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日残阳 : 清帝退位与接收清朝

0
(0)

旭日残阳
: 清帝退位与接收清朝

作者:桑兵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品方:理想国

副标题:清帝退位与接收清朝

出版年:2018-11

页数:412

定价:76.00元

装帧:精装

丛书: 理想国·桑兵作品

ISBN:9787559810724

内容简介
 · · · · · ·

近代史大家还原从“帝制”走向“共和”的历史进程

聚焦武昌起事至清帝退位、民国肇建的关键历史节点

拆解辛亥政坛政治博弈,孙中山袁世凯间的政坛斗法

【内容介绍】

本书是桑兵教授多年来发表于学术期刊上的文章结集,共计八篇。晚清的政权鼎革是近代史上一场大戏,本书以“旭日残阳”譬喻共和登台与帝制终结,聚焦武昌起事至清帝退位、民国肇建的半年左右时间里,风起云涌的中国政治舞台上各种势力的博弈角逐,也就是严格意义上辛亥革命的历史进程。此间孙 中山与袁世凯的政坛过招,可谓棋逢对手。

本书梳理比勘各类史料,力图在原有时空位置中还原史事本相和前人本意。辛亥时局动荡之际,杨度、汪精卫等人牵头组织国事共济会,主张以国民大会公决的形式解决重大国事纷争,对以后中国政制架构的发展演变产生了深远影响。以武力对峙为背景的南北和谈,谈判的主要内容不是共和与君宪孰取孰舍,而是以何种形式实现共和;其间列强尤其是英国和日本的态度至关重要。各种政治势力的相互角力最终导致南北和谈破裂,改由直接迫使清帝退位;通过清帝退位,辛亥革命以最小代价换取最大成果,在实现帝制到共和的跨越的同时,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共存,同时也留下重大隐患。前清内阁总理大臣袁世凯摇身变为民国临时大总统,在接收清朝旧署与创建民国新阁之际,精心导演了一场南北新旧之争的开国大戏,最终坐收渔人之利,达到大权独揽的目的。

【编辑推荐 】

1.理解晚清民国关键时期的近代史力作——本书是近代史研究大家桑兵教授继《交流与对抗:近代中日关系史论》《历史的本色:晚清民国的政治、社会与文化》《学术江湖:晚清民国的学人与学风》之后又一力作,以“旭日残阳”譬喻共和登台与帝制终结,聚焦武昌起事至清帝退位、民国肇建这一关键历史节点,探究历史进程的脉络走向。

2.还原从“帝制”走向“共和”的历史进程——武昌起事后的半年时间内,中国的政治舞台风云变幻,中国往何处去,并不是一个已知的命题。关于清朝如何结束,民国如何建立,既有认识还存在不少盲点误区。本书通过梳理比勘各类史料,力图在原有时空位置中还原史事本相和前人本意,拨开层层历史迷雾,澄清关于此段历史的诸多误解。

3.解析辛亥政局各方势力的消长与博弈——辛亥政坛局势瞬息万变,清政府、革命党、以英国日本为主的外国各方势力,都在因应时势变化调整方略、提出诉求。两千年帝制结束最终走向共和,谈判桌上与桌下的密谋斗法和交易妥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各方势力角力的结果,是南北和谈由停滞走向破裂,直接迫使清帝退位成为破局之选。

4.展现辛亥鼎革之际重要人物的枢纽作用——袁世凯、孙中山、唐绍仪、伍廷芳、杨度等辛亥政坛上的风云人物,对晚清民国转折时期时局的发展、历史的走向起到了关键作用,本书尤为细致地展示了袁世凯、孙中山两位政治博弈高手之间的政坛过招。以袁、孙为主的这些辛亥重要人物间的互动,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了“共和”在中国的命运。

作者简介
 · · · · · ·

桑兵,河北威县人,历史学博士。历任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现任浙江大学资深教授。出版《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清末新知识界的社团与活动》《国学与汉学:近代中外学界交往录》《孙中山的活动与思想》《庚子勤王与晚清政局》《治学的门径与取法》《交流与对抗:近代中日关系史论》《历史的本色:晚清民国的政治、社会与文化》《学术江湖:晚清民国的学人与学风》等专著。主编《近代中国的知识与制度转型》及同名丛书等。合编《戴季陶集》《近代中国学术批评》《近代中国学术思想》《国学的历史》《读书法》等。

目录
 · · · · · ·

绪论:回到晚清再革命

一渊源/005

二承接/009

三转身/012

提要/019

国事共济会与国民会议

一组织及成员/026

二两面碰壁/041

三南北议和的关键议案/058

四袁世凯、唐绍仪的态度取向/068

五取代国会的政制选项/079

列强与南北和议的政争

一各怀鬼胎的不干涉/090

二英国变脸日本无奈/100

三向亲贵施压/116

南北和谈与国民会议

一国民会议的南北之争/124

二和谈陷入绝境/141

三舆情纷歧与风波再起/157

袁世凯《请速定大计折》与清帝退位

一重判《请速定大计折》的时间/178

二从退位到公决/185

三掩人耳目的双簧/192

四袁世凯逼宫/201

政权鼎革与法统承继:清帝退位的南北相争

一另立临时政府/214

二再以国民会议障眼/226

三回归原轨/236

四退位与致政/246

五争议仍未结束/255

接收清朝旧署

一由新旧而南北/268

二接收与合组/276

三办理交接/286

四一副空架子/296

创建民国新阁

一以南北争新旧/308

二兼容新进与故旧/323

三专业化取向/331

四舆论与申论/343

民元孙中山与逊清皇室的交往:兼论清皇族的归属选择.

一逊清皇室的欢迎活动/354

二孙中山的满蒙危机应对/367

三清朝皇室的自我认同/376

人名索引/389

征引文献/401

评论 ······

辛亥到民元,是「历史加速」的一段时期。搞历史的时候,把加速期很多被忽略的细节串联起来如本书者,往往能有很大的成就,比如窥见袁世凯如何利用信息差获取超额利益(比如人们都很熟悉地分别利用清室和南京政府互相要挟,还有他对于北洋军的控制好像并没有像人们印象中的那么如臂使指(当然本书对于后者并未展开))。我记得十多年前刚上法学院的时候,正逢辛亥百年,对清帝退位诏书讨论很多。后来去了那边儿搞宪法史,学界更是很…

读起来总感觉写的太过琐碎化,没有什么过于精炼的句式和突出的重点。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望着那些逐渐逝去的背影,总有一种正面相对、仔细审视的冲动。也许这就是史家的天性。

涉鼎革处之“一笔带过”,究肇建期之“语焉不详”,沉潜心与考证力并用,终深现晚清急转节奏和复杂断面。但精微翔实之功,仍未改史实与史识失衡之状。或在于主流“定论”难破,亦与史家审慎立场和受限实况相关。由是观之,诸史叠加却又ZZ正确主导之际,产出端虽如日中天,等量齐观,然禁脔广布,沉沉欲坠,反倒成了巍巍群山外的那抹残阳……

点击星号评分!

平均分 0 / 5. 投票数: 0

还没有投票!请为他投一票。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