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建筑小史

0
(0)

西方建筑小史

作者:陈杰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15-5

页数:264

定价:39.00元

装帧:平装

ISBN:9787302396741

目录
······

一.史前时期

人类对于居所的掌控,从最初自然界中的山洞,到后来人工制造的地穴、树枝棚,再到以石头为代表的欧洲建筑、以砖为代表的两河流域建筑和以木结构为代表的亚洲建筑,人类建筑艺术的分流早在史前时期就已经形成了。

二.古代埃及和西亚

古埃及的金字塔和方尖碑堪称建筑史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奇迹,然而古埃及人对于后世建筑学真正的贡献却体现在神庙上——他们对于柱式的使用和研究对希腊、罗马建筑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时至今日,它们仍然拥有强大的生命力。

古代西亚在庙塔和对砖的应用上走在了其他文明前面,而令人惊讶的是,在当时连他们自己都没有重视的小小发明——拱,影响了整个人类建筑发展的进程。

三.古希腊-罗马时期

古代希腊和罗马对于欧洲建筑的巨大贡献是怎样强调都不为过的。古埃及人的柱式和古代西亚人的拱在希腊人和罗马人手里绽放出了耀眼的光辉。神庙、剧场、广场、水道工程、公共浴场……它们不光是建筑史上的经典,还与希腊-罗马哲学与艺术一起,成为后世西方世界的精神支柱。西方建筑史上最古老、最有影响力的一部经典著作《建筑十书》也在这一时期完成,作者维特鲁威不光记录了许多现已失传的建筑方法,还提出了广为人知的建筑“三原则”——坚固、实用、美观。

四.早期基督教与拜占庭时期

这一时期里,宗教建筑成为最有代表性的建筑形式。尽管基督徒们笃信末世论,对尘世建筑的形制和技术都不甚在意,却在厅堂、穹窿的建造和马赛克技术的使用上有所研究。随着拜占庭帝国的衰落,欧洲走出文明的黑夜,出现一派生机盎然。

五.罗马风与哥特式

教堂、修道院和城堡是中世纪建筑的主体。其风格也经历了从“罗马风”到“哥特式”的流变。值得一提的是,“哥特式”虽然名声一直不太好,却正是那个年代建筑技术所能达到的顶峰。一座座繁复、精密的大教堂,为后人讲述着肋、尖拱、扶壁等技术发展的演变轨迹。

六.文艺复兴时期

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发展,正是一个对古希腊-罗马风格从模仿到超越的过程。起初,笃信天主教的建筑师们想要用经典的希腊-罗马式风格反对新教的哥特式,到了后期,跟随着大师米开朗基罗的步伐,新的经典被创造出来,“手法主义”初现端倪。

七.巴洛克与古典主义

这是一个戏剧化的时代。人文主义的一个重要成果,就是让世俗建筑从宗教中解脱出来。摒弃中庸、大肆运用装饰和复杂美的巴洛克建筑,和中正典雅、简洁端庄的古典主义建筑同时发展繁荣,宫殿、别墅、图书馆、纪念堂等等,都成为建筑师们大展身手的场所。

八.现代派建筑的萌芽

直到19世纪中期,建筑结构的进展还都停留在肋上。但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科技的发展和工业化大生产为建筑带来了新的生机。新材料的使用让从此以后的建筑和工业紧密相连。作为19世界后半叶成长最快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终于在这一时期登上了建筑史的舞台。

九.现代派建筑

现代派建筑永远与四个人的名字联系在一起——赖特、格罗皮乌斯、密斯、柯布西耶。正是这“四巨头”将便于生产和加工的材料、实用的结构、简洁的造型艺术和摩天大楼这一形式推广到了全球,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十.后现代建筑思潮

概念松散的“后现代建筑”起初建立在对现代派建筑四巨头的批判上,但随后也诞生了对于工业化过度影响建筑的反思。他们强调建筑与历史、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注意装饰的象征意义,追求建筑的隐喻性。在这一时期,风格的多元化是最大特色。

后记

评论 ······

通俗易懂的入门书。个人比较喜欢头7章,即现代主义之前的内容,读的时候不禁回忆起大学毕业后这些年旅行中看到过的建筑(尤其是欧洲),最大的感触不是巴黎圣母院这种经典,而是作者指出的不同时期的风格特点在一些“普通”建筑上的表现-或许欧洲真是遍地都是尽显不同时期风格特点的建筑吧!后面3章讲现代和后现代,因为流派繁多,再加上新材料的应用,看起来很晕。不过作者也说了,这些章节的内容的一个人都能作一本书来写…

欧洲的古建筑太美好了,想哭,如果生活在那里的话多好,我讨厌某些高楼大厦

花很短的时间就可以入门一个之前完全未知的领域,性价比超高!

这作者哈有劲 嘈唧唧的文笔甚是抓人 有些地方去过了 有些地方计划中 希望真的去到时 还能记得今天看到的文字

点击星号评分!

平均分 0 / 5. 投票数: 0

还没有投票!请为他投一票。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