,而是一系列的史学专题的研究。作者余英时在各历史阶段中选择了若干有关“士”的发展的中心论题,然后对每一论题进行比较具体而深入的分析。希望能通过这一重点的研究方式以展示“士”在中国文化史上的特殊地位。

作者简介
 · · · · · ·

余英时,原籍安徽潜山,1930年生,香港新亚书院文史系第一届毕业生,美国哈佛大学历史学博士。曾任哈佛大学中国史教授,耶鲁大学历史系讲座教授,香港新亚书院校长兼中文大学副校长,1987年起任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研究讲座教授。2001年从普林斯顿大学退休。著作包括《汉代中外经济交通》(英文)、《后汉的生死观》(英文)、《方以智晚节考》、《论戴震与章学诚》、《历史与思想》、《史学与传统》、《红楼梦的两个世界》、《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陈寅恪晚年诗文释证》、《现代儒学论》等多种。

目录
 · · · · · ·

新版序

引言――士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

一、古代知识阶层的兴起与发展

二、道统与政统之间

――中国知识分子的原始型态

三、中国知识分子的古代传统

――兼论“作优”与“修身”

四、汉代循吏与文化传播

五、东汉政权之建立与士族大姓之关系

六、汉晋之际士之新自觉与新思潮

七、名教思想与魏晋士风的演变

八、中国近世宗教伦理与商人精神

附录:“士魂商才”

――《中国近世宗教伦理与商人精神》日译本自序

九、宋代士大夫的政治文化概论

――《朱子文集》序

十、士商互动与儒学转向

――明清社会史与思想史之一面相

十一、曾国藩与“士大夫之学”

十二、中国知识人之史的考察

评论 ······

好处:1,《近世宗教伦理》一篇狠狠打了韦伯的脸,解气;2,从精神层面对士阶层的形成和演变做了细致的梳理,尤其对士在几个关键历史阶段的群体自觉和内心自觉的分析,体现出了文化史的长处。3,对我而言是一通儒学源流的科普。不足:1文化史缺了社会史的辅助,一味强调”理念先导“,”精神取向“,难以对士的大多数作出有效的勾画,更昧于整体社会结构;2韦伯式进路的文化比较视野比较生硬,以”知识人“概念将弃圣绝智的道…

现代知识人发展自传统“士”,将许多现代价值的实现如公平民主法治等,看成自己独有的责任,此一方面滋养了他们自以为高尚的心理优越感,一方面又阻碍了群众的社会参与意识,最终易演变为民族发展的巨大障碍。这是因为“无恒产而有恒心,唯士为能”的时代已一去不返了。

还是比现在很多混日子的学者学术水平高很多。但,我强烈建议把序言和引言删掉,这样就不至于露出太多马脚。(这个马脚指的是对西学的无知。)想要“解毒”也很简单,读一遍福柯的《主体解释学》。

读后发现论文思路和方法和这个有点像,我是该哭还是该笑。。。

点击星号评分!

平均分 0 / 5. 投票数: 0

还没有投票!请为他投一票。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