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批评往何处去 : 八十年代末后的中国文化讨论

0
(0)

文化批评往何处去
: 八十年代末后的中国文化讨论

作者:徐贲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

出品方:三辉图书

副标题:八十年代末后的中国文化讨论

出版年:2011-1

页数:335

定价:30.00元

装帧:平装

ISBN:9787546345642

内容简介
 · · · · · ·

文化批评基于独立的思想和判断。它是知识分子介入社会事务和公共政治的公民行为;它剖析、评价与“共同的善”相关的政治文化、社会观念和群体价值,难免会触及“不方便”的政治敏感议题。1990年代的“文化讨论”撤离了1980年代业已形成的政治敏感议题,丧失了文化批评的公共政治锋芒,变成一种精致而无目的的游戏,陷入了无所适从的困境。

叩问“文化批评往何处去”,就需要重申文化批评的公民政治作用和坚持知识分子的思想批判传统。这样的文化批评是未来中国公民社会发展和宪政民主建设所必不可少的。

作者简介
 · · · · · ·

徐贲 1950年出生于苏州,美国马萨诸塞州大学英语文学博士。美国加州圣玛利学院英文系教授,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兼职教授。著作包括: Situational Tensions of Critic-Intellectuals、Disenchanted Democracy、《走向后现代和后殖民》、《文化批评往何处去》、《知识分子:我的思想和我们的行为》、《人以什么理由来记忆》、《通往尊严的公共生活:全球正义和公民认同》、《在傻子和英雄之间:群众社会的两张面孔》、《什么是好的公共生活》,并编有《复归的素人:文字中的人生》(父亲徐干生的回忆文集)。

目录
 · · · · · ·

再版序:文化批评往何处去

引言:“文化讨论”中国式的文化批评

第一辑 文化批评和公民社会

文化讨论和公民意识

“我们”是谁?——论文化批评中的共同体身份认同问题

第二辑 文化批评和社会伦理建设

学术规范的社会理想——从“新国学”的价值观谈起

从人文精神到人文教育

当今中国文化讨论需要关注的伦理话语

第三辑 文化批评和大众文化

影视观众理论和大众文化批评

能动观众和大众文化公众空间

当今大众文化批评的审美主义倾向

第四辑 文化批评的政治文化关注

重提“政治文化”

“文革”政治文化中的恐惧和暴力

什么是中国的“后新时期”和“后现代”?——“现代性”在当今中国的政治文化意义

第五辑 第三世界的文化批评

后现代、后殖民批判理论和民主政治

从本土主义身份政治到知识公民政治——第三世界知识分子及其文化批评

第三世界批评在当今中国的处境

附录1公共知识分子:记忆有目的,言说有立场

附录2中国知识分子可以从德国政治文化学习什么?

后记

“文化批评往何处去”试读
 · · · · · ·

这是一本我在14年前的90年代中期写成的书,这次重印,勾起我对90年代的许多回忆,尤其是我自己当时所参与的一些文化、思想争论,似乎又回到了眼前。今天,对90年代思想讨论感兴趣的读者可以把书中的文字看成是一个过来人所提供的历史时期见证,这个时期,从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最初10年,是中国思想界变化和知识分子角色转换的一个重要过渡阶段,也许现在还没有到充分评说的时候..

  • 再版序
  • 引言
(查看全部试读)

评论 ······

你一定要读徐贲

好看

后殖民后现代的抵抗性移植到中国当代后极权情境后,应该看到造成压迫的主体首先并非第一世界,在这样的前提下知识分子的身份、策略、使命,均指向建设公民社会和宪政民主。介绍性的评论始终有些“拿来”他人的话语作嫁衣的感觉,细究其论述应该有许多可商榷的地方。可是十五年的诸多字句都能直接与当下对接,让人好不伤感。

很有收获的一本书,同时激发了我很多思考,和研究生阶段我想做的文化研究联系在一起,给了我很多思考问题的思路。打算多读相关的书为自己的毕业论文做理论积累。

点击星号评分!

平均分 0 / 5. 投票数: 0

还没有投票!请为他投一票。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