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剑翘复仇案 : 民国时期公众同情的兴起与影响

0
(0)

施剑翘复仇案
: 民国时期公众同情的兴起与影响

作者:{美}林郁沁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副标题:民国时期公众同情的兴起与影响

译者:陈湘静

出版年:2021-10-1

页数:284

定价:68.00元

装帧:精装

丛书:海外中国研究丛书·精选版

ISBN:9787214248275

内容简介
······

本书围绕1935年施剑翘在佛堂射杀军阀孙传芳这一扣人心弦的历史事件,通过对媒体、政治和法律档案的详尽调查,展示了施剑翘设法为父复仇、吸引媒体注意并争取公众同情的策略。作者认为这一事件之所以能引起轰动并激发同情,是因为它与性别规范之论争、法制改革与法外正义孰轻孰重以及国民党政府扩张威权统治等更大的社会性问题联系了起来。在这次审判事件中人们关注的不仅仅是一个年轻妇女的命运,更是“情”能否超越“法治”、挑战民国之政治权威这一更大问题。

作者简介
······

林郁沁(Eugenia Lean),中国现代史、科学技术工业史和情感研究领域的学者。于斯坦福大学获得学士学位(1990年),并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获得硕士(1996年)和博士学位(2001年)。曾执教于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2002年起任教于哥伦比亚大学,现任哥伦比亚大学魏德海(Weatherhead)东亚研究所所长。本书被美国历史研究学会授予2007年度费正清奖,被评为现代东亚历史研究中的最佳著作。2020年出版《中国本土工业主义:化妆品帝国形成中的本土创新及外来科技,1900-1940》(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2020)。

陈湘静,本科、硕士就读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并从美国康奈尔大学获得亚洲研究和比较文学博士学位。现任教于清华大学外文系、世界文学与文化研究院。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批评理论、亚洲现代性。

目录
······

导 言 1

公众同情:超越哈贝马斯 5

公众、消费文化与性别 11

情的历史及它在上世纪30年代的命运 15

暴力、正义和情的道德权威 18

历史和史学研究中的情感:一个全球性的视野 20

第一章 刺客与复仇:大众传媒时代的道德英雄主义和女性的自我想象 23

大众媒体的时代 26

刺 客 29

贪婪的军阀 31

忠诚的军人和冤屈的父亲 36

复仇:正义和英雄主义 39

感情、预谋和故事的讲述方式 48

结 论 52

第二章 媒体炒作:公共正义与城市大众的同情 56

小说连载,复仇女子和现代道德的主体性 58

戏剧与公共正义 70

结 论 82

第三章 精英们的矛盾态度———对大众和女性化情感的畏惧 86

礼、情和变化中的社会秩序 87

私人复仇和国家力量 94

女性之“情”与男性“理性”的对抗 97

女性出版物和对英勇的女性美德的同情 108

结论:精英的焦虑、新女性和媒体时代 111

第四章 审判———法庭奇观和法治中的道德情操 116

20世纪的法律:情、礼和改革 119

法庭、审判和新公众 123

辩护:作为官方策略的情 127

被告:迎合大众同情 138

原告:以法律为策略 143

法庭:正当的法律程序 147

结论:刘景桂之法律案件 150

第五章 国家特赦———国民党统治下被认可的暴力 155

1932—1933年的郑继成案 159

特 赦 161

传统英雄、孝义复仇、“新生活”的国粹 165

协会的力量:司法独立和党义 174

流言、军阀和同谋 182

结论:徐道邻案 191

第六章 30年代之后———从战时爱国主义到反革命的情感 198

女性的“情”和爱国主义在抗日战争中 199

施剑翘晚年的命运 211

结 论 217

结 论 223

参考文献 229

译后记 260

评论 ······

文笔比较有吸引力,可以看出作者做了很多功课,前半部分的一些章节还挺有意思的,但是好多内容感觉一直在重复且不够“实”?到后面抗日战争的分析,就更……

没做任何记录很轻松的读完,总感觉最后一章有删节(逃)。“南京十年”至今日,公众究竟又变化了多少呢?

作者的文笔宛若在看一本抒情散文,不会好好叙事,看完各种假大空,感觉都没有好好介绍施剑翘,简直废话连篇。

前半本讲的复仇,其实共鸣不太大,当法律无法为一个人伸张正义,一个人是否应该为了伸张自己心里的正义去违法呢?但好歹她杀死的孙传芳是个大汉奸,也算是为民除害了!施剑翘从监狱中被释放后的所作所为才让人佩服,筹款捐战斗机,开公益小学,摆脱了仇恨,一个脱胎换骨为国为民在战争中力所能及的人,才是我们应该记…

“公众同情,特别是当它被自发地表达出来时,经常能成功地唤起对社会政治秩序的有力批评。然而同时,他们也容易被操纵,并以一种可能导致灾难的方式爆发出来。”虽然讲的是历史,但为看待如今很多热点案件也提供了很好的范本。施剑翘案中这种由消费社会和媒体炒作所引发的公众同情,在当下仍广泛存在着,其背后所暗藏的政治话语,也复杂如故。

点击星号评分!

平均分 0 / 5. 投票数: 0

还没有投票!请为他投一票。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