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停废与近代中国社会

0
(0)

科举停废与近代中国社会

作者:关晓红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年:2013-3-1

页数:372

定价:98.00元

装帧:精装

丛书: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ISBN:9787509743577

内容简介
 · · · · · ·

关晓红编著的《科举停废与近代中国社会》既往清代科举研究方面的成果,多集中于考试程式和停科举后社会结构的宏观变化,对停废本身及具体影响的了解较薄弱。本课题鉴于研究空间,较大幅度地深入扩展科举停废相关史事的各个层面,通过实证和比勘史料,修正一些重要的既有结论,籍此推进科举制度史及清末改革史的研究,力求在清季政治、经济、社会等各方面制度性变动的整体中,显现科举停废的实际影响,进而恰当把握科举停废的历史地位。本书共分六章。

作者简介
 · · · · · ·

关晓红,女,汉族,广东开平人,1957年9月出生于广州。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十生导师,历史学博士,从事晚清民国时期的社会政治与文化研究,曾获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办公室颁发的2002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等专业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多篇,主要代表作有《陶模与清末新政》《清末州县考绩制度的演变》《清季外官改制的“地方”困扰》《晚清局所与清末政体变革》《辛亥革命时期的省制纠结》等。专著《晚清学部研究》(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9月出版)2001年获新闻出版总署颁发的第二届全国教育图书奖二等奖。近年曾主持围家清史纂修工程“学政表”、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近代知识与制度体系转型研究”子课题等多个科研项目,应邀到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研究所等机构做访问学者.目前研究领域为近代政治制度、近代教育、晚清史等。

目录
 · · · · · ·

绪论

一 先行研究

二 取径与做法

第一章 老树新技:晚清科举改革的取向

第一节 变常科与开特科

第二节 纳洋学于科目

第三节 甲午战后的书院变革

第四节 议开经济特科

第五节 妥议科举新章

第六节 《辛丑条约》与癸卯乡试

第七节 一波三折的经济特科考试

第八节 老树难以接新枝

第二章 立停科举与清末政情

第一节 新政初督抚的变科举

第二节 疆臣、枢机的分歧与合谋

第三节 科举与学堂并存的两难抉择

第四节 议修京师贡院与科举制的终结

第三章 停罢科举的善后措施

第一节 宽筹出路的科举善后

第二节 举贡优拔生员的考试与任用

第三节 学堂及社会对旧学士子的接纳

第四节 请复科举与开考特科

第四章 科举停废与近代乡村士子

第一节 举业生涯与社会变动

第二节 科举由改至停的反响与调适

第三节 科举停废后乡村士子命运的变化

第五章 立停科举后的抡才与培才

第一节 合并科举于学堂

第二节 学堂的抡才措施

第三节 任用资格考试的多种尝试

第四节 新式学堂的培才及问题

第五节 用人方针的变化

第六章 停罢科举的连锁反应

第一节 科举与官制改革

第二节 铨选制改革

第三节 新学分科催兴百业

第四节 开民智与近代文化事业的兴起

余论

一 立停科举之情非得已

二 放不进学堂的科举考试

三 科举改革的“围城”心态

四 立停科举与近代社会

五 文化道德之殇:后科举时代的难题

参考文献

索 引

后记

评论 ······

科举废除的三大错觉:科举废除遭到社会各界尤其士人学子的强烈抵制;科举废除”上断其根,下绝其路”,士人遂投身反清革命;社会阶层断裂、混沌失序继而天下震荡……

一直好奇科举停废的缘由,也一直在按某种基本逻辑瞎猜一件事:鼓张科举停废,集培才抡才于学堂,起于实力督抚;除了面上的说法,是不是因为内轻外重、学堂漫布各省,对新政督抚们绕过中央、就地取材、把握人事更有好处?全书末尾处有一节专论废科举与官制改革问题,但似未深谈,殊为憾事。

文末提出的两个问题。其一,价值标准及道德评判的重建。其二,中国文化的发展问题。这本书的文字不太容易读,但读下去也不可称为没有收获。

为了写论文翻翻

点击星号评分!

平均分 0 / 5. 投票数: 0

还没有投票!请为他投一票。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